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译林新版《英语》Storytime板块中插图的运用
2017-05-18朱嘉懿
【摘要】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轻视或忽视文本插图,而应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阅读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由图入境;阅读中,师生可以借图学文;阅读后,可以依图拓展。如此便可借助插图增强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
【关键词】插图;语篇教学;阅读教学;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39-04
【作者简介】朱嘉懿,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100)教师,二级教师。
众所周知,译林新版《英语》Story time板块中有着大量的插图,这些精美的插图彰显了教材的趣味性和人文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却发现一些教师轻视图片,从而使插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插图沦为了文本背景图,学生仅仅是在朗读文本时匆匆一瞥。
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用好插图,则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下文,笔者将结合实例,谈谈Story time板块中插图的有效运用。
一、阅读前,由图入境
1.利用插图情境,自然导入话题。
语言应放在情境中教,而简洁明了地交代故事背景则有益于情境的创设。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英语知识积累量较少且教材的语言信息相对简单,所以一般不宜使用整段的陈述来交代故事背景,鉴于此,教师可以发挥插图提供情境、导入话题的作用。
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7 How much?(Story time)中的第一张图(图略)呈现了义卖的场景,且这张图为句型How much is it? How much are they?的使用提供了真实的情境,所以教师应当有效利用这张插图。
T:Look at the picture carefully. Who can you see?
S1: I can see Su Hai, Su Yang and Liu Tao.
T: What can you see on the desk?
S2: I can see an umbrella, a fan, shoes and socks.
T: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3: I can see “义卖”.
T: Yes, we say “charity”.The children want to sell their goods and help the others.If you want to buy them, what will you say?
S4: How much?
T: Yes, youre right. We can also say “How much is it /are they?”
2.挖掘圖片信息,明确故事要素。
故事通常由六个要素构成,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教材中的插图通常会直观地展示故事中的绝大部分要素,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图片来了解故事。教学伊始,教师可以经常提问When?Where?Who?What?Why?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或者自己描述插图,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观察插图,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译林新版《英语》四上 Unit 3 How many?中Story time板块的第一张图(图略)呈现了书房中,Mike介绍自己的收藏品小汽车,Helen和Yang Ling在远处交流的场景。教学片段如下:
T: What can you know from the picture?
S1: I can see Mike, Liu Tao, Helen and Yang Ling.
T: Where are they?
S1: In the study?
T: Yes. Can you tell us why they are in the study?
S1: I see the sofa and a desk.
T: Good. And whose study?
S1: Sorry, I dont know.
T: Anyone knows?
S2: Its Mikes study.
T: Why?
S2: Mike在介绍小汽车模型。(学生无法用英文表述时可用中文补充说明)
T: Yes. Mike is introducing his toy cars. Look at the toy cars. How many?
S3: Thirteen.
T: Does Mike like toy cars?
S4: Yes.
T: How about Helen?Lets listen to the story.
该案例中,教师的提问非常开放,都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生成的,并且紧扣图片内容。在描述图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已知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并根据图片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听课文的环节。
3.适当加工插图,设置悬念激趣。
有时由于版面设计的原因,教材不能清楚地交代事情的起因,只给出一些隐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会“藏”在图片里。教师应当善于发现这些信息,并将其加工组合,然后创新插图,使情境呈现更自然,或是设置悬念,使教学过程更有趣。
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5 Our new home中Story time板块的第一幅图展现了Su Hai一家,两个搬家工人以及一堆箱子,这个情境暗合了标题Our new home,表明Su Hai一家搬到了新家,还没有整理物品,因此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主要句型是Wheres my ...?Where are my ...?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缺乏搬家经验,就无法准确理解插图的含义。因此,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呈现Su Hai家在旧房子中物品摆放的图片,操练句型Its in...然后陈述Su Hai一家有了新房子要搬家,请工人來帮忙,东西都弄乱了,设置他们需要找什么,东西在哪里的悬念,导入新课(见图1,图2)。
二、阅读中,借图学文
图片的场景即语境,插图是依故事的发展顺序绘制的,因此符合语言表达的逻辑。作为一种隐性信息,插图是对文字的补充和延伸,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托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生词、难句,也可借助图片提供语言支架,帮助学生练习对话,还可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把握文本框架。
1.由图设问,突破重点难点。
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对学生而言,记忆知识时,事物的表象特征仍是重点和突破点,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好插图,帮助学生记忆生词,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8 Were twins (Story time)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见图3,图4)直接提问:Why does Mike make a mistake? 学生可以通过插图,理解Su Hai和Su Yang是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所以Mike会认错人。学生直接通过图片学习生词twins,教师没有必要再呈现中文释义,且这样的记忆方式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2.以图练说,提供语言支架。
作为一种形象的语言支架,插图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在实际教学中,通常描述性文本更适合以图为语言支架,进行对话。
译林新版《英语》三上 Unit 4 My family 中Story time 的第二幅图展现了Mike介绍自己家人的场景。教师可以在示范一两个人物后,逐步将语句留白,让学生来描述图片,从而达到练习重难点句型的目的(见图5)。
3.化静为动,推动情节发展。
教材中的插图都是静止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静图变为动图,使故事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晰,同时抓住故事的主线,也可帮助学生明晰故事发展的过程,从而轻松记忆故事情节。
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Story time)按时间顺序描述了Liu Tao的一天,且文本插图为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oclock.Its time for... 提供了语境。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走动的钟表,以时间顺序呈现故事,这既符合故事的发展顺序,又能巧妙地设置语境。图6为小组对话练习用图。
4.图片排序,理清故事逻辑。
图片的顺序即故事发展的顺序,也是语言表达的逻辑顺序。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排序理清故事发展顺序,从而理解语言表达的逻辑,理解中文和英文的差异。
译林新版《英语》三上 Unit 4 My family中Story time板块的第二幅图主要内容是Mike 介绍自己的家人。教师可以提问“This is me.”这句话Mike是何时说的,然后让学生带着该问题听课文并排出图片的顺序,见图7。学生会发现这句话是最后一个说的,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英语的表达逻辑。与中文相反,英文是最后一个表达“我”的。之后,学生在复述课文,以及自我表达中就可以有意识地运用这一语言表达方式。
三、阅读后,依图拓展
阅读后的拓展环节是检验学生语言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可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学活动,比如增加属于相同主题且水平相当的阅读篇目或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和讨论活动,或增加词汇学习活动和写作活动等,从而满足学生的需求。然而有些教师习惯于另创情境,导致拓展环节与之前的教学割裂。如果仔细观察插图,我们可以发现教材其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拓展空间。学生可以在相同或相似的语境中练习重点句型,悄然提升语用能力。
1.改变细节,提高语用能力。
有时,教材提供的情境不变,只改变一些细节,就可以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操练重难点句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和提高。
译林新版《英语》四上 Unit 6 At the snack bar(Story time)主要内容是Mike和爸爸、妹妹在小吃店用餐,对此,教师可以在拓展环节中设计一个菜单,让学生在表演时自由选择菜单上的食物,与书本的菜单不同,这份菜单上有拓展的食物单词和价格。因此,在表演时,学生会询问价格,将How much...句型加入表演中,计算食物总价,这样故事情节就更加丰富,更加完整,更加真实。
2.以图延伸,创编人物对话。
创造能使思维活跃,创造能使语言丰富。书本上的故事结束了,学生心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当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编、续写故事时,他的语用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仍以四上 Unit 6 At the snack bar的Story time为例。除了上文提到的教师可以用改变细节的方法进行拓展训练,还可以延伸故事,例如,Mike想为加班的妈妈送食物,打电话给妈妈询问选择哪些食物。学生可以操练What would you like?Anything else?这两个重点句型,并复习电话用语。图8为学生自制的拓展故事。
3.展开想象,填补情境空白。
有时候,由于教材版面限制,或者语句表达的要求,插图与插图之间会跳跃式地呈现故事,此时便有了大量的留白,这为学生展开想象提供了空间。鉴于此,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对插图进行合理补白,加入合适的情境,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此可以使故事更完整、表演更流畅。
Unit 6 What time is it?(Story time)的插图表现的是Liu Tao 一天中几个时间点做的事,实际表演中,若完全遵照课本则会显得表演不够连贯。此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展开想象(见图9),图a和图b之间Liu Tao会和妈妈说些什么,图b和图c之间Liu Tao 和Miss Li说了什么,图c和图d之间可以再增加时间点和活动,如七点是看电视时间等。
学生表演片段如下(横线部分为学生创编):
Mum: Wake up, Taotao.
Liu Tao: What time is it, Mum?
Mum:Its seven oclock. Its time for breakfast.
Liu Tao: Oh, Im late.(着急出门的样子)
Mum:Dont worry. Have some food and drinks.
Liu Tao:OK.(做出吃东西的动作) Goodbye, Mum!
Mum: Bye.
Liu Tao: Good morning, Miss Li.(Liu Tao跑到Miss Li面前)
Miss Li: Good morning, Liu Tao. Hurry up! Its time for class.
Liu Tao: Sorry, Miss Li.
当下,我们虽然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必须具备“读图能力”,但是我们仍不应轻视“读书”的价值,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仍应是教学的主旋律。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图文之间的张力,紧扣阅读教学的脉搏。在利用插图辅助语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以文本为主,以插图为辅的原则。
备课时,教师应有一双善于發现的眼睛,仔细寻找插图中可以利用的信息,制造信息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寻找插图和文本的契合点,化解教学重难点。图片要精选,要站在整节课、整个单元的角度统筹安排插图的使用量和使用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要用丰富多样的手段来处理插图,尽量开放性地使用插图,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多种思维活动,让学生领会文本的深层意蕴,提高思维品质和语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插图更好地为语篇教学服务,才能真正提高语篇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