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故事,止于生活
2017-05-18范明娟
摘 要:《江边记》是张稼文先生的一本半自传体性质的成长小说。借用江边“男孩”第三人称这一故事主角,它采用一种更加平实朴素的叙事笔调及一种客观冷静的立场,以作者自己青春期在滇西澜沧江峡谷边的成长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书写的作者由少年至青年的成长蜕变。
关键词:故事;生活;非虚构
作者简介:范明娟(197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
《江边记》是张稼文先生于2013年付梓问世的又一部小说类文学作品。它采用一种非虚构的纪实手法书写而成,通过作品中一篇篇亲切平常如邻里家常般的故事,作者也完成了对世事、人生、社会和时代的初步认识,由一个懵懂的江边少年跨进人生青年的门槛。小说中的故事或温情,或冷静,或让人略略沉重,但在作者清新的笔触下,让人最终不禁莞尔。若将作品的悲剧色彩比作一种大红大绿的配色,则《江边记》不啻为一种淡雅耐品的小素描。言简意深,真实可感又趣味无穷。
一、故事中记忆的复活
《江边记》是由一篇篇独立成篇的小故事组成。从人生的中年回望,以年少生活记忆为主线,作者将自己真实的人生经历变为书写蓝本,江边“少年”的视角便是小说化的作者自己,作品里出现的如“妇人”“乡村教师”“阿华”“周国有”“阿璞”等等人物也多是少年时期作者身边的亲人或熟悉的乡邻朋友。
虽然没有用第一人称的表达,但置身小说之外,文字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种乡村生活温暖的亲情,一种琐碎但平实亲切的日常俗事,一种和谐而自然的成长体验。
以回忆为主线,作者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滇西生活场景里。与多数人对乡村生活单调乏味落后艰苦的定义不同,透过《背娃娃》、《看山》、《红鸡蛋》、《回乡知青》、《秘信》、《饼干》、《火把花》、《薅甘蔗》等等一篇篇与植物、动物、节令、物候,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的滇西乡村生活记忆,我们回到了寻常的自然与熟悉的年少生活记忆里,故事充满人间烟火味,往事生动如在眼前,乡邻亲人如在身边,朴素的乡村在这种对记忆的书写中被赋予了更多的灵气,乡村的春夏秋冬,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因此鲜活。可以说,《江边记》为我们保存了一份来自乡村生活的最美图景,是一份诗意流淌而又弥足珍贵的私人记忆。 与记忆相关的整册文字自始至终散发出一种更接地气的亲切可感。文字传达给读者的在场感和温度始终存在。
二、高于生活的文学表达
《江边记》写的是张稼文的滇西澜沧江边家乡的故事。与众多厚重苍凉的史册类的文字表达不同,张稼文在作品中同样重视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但这种语言的功力,抛却了现代人惯用的机智与装饰,老实的文字风格中,他为我们呈现的则是铭心刻骨的细节,入木三分而又醇味绵长,纯熟而干净。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文字至简与色彩至简的意境与不凡功力。
恰如诗人于坚所讲:“他讲故事很平常,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这些故事才是他的文章的魅力所在,如何朴素低调地讲出生活世界被遮蔽着的语言之美才是他的魅力所在。”
让我们在作品中感受一下这种文字的魅力:
“乡村教师笑了笑,然后,瓷杯儿递近自己嘴边,略略扬脖,咕嘟一声。那样子,很得意,很舒坦。”
“院坝里多了一些成天嗡嗡叫的东西。它们跳着八字舞,白天出去采蜜,傍晚归巢。”
“这世间的事情哪个说得清楚?反正,转眼间,阿允成了一个可怜的怪物。”
“峡谷二月天,瓦蓝瓦蓝。一团糯米面一样的白去在慢悠悠地飘着,变幻着,像闲牛懒马,也像一块大手帕,轻轻翻卷,滚动——仿佛有隐形的巨人,拿着它们在擦洗天空。”
……
可以说,“他是一位优秀的汉语工匠,很久不见这种老实而空灵的语言了。”身处喧嚣的当下,当每个人都在感叹着真实与本色的缺失,沈从文或汪曾祺式的清新作品离我们越来越遥远时,我们却在张稼文的文字里重新读出了一种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的盎然生机,这种审美趣味诗意、闲散、平和,有种久违的自然与亲切。不伪装,不刻意,不虚伪,叙述家常自然,细节完胜人心。
同时,将自传与小说融合,通过“男孩”这个替代的角色,张稼文将自己的个性和成长体验都渗透在了文中生动而并不装饰的生活细节里。故事一篇篇累积,“男孩”也逐渐成长。通篇文字的简约干净贴切,主题的干净清澈,达到了一种直逼本质的效果。
因了文字表达的魅力,朴素的乡村更像世外桃源,远去的生活定格在书里,成了可收藏的艺术品,一个人在偏僻山村丰富的生活记忆有一种乡村生活档案般的史料价值。作品主题:“或许,生活不容易,或许,要活下去也不难。”也在这种如溪水般独特清新的文学表达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三、非虚构书写的文学意义
所谓非虚构文学,就是对文学真实的追求。真实性从来不是恒量一篇文学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任何一种文学作品都属于作者的“创作”,绝对真实的文学作品首先就很难存在。任何一种非虚构的作品,都首先是基于对事实背后的思想和感悟以及人性的流露,从而予人以生存的尊严,唤醒人心底的温情。凭着对生活的深刻认知以及对记忆的大量复原,张稼文在《江边记》里,尽最大可能地呈现事件的真实和原生态的人物,同时照顾着读者的审美需求与文学的想象空间。
《江边记》是作者半自传体性质的小说,其书写的故事内容全都基于作者在滇西江边的成长经历。作者的写作初衷,或者只是“自己在跟自己的记忆玩”。书的首页,作者写着“给邓歌儿”,想把这本书写给自己最亲爱的孩子及无所不能容的时间。故事里的所涉及的人事,皆有生活中的原型。各种自然风俗节庆习惯,也多为作者亲历。文字和故事起源于生活,却远比生活更典型,更概括,更本质。即使这种还原后的真实因为记忆的距离打了一点点的折扣,我们也能在这种非虚构写作中捕捉到作者在书写时对生活真实本身的尊重与努力。历史所关心的那些政治人物与风云变幻,在这里被替换成一种乡村少年内心特有的云淡风轻,在对成人世界的审视过程中,客观冷静,随心而行,成长也因了这份真实变得单纯而从容。这种非虚构的纪实写作在呈现生活真相的背后,也表达出一种温情的力量及深入人心的人文情怀,其真实感与现场感是所有虚构或喧嚣而夸大其词的想象作品所不能比拟的。
四、结语
成人眼中的生活是往往是平淡而乏味的,多数日常的乡村更有一种与“桃花源”无关的粗糙贫困,但生活的内涵却因为每个人不同的内心体验而有巨大的差别。通览全书,《江边记》尊重现实,还原生活。尽量避免所谓“生动”的书写,尽量以本分和原生态的态度,立足于眼前和现实的生活,记录每一个可感可知的生活此刻,让生活的沉重变得轻盈,在文字呈现中赋予其生命本身的丰富性与广阔内涵,这一切远离了想象,也并不仅仅是故事,这种用“在场”替代“虚构”的写作却深刻阐释出文学的意义与生活的真谛。
生活的美也恰恰就蕴含在这种平淡和真实里!
参考文献:
[1]张稼文:《江边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2]于坚:《读〈江边记〉》,张稼文《江边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2页.
[3]钱映紫:《平凡乡村的隐秘神迹》,张稼文《江边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
[4]张学昕 梁海.时间之上:“非虛构”的历史与人生 南方文坛 2013.2第24~29页.
[5]张柠 许珊珊.当代“非虚构”叙事作品的文学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2第106~114页.
[6]刘璐阳.重述生命中最隐秘的心事.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第55~57页.
[7]黄慧.非虚构基本问题研究.文学研究,2015年第9期,第86~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