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绩效管理探究

2017-05-18熊建云

科技视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实训室绩效管理

熊建云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工作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加之实践经验缺乏,因而还存在管理运行机制不協调、资源投入不均衡、教学安排机制不合理、缺乏有效共享机制等突出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实训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实训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等因素,提出了提高实训室绩效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实训室;绩效管理;考核评价

0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家启动了“国家示范院校”、“国家骨干院校”、“国家级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各省也启动了“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实训室等教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作为约占高校数量的1/2的高职院校针对学校实训室“十分薄弱”的实际纷纷加大实训室的投入,一大批实训室得以建设,迅速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

在学校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规模扩张轻内涵建设、重人员管理轻技术管理的情况,实训室的有效利用率低、人才培养效益发挥不充分。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实训室投资效率,走出一条以提高实训效益为核心的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新路子,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实训室绩效问题及成因分析

为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实训室的效益状况,从中了解实训室绩效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实训室科学管理和评估提供依据。笔者从本校已初步建立的实训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所属的3个实训中心共计18个实验实训室的2015年效益工作进行了绩效调研。绩效问题可分效率和业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业绩来看,学校实训室的日常管理能够到位,实践教学正常运行,教学实践项目能够全部开出,完成了国家级、省市级学生技能竞赛培训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分析实训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因素,实训室运行效率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1实训室管理运行机制不协调

管理运行机制是导致实训室绩效问题的最直接因素,实训室资源转化为实际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实训室管理还跟不上学校实训室快速发展和实训室体制转换的需要。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大多还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学校管理制度的色彩,实训室职能管理部门、实训室、院系的职责边界不明晰,实训室横向协作机制不健全,实训室效益激励制度不足,在人员和设备管理上都不够灵活,无法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备的利用效率。学校激励实训室人才成长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实训室效益的发挥。

1.2实训室资源投入不均衡

实训室高效益运行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均衡投入,如果出现某些资源的投人相对不均衡也必然导致实训室的整体运行效率低下。在专业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着两种极端的问题,一种是教学、科研和服务定位过宽,宽泛的定位会经常出现实训室教学的内容不确定,科研任务变更甚至专业实验项目变更,这种改变使专业实训室设备不能有效得到利用:另一种实训室定位过窄,是实训室研究的问题过于单一或学生招生人数和实验课程时数太少,也会使实训室的运行业绩也显得不足。有的实训室投入大,设备新,但长期闲置,有的实验设备重复购置台套过多,而有的实训室却只有一台设备,只能对学生进行演示实验,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从而直接导致运行效率问题。

1.3实践教学安排机制不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经费紧缺,实验设备普遍缺乏。因此思想上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倾向。在实训教学中,经常出现实验教学计划时有更改,实验课时安排计划性不强,实验教学监管不力,实验分组情况难以落实的现象。实验教学安排的不合理也客观上造成了实训室的设备配置需求增加且负荷不均。

1.4实训室缺乏有效共享机制

实训室建设缺少整体和全局意识,力求“小而全”,管理分散。一些实验设备购前无计划。购中无跟踪,购后无管理。存在匆忙购置,盲目追求高档次、高指标,导致设备重复购置,甚至有些设备长期闲置。利用率低。学校的大型仪器设备以及各相关系部专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存在着分散管理、条块分割、封闭使用的许多弊病,其效益极其低下。对校外单位开放程度上更不够,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共享。

1.5实训室的需求不足

职业院校实验实训室存在着实验实训教师数量不足、人员的结构和素质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教师科研的层次还不够高,科研数量也不多,同时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方法和创新手段还不多,导致对实训室需求不旺。

2提高实训室绩效管理的建议

针对实训室绩效问题及成因分析,通过从以下几条方面建设可以提高实训室绩效管理水平。

2.1提高实训室管理运作水平,构建实训室“和谐”氛围

认真分析实训室运作和管理的特点,探索和实施实训室“效益”管理工程。实现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一是,要以实训室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由重“规模”建设到重“内涵”建设,由重“建设”到重“管理”上来,全面改进管理手段、服务模式,充分开发利用实训室的各项资源,使实训室的各项工作尽可能达到相对最优化。二是,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服务手段,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特点的运作机制,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探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新途径。三是,探索建立从学校实训室工作委员会-实训中心主任-实验员”三层次的实训室运行管理机制,大力实施实训室建设“项目负责制”,着力解决实训室建设和运行管理中的协调问题。

2.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对课程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突出技术技能、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培养,提供比较完善的教学环境,保证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一是,在申报新专业时尽量考虑学校现有专业群的实验设备条件的基础合理申报,避免“新专业”的投入过大和实验设备的浪费。二是,重新审视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优化,适当增加实验学时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项目,扩大选做的实验实训项目,科学规范实验时数、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实验组织等各个方面。明确实验各环节的责任和任务。逐步完善“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充分发挥实训室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题立项和承认实验创新学分等办法,大力开展学生实验创新项目研究。四是,合理编排实验教学,更加有效安排“短学期”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训室有效正常运行。

2.3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师人员素质

实验实训教师是实验实训室的主体,在教书育人、科技攻关、设备维修、资源配置、协调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实训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实训室的建设与发展。一是,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充分认识、正确评价实验实训技术队伍的地位和作用,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偏见影响。二是,要将具有良好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业务水平、热心实训室工作、作风正派、淡薄名利、扎实肯干的人员选拔到实训中心主任岗位。三是,要打破身份界限,通过积极引进和加大培养力度,尽快配足现有实践教学队伍数量,对现有实验实训技术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使每一位实验实训技术人员在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达到一专多能。

2.4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激励效度

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评价组织绩效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研究并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易操作的实训室效益化评价体系是实训室绩效考核的基础。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特别注意处理好定量与定性评价之间的关系,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尽量减少评价带来的偏差。开发数据化的绩效评价软件系统,将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绩效评价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来完善实训室绩效评价机制,来降低实训室绩效评价的工作量,同时提高评价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3结束语

实施实训室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更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观。实训室绩效管理要求有长期的、渐进的效益和质量目标,为此建立并不断改善其效益和质量体系,以此来保证实训室效益与质量的不断提高。实训室绩效管理必须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同时也要求校级管理者强有力的、持续的领导、组织、扶持。通过实施实训室绩效管理逐步构建学校和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实训室效益化管理路径。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实训室绩效管理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任务驱动法在压缩机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实训室设计与实现
建筑类专业识图实训室建设及实训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