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中如何创设“参与”氛围
2017-05-18董彩云
董彩云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氛围;乐学;敢说;善思;合作;
开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112—01
所谓“参与式”教学是指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和谐、热烈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它是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与思考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参与式教学强调:“每个孩子都有发展与展示的机会;强调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等,努力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让所有学生同等参与,积极投入课堂学习呢?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创设“乐学”的学习氛围
我们都知道,课堂氛围的轻松愉悦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欲望的高低,而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含有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旋律优美的音乐、轻松有趣的游戏等融入课堂,使学生快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达到共同参与的目的。就笔者所带的六年级(2)班而言,本班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时,就选用了旋律优美的歌曲《父亲》来导入课题。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回忆自己与父亲在一起的生活点滴,为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埋下伏笔。
二、创设“敢说”的学习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而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工具性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是语文教学最基础的训练,也是时代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语言表达能力极为低下。究其原因,不是学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是不愿说、不敢说。对此,教师要走下讲台,多做换位思考,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积极创设和谐、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想说、敢说的欲望。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说:“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当然,学生在参与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我要说、我能说”的信心,使学生大胆参与,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获取知识。
三、创设“善思”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一旦学生提出问题,就应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能从设定的情境或已解决的问题中提出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而且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比课本上的问题更能激发其进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去思索、去探讨,要教会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将答案告诉学生;要给学生更多的思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习惯,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不要随波逐流,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想方设法激起学生乐于参与的意愿,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积极创设“善思”的课堂氛围。
四、创设“合作”的学习氛围
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加强学生对文本对话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愿。如,笔者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式教学法,首先,把全班同学每四个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学习活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其次,围绕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句子写出了生活的简朴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各组进行汇报,实现了资源共享,加大了课堂密度。
五、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
参与式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开放,在教学方法、教学场地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开放。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带学生到操场上、树林里和博物馆等,让学生既享受明媚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欣赏美丽的景色,还可以在大自然、在生活实践中去学习和探究。如,笔者在进行《可爱的家乡》习作教学时,把学生带到博物馆进行参观,让学生亲眼目睹积石山县保安族特有的腰刀,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等民族的服饰和美食文化及安集乡出土的“彩陶王”,使他们亲身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接着去观赏大禹广场的景色,使学生从家乡文化和秀丽风光两个方面来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写于纸上,突出家乡的可爱。
总之,引领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地参与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的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只有这样,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