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日用家当》中依迪的自我建构
2017-05-18李英
摘 要:本文以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和其有关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爱丽丝·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中依迪的自我建构之旅,分析了其从母-女关系阶段、父-母-女关系阶段到父女关系阶段的自我建构过程。其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其趋附强势文化背弃弱势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自我建构;他者;镜像阶段论
作者简介:李英,1988年出生,女,职称:助教。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
作为当代黑人女作家的代表,爱丽丝·沃克享誉盛名。其写作领域广泛,小说,短篇小说,非小说,诗歌都有涉猎。其代表作《紫色》于1983年获得美国文学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奖”。爱丽丝·沃克善于将极具普遍意义的主题如精神生存、个人认同等融合进黑人女性的生活体验中,体现在男权文化下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对女性个体的创伤。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爱丽丝·沃克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出自其于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 黑人妇女的故事》。小说从母亲在院子里等待女儿依迪的归来引入,从她对另一个女儿麦姬为依迪归来所做准备活动的描述入手,回忆了两个女儿的成长历程,对比了她们不同的外形和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对待彼此和对待母亲的方式。在依迪回家后,两姐妹对于外婆留下的被子的归属问题产生了纷争。他们都表现出对外婆的被子的珍视,但依迪打算把它挂起来供欣赏和保存,而麦姬则打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外婆的被子。两姐妹的争端最终以母亲决定把被子留给麦姬告终。本文运用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和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探究该短篇小说中依迪的自我建构过程。
根据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孩子在某个阶段(6-18个月)把自己认为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完全展示在他面前(就像在镜子里一样),与母体脱离。然而,孩子看到的不是一个真的意象。它掩藏了母亲作为工具的作用,因此,这一意象是对自己的幻想。这种误读是想象的秩序的开始,属于自恋的幻想和想象。最终,孩子会上升到象征的秩序,面对他者的语言和话语并从他者口中听到关于自己欲望的描述。这一上升包含了从与想象相关的要求变为欲望,“缺少”取代了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不满。
拉康认为,人是话语的主体,因而,在镜像阶段之后,为了最终能在社会占有一席之地并有话语权,进入象征的秩序,必须要经过一个建立主体性的时期。因此,他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俄狄浦斯情结”时期来指代这一时期,即幼儿发现和意识到自己与他者以及外界之间的区别的时期。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虽然普遍认为这个年龄阶段应该是3-6岁。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母-婴二元关系阶段。在这一阶段,虽然婴儿已经有欲望的意识,但是他不能区分自己的欲望和母亲的欲望。因而,他把母亲的愿望等同于自己的愿望。第二阶段是父-母-子三元关系阶段。在这一阶段,“父亲”开始登上舞台。这里的“父亲”并不是指生物学上的父亲或真正的父亲。他可以指代對于孩童来说有扮演父亲角色的人,他是指象征的父亲,代表着在父权社会里的法律和制度及一套社会运行的规则。所以,父亲的角色是以他所代表的一套法规和社会制度来体现他的作用。而这套法规和制度是通过语言和话语表现出来的。因而,这一阶段是孩子进入象征的秩序的关键一环。在这一阶段,由于父亲介入母子关系,孩童被迫和母亲分离。第三阶段是父-子关系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上升到了象征的秩序。他接受了社会的法规和社会制度,接受了其象征意义并对其发展了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建立起了自己的主体性,认同了父亲。
根据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和“俄狄浦斯情结”时期理论,本文将《外婆的日用家当》依迪的自我建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母-女关系阶段,第二阶段为父-母-女关系阶段,第三阶段为父-女阶段。
一、母-女关系阶段
短篇小说中仿佛对早期的母-女二元关系无甚笔墨描写。但是,仔细阅读小说,会发现依迪的同胞姐妹麦姬的角色很具有象征意义。依迪小时候被送到白人办的学校读书,而麦姬一直留在母亲身边。麦姬和母亲一样外表其貌不扬,勤劳善良,胆小羞怯。“她觉得她姐姐真正是生活的主人”。她和母亲对传统的传承态度一致,有同样的文化遗产观,都认为传流下的东西是拿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是刻在骨子里的。麦姬的欲望和母亲的欲望一致。小说叙述者,即母亲,用名字或“她”称呼依迪,却称呼麦姬为“我的麦姬”,体现了母亲和女儿麦姬的从属关系和感情上的亲密。她们的感情没有受到父亲的介入,处于母-女二元关系阶段。而这对于一个成年的女子来说是不合情理的。文中的一个细节可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麦姬在小时候家里那场大火之后,胳膊,大腿,甚至脸上都留下了累累疤痕, 此后,她“下巴贴近胸口,眼盯着地面,走路拖着脚”。因为火所象征的毁灭性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场大火中断了麦姬的成长过程,让她停留在认同母亲欲望的母-女关系阶段。她的状态映射着在自我建构初期处于母-女关系阶段的依迪的状态。与麦姬相反,火灾发生的时候,依迪在远处的香枫胶树底下,毫发未损,母亲甚至想质问她“你干吗不在那堆废墟上跳个舞?” 可见依迪没有受到火的毁灭性作用的影响。因为火在西方文化中也寓意着新生,这一细节预示着依迪人格自我建构的下一阶段即将开启。
二、父-母-女关系阶段
依迪去奥古斯塔进入白人开办的学校学习,象征着其自我建构之旅进入父-母-女关系阶段。白人开办的学校象征着白人主权社会和父权社会的社会制度和语言符号,依迪进入其中学习象征着“父亲”的介入。“父亲”开始以其语言符号影响依迪。如果说母亲早期的影响是对依迪的第一次同化,那么这一阶段这种同化作用在慢慢消减。“父亲”的介入让依迪对于“父亲”所代表的语言符号和社会制度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加深。“那时她常给我们读点什么,读时毫无同情之心,将文字、谎言、别人的习惯以及整个生活强加于我俩”,“她的声音凌驾于我们之上。她对我们灌输一大堆编造出来的事物以及我们不需要掌握的知识”。在这一阶段,依迪没有完全摆脱母亲的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她依然认为母亲与自己有共同语言。同时,由于与母亲之间的联系,她希望通过对母亲灌输“父亲”的语言符号和社会制度以缩小母亲与自己的区别。她试图通过把自己在“父亲”那里得到的知识和生活模式传输给母亲以达到让母亲与自己同化的目的。当主体与其同类讲话,他使用的是一个共同的语言,这个共同的语言不仅把想象的自我视为存在而且视为现实。因为主体无法了解在一个具体的对话所进行的领域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他只与一定数量的人物打交道,如a, a。主体把这些人物与其自己自身的形象联系起来,于是他的对话对象也正是他的同化对象。然而,母亲的表现显然是不令依迪满意的。由于“父亲”的介入,母女俩渐行渐远。
三、父-女关系阶段
在这一阶段,依迪和“父亲”之间的二次同化已经实现,“俄狄浦斯情结”消退。“父亲”法规的象征性为依迪所接受。同时,她賦予这种象征性以新的意义。她的言行举止形成自己的风格,她也知道什么叫“时髦”。换言之,她已经完全接受了“以父之名”所认可的言行举止方式或审美观,或在白人主体的社会中他者的凝视下认为是符合她身份的审美观。这里的凝视是指主体想象当中的并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他人的凝视。也就是说,主体觉得有个他人在凝视自己,自己是个为他的存在。通过这个他人的凝视,主体可以发现自己。我就是他人,为他人而存在。
她完全摒弃了母亲和母亲所代表的黑人文化,不会带朋友到母亲家拜访母亲。母亲在迎接她的时候故意背对着自己住的房子,因为依迪讨厌它,看到它可能会想把它烧掉。她对于母亲及其所代表的黑人文化是嗤之以鼻的。她向母亲宣告,以前的依迪已经不复存在,并更名为万杰萝。在“父亲”的语言符号影响下,她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追逐强势文化而背弃弱势文化的过程。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依迪在其成长历程中,经历了从母-女关系阶段到父-母-女关系阶段再到父-女关系阶段的过程。通过“父亲”的介入,依迪逐渐脱离母亲,和“父亲”实现了二次同化,通过追逐强势文化,背弃弱势文化,她实现了自我建构。爱丽丝·沃克通过对其自我建构过程的叙述,表达了其对黑人文化未来前景的担忧。
参考文献:
[1]Gregory, Castle. 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M].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7.
[2]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 广州:暨南大学,2004.
[3]Lacan,Jacques. Jacques Lacan Ecrits: The First Complete Edition in English[M]. Trans. Bruce Fink &Russell Grigg. New York·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66.
[4]刘文.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学术交流[J].2006, (7),24 - 27.
[5]Perkins, George &Perkins, Barbara. Ed.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erature[M]. London: McGraw-Hill, Inc.1988
[6]宋清涛. 爱丽丝沃克的《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语文学刊[J].2011, (3),64-45.
[7]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文艺研究[J].2010,(4),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