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江城开中心,启幕滨水文化商务更新

2017-05-18金姬

新民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徐汇滨江滨水

金姬

2017年4月19日上午,徐汇滨江,江风拂面,花香怡人,余德耀美术馆的西南,几台挖土机正在一片工地上忙碌操作。大约2年半后,5幢庭院式花园办公楼将在这里落成,另外4幢错落有致并附带商业的超甲级办公楼也将在之后拔地而起,最终与之前的庭院式办公楼共同组成“滨江城开中心”(U Center)。

如果现在对着这片刚开始施工的工地对你说,瞧,将来“上海西岸”最耀眼的商务地标就在这里,而且一种传统CBD所不具备的全新立体商务生活体验也将在这里诞生,你或许不信,“不就是平地盖高楼嘛!”盖楼当然不稀奇,光靠盖个楼当然成不了经典,但建筑同样是有生命的,这生命不在钢筋水泥,而在盖楼者的理念,理念决定了这栋楼生命的高度。

国际经验显示,滨水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参与全球竞争、应对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功能提升的重要战略空间。“滨江45公里贯通”背景下的徐汇滨江,不仅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休闲功能,更肩负金融和商业发展的重任。

这就是孕育滨江城开中心项目的时代背景,徐汇区立志于打造“上海西岸”,建成“上海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而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国际大都市滨水地区每一座滨水空间的转型与再生,都伴随着文化与商务的共同更新。

让我们来看看身处未来上海全新“CAZ”(中央活动区)的“滨江城开中心”,是如何让人耳目一新充满期待的。

开启“立体商务4.0”时代

“滨江城开中心”是徐汇滨江岸线上国有企业开发体量最大的商务综合体,要了解它,首先要走进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城开”)。

国企上实城开近年来已经成功转变为中国“价值领先的城市核心区域运营商”的角色。用上实城开董事会主席、公司总裁季岗的话说,上实城开以上海为中心,凭借高效的项目运作和一流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满足城市主流人群高品质居住及商业发展需求为使命,推动城市生活方式革新,推进城市综合发展。

上实城开在商业地产方面此前颇有建树,比如中国内地首例真正意义上的地铁上盖——莘庄综合交通枢纽,雄踞大虹桥核心区域的上海世贸商城等项目都是它的代表作。而预计2021年入市的滨江城开中心,则承载了一座城市未来的商务梦想。因此季岗要求滨江城开中心一定要成为标杆之作。

2013年底,上实城开旗下的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上海寰宇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取得徐汇滨江四幅地块。这四幅地块所在区域是上海难得的宝地——周边有一桥(卢浦大桥)、三轨(7、11和12号线)、三隧道(打浦路隧道、龙耀路隧道和上中路隧道)和四高架(内环高架、中环高架、南北高架和沪闵高架),未来规划还将配备有轨电车和水上巴士。

上实城开执行董事、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彪下了“军令状”——要求徐汇滨江这一项目必须成为精品,浦东已经有陆家嘴金融聚集区,如何打造徐汇滨江?“我们要成为地标,既结合整个滨江实际,符合滨江的文化定位,又要做出特色。”

任务压在了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寰宇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维琪和他的同事们身上,在叶维琪看来,徐汇滨江相对于徐汇区的传统核心——徐家汇而言,算是外围地区。“事实上,我们拿下的地块离上海市中心更近。我曾在徐汇滨江一幢离地200米左右的高楼眺望黄浦江對岸,浦东陆家嘴尽在眼前,仿佛没有距离感。”叶维琪和他的同事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徐汇区的中心将会从徐家汇慢慢转移至徐汇滨江一带,而在上海2016-2040年城市总规划里,徐汇滨江还是上海的中央活动区之一,承载着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

“在这样一条具有百年文脉的商道之上,我们项目的规划与打造,一定要顺应时代所需,打造未来所向。”叶维琪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上海近几十年来的商务模式变迁。

他们总结发现,上海的商务模式经历了“点→线→面”的三个变迁,叶维琪介绍:“最初的1.0商务模式我们称之为点状办公,例如上海商城,当时它是相对孤立存在的,简单来说就是家与公司之间的两点一线;随着城市发展,特别是市中心一些商业干道,开始以线状形成了一条办公带,并同步加入了一些商业配套,我们称之为商务发展的2.0。而当下我们看到的集中化、片区化形式的CBD,可以说是商务发展的3.0时代。例如上海虹桥商务区、陆家嘴金融商务区,这种片区化的商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商业配套的功能,商务需求与生活需求达到了双向满足,但办公与生活并未达到一个真正的平衡,办公氛围是紧张而忙碌的。”

这时候,人们期望有一种更加生活化的办公场景——办公与生活空间高度融合的新型商务方式。城市的商务需求现在除了商务办公与生活居住,人们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譬如关于生活美学的感受、来自文化艺术的熏陶、以及自然健康的体验,这些如果能在一个空间里统统得到满足,那商务将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无缝衔接的24小时功能空间,满足商务人群全天的工作会晤、生活消费、文化娱乐、自然健康体验等全方位的需求。

这就是第四阶段的商务发展更新需求, “文化根基深厚的上海西岸,不只是单纯的与自然交流的休闲平台,而是能够满足当下商务人群所需求的一种复合型空间,是非常适合商务更新的珍稀土地。”叶维琪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集中在了滨江城开中心项目上,他们要在这里开启上海商务模式4.0时代!

纵观全球,知名国际化滨水地带的更新都呈现出开放、共享、融合的三大特征。借鉴滨水文化商务在全球城市发展中的发展与经验,考虑到徐汇滨江未来滨水文化商务的发展趋势,乃至对上海全球卓越城市目标的影响,滨江城开中心以50万方的开发体量在徐汇滨江落地生根,不单是为了做一个综合体,而是要创造一次基于滨水文化的,全维、开放、立体、多元的商务方式的更新。

畅想一下,自然生态、文化艺术与办公商业融为一体的全新体验是不是很赞。

滨水文化植入商务更新

11.4公里文化艺术弧湾,让徐汇滨江拥有更多互动与共享,不仅为商务生活方式的更新提供了绝佳环境,也赋予滨江城开中心更加深厚的商务文化根基。面对这么丰富的区域资源,怎么用好?经过反复的考量,城开方面期望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外部资源的共享与内部规划的融合。在一个全维开放的复合型功能空间里,满足人们对于办公、生活、文化的各种需求。

市委书记韩正说徐汇滨江是最宝贵的大衣料,上好的衣料当然更需要有经验的好裁缝。滨江城开中心项目是城开强大品牌力量和国内外顶尖团队的集成体现。2014年初,城开就聘请国际知名建筑设计公司KPF进行概念方案的设计。你可能对KPF不熟悉,但你如果生活在上海,就一定知道恒隆广场、环球金融中心、静安嘉里中心,这些沪上知名的商业综合体都是KPF的设计作品。

KPF设计师的理念与城开的设想及徐汇区委区政府对徐汇滨江“大开放”的要求不谋而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滨江城开中心规划独具匠心之处,比如,考虑到在与外部环境的结合上,滨江城开中心所处的区域,除了前面所提及的周边交通的便捷,还有滨江8.4公里的景观岸线,与世博公园、后滩公园隔江相望,因此,在交通轴和景观轴交汇的中点上,他们将原本集约的办公形式,分摊到开发的空间里,使之更加立体而又丰富,建筑本身的立体空间与整个区域产生互动,内外双向的有机联动,全维开放的规划空间,使整个区域生动而活跃。

“在项目内部环境的规划上,我们设计了一条L形的开放式走廊,使我们的庭院景观和商业商务混合交融,这样的L形步道,不但把我们项目各种功能区域连接为一体,还把交通线路和江景连接了起来,这也是我们在联动交通和景观两大资源时所做的尝试之一。”叶维琪介绍。

黄浦江在徐汇滨江转出了一个优美的“W”形,为了更好地融入整体区域,让上海西岸的天际线更优美、建筑业态更丰富,设计团队将四幢楼高低错落排布,形成具有动感的天际线,如此,从浦江两岸远眺会有很好的视觉韵律。同时为了更好的用户天际视野,将建筑的高度梯度由西向东排列,做到整个景观视野的最大化,让每一座建筑物里的人都能够享受到这片美好的景观。

除了整体规划的人性需求,城开还考虑了建筑与人的关系,他们以LEED金级建筑为空间基础,再植入更多人性化的需求——引入在当下世界前沿的WELL商务健康系统,从空气、水、营养、光、健身、舒适、精神七大维度提升商务空间质量。“我们希望给到未来商务人群一个超脱于城市,仿若身处自然世界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呈现一个全新办公生活方式,让建筑为城市增添更具人性化的空间,从而改善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成为整个商务时代进步的标志。”叶维琪说。

未来上海的商务人群不只是追求效率的传统从业者,他们同时也追求自由和艺术文化,他们对于商务办公的要求,比传统用户对于融合度的要求更高。如何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

滨江城开中心规划了约10萬方的商业空间,4幅地块的地下全部打通,室内外空间与地上地下部分都进行了贯通和连接,并且和地铁11号线也将形成无缝衔接。

为此,设计稿几易其稿,建造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对人性化要求的细节几近苛刻的追求,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未来身处其中的每个人更好的体验。

对上海的致敬之作

滨江城开中心较之传统的商务将有更丰富的综合业态呈现,但是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商业空间不是独立于项目本身,而是向外开放与自然和外部区域特征融合共通的。城开更愿意把滨江看成一个社区,文化、艺术、居住、办公和商业高度融合,舒适性的人文环境,从而提升办公效率。

徐汇区打造“上海西岸”注重浓厚的人文气息,滨江城开中心也特别注重与区域文化的融入,将引入观复博物馆、艺术剧场这样和区域文化形成呼应的业态,有机结合商务办公的效率需求、商业生活的休闲需求、文化艺术的精神需求和健身运动的健康需求来丰富整个商务空间的功能,从而打造一个迈向全球的卓越滨水商务空间。

如果说上海中心37层的“上海观复博物馆&宝库艺术中心”是上海最高的博物馆,那么位于徐汇滨江的观复博物馆未来将是上海最贴近市民的博物馆之一。据悉,马未都原来想在徐汇滨江的博物馆专门展示相对小众的藏书票,而城开方面则希望展品更加通俗一些,并能寓教于乐。最终,双方确定把中国历代家具做成一个博物馆,在观复博物馆的家具展厅的最后一部分是“未来馆”,预示未来的家具会怎样,这样就把文化、教育+艺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站在滨江,吹着江风,谈起滨江城开中心所开启的滨水文化商务全新未来,叶维琪踌躇满志,对身为本土国企的城开,能参与到“上海西岸”宏伟计划中来,为上海“全球卓越”的梦想做出贡献,也是一份对社会应有的担当。

“创新”在徐汇滨江文化、商务领域共同绽放,缔造出一个全新的滨水空间,对普通的上海市民而言,这样的成果最终将呈现在更多的获得感上。

叶维琪表示,这就是他们向上海的致敬之作。

猜你喜欢

徐汇滨江滨水
福州滨江私宅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芜湖滨江天际线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滨水特色景观设计探析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下的高品质物业管理
——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管理特辑(一)
徐汇苑物业以人为本 打造和谐宜居社区——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实事特辑(二)
浅谈滨水线性景观设计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徐汇苑品质生活,至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