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纽约市对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的旅客的主动监测
2017-05-18AlexanderJ.Millman
Alexander+J.Millman+Shadi+Chamany+Seth+Guthartz+Sayone+Thihalolipavan+Michael+Porter+Andrew+Schroeder+Neil+M.Vora+Jay+K.Varma+David+Starr
西非埃博拉病毒病(简称“埃博拉”)暴发疫情已夺走近11 300人的生命,其严重程度和流行进程促使许多未受影响的国家为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的输入病例作准备。2014年10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DHS)在纽约市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新泽西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弗吉尼亚州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等5个美国机场实行强化入境风险评估和管理。 强化风险评估从2014年10月11日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开始,并在10月16日在其余机场实施。10月21日,美国国土安全部行使权力指令从埃博拉疫情国家飞往美国的所有旅客到达一个上述的参与机场,当时埃博拉疫情国家包括几内亚、利比里亚、马里和塞拉利昂。10月27日,美国CDC发布了对埃博拉病毒有潜在接触人员的最新监测指南,包括建议对该类人员进行日常监测以确定在其末次潜在接触后的21 d内(埃博拉病毒的最长潜伏期)是否存在发热或其他症状,这被称为“主动监测”。CDC还建议对埃博拉病毒接触风险高的人员进行“直接主动监测”,包括曾在埃博拉疫情国家直接从事患者护理的医护人员。直接主动监测要求当地卫生部门对被监测者每天至少直接观察1次。本报告介绍了在前6个月(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运行期间,纽约市健康与心理卫生局(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Mental Hygiene,DOHMH)主动监测方案的业务结构,不包括需要直接主动监测的人员的数据。
2014年8月,DOHMH开始为可能的埃博拉病例输入制定计划,在德克萨斯州出现第一例输入美国的埃博拉病例后于2014年10月3日启动了应急指挥系统。10月23日,一名近期从几内亚返回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在纽约入院治疗并被诊断为埃博拉病毒病。在得知CDC将在10月27日发布旅客监测指南后,DOHMH于10月25日开通了主动监测呼叫中心(Active Monitoring Call Center,AMCC),以监测接触过纽约病例或该病例的实验室标本和医疗废物的人员。主动监测也对在过去21 d内曾到过埃博拉疫情国家的旅客实施,几乎所有这些旅客被认定为埃博拉病毒暴露低风险(但不是零风险),因为他们曾到过埃博拉病毒广泛传播的国家但无已知暴露。
国土安全部工作人员在入境口岸收集需要埃博拉主动监测的旅客信息并输入数据库,通过CDC的安全信息通告系统——疫情信息交流系统(Epidemic Information Exchange,Epi-X)传输给DOHMH。其他信息还可以通过其他的国内公共卫生调查来收集。旅客的风险分类(即高风险、一定风险、低风险但不是零风险,或无确定风险)一般由在入境口岸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判定,并被列入Epi-X通告。
健康与心理卫生局(DOHMH)为每个旅客分配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并将AMCC的联系指令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旅客。然后,将需要主动监测的旅客分配给AMCC的接线员,接线员将向所有可用的电话号码至少呼叫两次,其中包括CDC为入境旅客发放的电话。接线员要求旅客报告过去24 h内的两次独立的体温记录,呕吐、腹泻、原因不明的出血或淤伤等任何症状,以及任何纽约市以外的隔夜旅行计划。任何旅客如果报告体温100°F(38℃)及以上或出现症状,将被转给DOHMH的埃博拉监测待命医师来评估。转诊后可能的结果包括按照常规协议继续监测、增加监测频率(有或没有行动限制)或者将旅客运送至卫生保健局进一步评估。
无论结果如何,AMCC的接线员都会记录下所有的电话呼叫尝试,制作每日报告并上交呼叫中心领导审查;报告内容显示2 d没有提供监测数据的旅客名单,包括先前收集的监测数据(如果有)和联系信息有误的旅客名单。对于多次联系而超过2 d无回应的旅客,交由AMCC的领导决定,决定包括当晚进行更多的呼叫尝试、将旅客的记录提供给纽约市警察局失踪人员分队以进行数据库搜索寻找更多的联系信息,或者由DOHMH现场调查组上门查看其任何的登记地址(包括紧急联系人的地址)。同时制作递交纽约市长办公室的每日监测报告和递交CDC的周报告(图1)。
2014年10月25日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CDC将2 452名旅客送交至DOHMH进行主动监测,每天送交的旅客人数1~106(平均每天13±10)人。所有旅客均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其中47.4%的旅客来自几内亚。在所有旅客中,平均年龄为39岁,44.0%为女性,28.3%为美国公民。只有57.7%的旅客对主动监测过程中使用英语沟通表示舒适(表1)。总体而言,送交的旅客中有2 407名(98.1%)旅客需要进行主动监测,45名(1.9%)不需要监测的旅客或者是转到其他辖区或者行程有误。AMCC接线员每天呼叫的旅客數量为8~301(平均192±53)人。
部分旅客在21 d期间全程接受监测,另一些的监测期则可能少于21 d,比如旅客在离开埃博拉疫情国家后、到达纽约之前在其他辖区度过一段时间。2014年10月25日至2015年4月30日期间,收集到2 138名(88.8%)旅客大于75%的监测期数据,收集到100名(4.2%)旅客50%~75%的监测期数据,收集到61名(2.5%)旅客小于50%的监测期数据,未收集到108名(4.5%)旅客的监测期数据(表2)。对于需要主动监测的旅客,监测数据的成功收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改善。例如,2014年10月25日至12月31日期间收集到796名旅客中的556名(69.8%)旅客大于75%的监测期数据,相比2015年1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收集到1 611名旅客中的1 582名(98.2%)旅客大于75%的监测期数据(P<0.01)。监测到的2 299名(94%)旅客中,785名(34.1%)旅客在监测期间离开纽约,包括离开美国或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卫生部门继续主动监测。
约有98%的监测旅客报告无发热或其他症状,26名(1.1%)旅客报告仅出现发热,27名(1.2%)旅客报告出现包括腹泻、呕吐或不明原因的出血或淤伤等症状但无发热,1名(0.04%)旅客报告出现发热和其他症状。所有报告出现发热或其他症状的旅客均由DOHMH的待命医师评估,以判定疾病的进展、提供旅客生病期间需要采取其他步骤的建议。在监测期间报告有发热或其他症状的旅客中,未发现埃博拉病例。
讨论
DOHMH埃博拉主动监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大量的资源。尽管从2014年8月起已开始为埃博拉病例的输入作准备,但对来自埃博拉疫情国家的所有旅客进行主动监测的建议并非预期方案,并且方案的制定几乎没有提前规划。主动监测方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有的资金、人力和技术,其中很多资源立即可用只是因为联邦政府持续投入资金以加强当地公共卫生能力和公共卫生的应急准备。强化入境风险评估和埃博拉主动监测对于CDC和当地卫生部门是新的方法,尚处在全国部署的早期阶段,面临的挑战包括数据质量较差、旅客在辖区之间转移时缺乏主动监测的标准程序,以及地方卫生部门之间缺乏标准沟通方式。
尽管面临挑战,DOHMH创建了一个强大的系统,这得益于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不断评估和提高效率使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提高。数据库软件获得更新,改进了工作流程操作、信息技术系统的灵活性,以及报告的生成,从而加强了监测活动的协调管理。在向到达旅客提供由CDC发放的电话之后,Epi-X的数据质量尤其是联系电话的准确性得到改善。随着监测工作的开展,AMCC的工作人员逐渐转换为临时工作人员,从而使DOHMH的人员回到他们的正常工作岗位。这些改进减少了对于DOHMH资源的依赖,使该系统能够适应单日最多106名新增旅客这样意料之外的工作增量,同时继续每天平均对192名旅客进行监测。
目前,CDC不再建议对从马里、利比里亚、塞拉利昂或几内亚返回的旅客进行主动监测,除非有确定的潜在埃博拉病毒暴露,DOHMH于2015年12月29日结束了主动监测工作。在西非埃博拉疫情期间保持开展主动监测工作,需要来自于核心公共卫生职能机构的持续的努力和资源保障。公共卫生部门应继续共同努力,确定最佳工作方法,在未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加强信息共享,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