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西岸,浦江下一个百年风华

2017-05-18任蕙兰

新民周刊 2017年17期
关键词:徐汇滨江美术馆

任蕙兰

黄浦江岸总是充满故事。

外滩那些风格迥异的万国建筑,收纳了上一个辉煌时代的风华;如今,国际大师操刀的美术馆、剧场,在徐汇滨江进行一场新的建筑作品PK,它们将见证上海加入世界文化名都“朋友圈”。

不管提起上海西岸还是WEST BUND,人们都不再陌生,因为这里已经成为上海的文化新地标,甚至日渐拥有媲美巴黎左岸的“国际呼声”。

老机场变身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是徐汇滨江的一道风景,铁锈红色的建筑主体,在江水绿树的映衬下分外醒目,入口处的玻璃立面是日本建筑师藤本壮介的手笔,在怀旧工业风中增加了“未来感”,这一点睛之举几乎可以媲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这座建筑前身是上海飞机制造厂的机库,当众多重工业和交通遗址随着城市更新被拆迁分解,湮灭于历史,这个机库的华丽变身显得难能可贵。

“龙华机场以前也曾辉煌过。”西岸集团董事长李忠辉如数家珍:民国初期,这里是北洋水师的大操练场。1922年,北洋政府选择大操场作为飞机装配之地,由此龙华机场得以诞生,成为上海第一个军用机场。1934年机场扩建后可供水上、陆上飞机升降。抗战期间机场被日寇海军占用,抗战结束后成为东亚最大的民用机场。1949年,杜月笙、宋美龄就是从这里告别大陆的。

建国初期,龙华机场仍是上海重要的民用机场。由于城市开发的不断外延,龙华机场逐渐被居民区和高楼包围,周边环境无法适应大型飞机起降,它的功能逐渐被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取代。

“改造前我们看到机库里的老飞机部件,遥想上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飞机,欧亚航空公司的航班每天从这里起飞,感叹上海一直很前卫、领先于时代。”李忠辉说。

徐汇滨江的重工业和交通遗址名单里,除了龙华机场,还有长长的一串: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码头、上海水泥厂、白猫集团、宏文造纸厂、上海飞机制造厂等等。在这一轮滨江公共空间的贯通改造中,这些遗址是去是留?曾困扰了人们很久。

“有人会问,工业遗址有什么好留?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但如果一味去拆,你渐渐会感觉不到生活在上海,城市是有机体,城市文化的传承需要保护保留一些承载记忆的建筑。”李忠辉说,“一个人同时生活在历史、未来和现实中是最幸福的事。”

近年来上海旧城改造的思路,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逐步转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徐汇滨江的工业遗址改造也贯彻了这一主旨。

2012年,徐汇区成立了国有独资企业西岸集团,负责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集团在改造之前,先找同济大学的专家花了一年左右时间,对整个滨江地区的沿江工业历史遗址和绿化做了一次完整的调研,确定哪些建筑要结合开发保留,哪些要移地重建,哪些不得不拆除,但保留一些小品点缀江岸。这样细致的排摸调研,为下一步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调研,开发者了解到每一处建筑的精华所在。以龙华机库为例,原是苏联人所造,有两个东正教风格的“洋葱顶”,用很细的三角钢支撑。在建筑师眼中,通过精密计算,用最简易的结构支撑,最普通的材料制造,没有多余的“肥肉”,正是建筑之美的体现。

“我们不是要保留建筑的外部特色,而是保留建筑的灵魂,就是结构,让后人感受到,百年前上海建筑就能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李忠辉说。

藏家余德耀最初看到机库的建筑结构,一下子兴奋起来,他的收藏以大型装置艺术为主,“对结构很有感觉”,认为机库本身简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品,改建为收纳装置艺术的美术馆再合适不过。况且这个场地面积有五千多平方米,10米高,无柱,符合装置艺术品对大空间的需求。他和西岸集团一拍即合,有了今日的余德耀美术馆。

从“不参加竞标”到“抢着来”

艺术家和音乐家总是对不规整的工业空间“没有抵抗力”,独特的构造带给他们无尽的灵感,他们享受改造的过程,那是一场创意交锋。更何况,艺术家对时代变迁拥有敏锐的触觉,工业遗址让他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李忠辉曾陪同音乐家谭盾考察了徐汇滨江的废弃油库,原为虹桥机场供油所用。七个巨大的白色铁皮油罐一字排开,在普通人眼里只是工业废品,但谭盾很感兴趣。他提出一个要求,能不能钻到油罐里面看看?

“我们绕了一圈,发现油罐上有个直径60厘米左右的出油孔,离地1米多高。他问,爬吗?我说,爬!我们相继爬上去,從出油孔里钻进了油罐。”李忠辉回忆。两人进去一说话,对声音特别敏感的谭盾发现,油罐里的回声效果非常好,简直是天然的剧院。最后谭盾和西岸集团达成协议,将油罐公园保留的五个油罐改造成声音剧场。

除了余德耀、刘益谦、谭盾等大咖,徐汇滨江还吸引了很多艺术家和藏家入驻,周铁海、丁乙在西岸设立了工作室,著名藏家乔志兵设立了私人展示空间——乔空间,并和西岸集团合作打造油罐艺术公园项目,张永和将20年前在日本获奖的作品“垂直玻璃屋”复刻在了西岸。

西岸还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爆发“小宇宙”的平台。国际大师的作品在徐汇滨江PK——正如上个世纪风格迥异的各国建筑在外滩争胜。

普利策奖得主刘香成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由美国建筑师组合Sharon Johnston & Mark Lee担纲设计,西岸美术馆由英国建筑大师戴卫·奇普菲尔德操刀,水边剧场则是丹麦著名建筑事务所SHL的合伙人Chris Hardie的手笔。本土新锐设计师也冒得很快,操刀龙美术馆和西岸艺术中心的柳亦春已晋升“男神”。西岸汇聚了大咖和新锐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室和展示空间,张斌、童明、柳亦春、张佳晶、袁烽都在名单中。

“以前开发滨江空间是做产品,我们现在是在做作品。”李忠辉说。在黄浦江沿岸填满高端写字楼和商场,以总部经济、世界500强和LV、Prada为关键词时,徐汇滨江100公顷的空间将会成为新时代的万国建筑作品展,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成江岸的独特风景线。

然而,在徐汇滨江开发之初,这片封闭的工业遗址并未受到多少青睐,开发团队在邀请设计师、艺术家时只有不断地“讲故事”。

“最开始请设计师来很难,很多人不愿来,或者表现得很强势,一上来就说,我们不参加招标,要做就直接用我们。”西岸集团副总经理干瑾说,“随着徐汇滨江渐渐打开知名度,很多事务所抢着来,他们觉得在这里有项目就很自豪。”

从设计师“不参加招标”到“抢着来”,能看出西岸发展速度很快,也说明徐汇滨江的开发模式得到验证,李忠辉总结为“搭起一个开放平台,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引入外部专业人士的力量。比如在空间改造中,西岸邀请业内专家组成规划建设专家委员会,考量各个国家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力,遴选投标方案。在办展方面,也是采用“借外脑”模式,邀请外部专业人士组成艺术专家委员会,为西岸的艺术展览把关。“我们给一个方向,通过市场选拔,让专业人士发挥,不过多干涉。”李忠辉说。

“我们尽量让体制机制对文化的限制降到最低,限制太多,文化活力就无法释放。比如吸引很多国外艺术家来办展,我们就提出负面清单:不涉及宗教、不涉及时政、不涉及色情‘三不,其他内容都欢迎。”

另一方面,西岸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艺术事业。相比体制内美术馆,西岸的众多私立美术馆办展模式更多样化,既有社会化办展,也有企业办展,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政府的财政力量有限,有很多城市发展的短板要补,比如刘益谦拍下价值上亿的鸡缸杯、唐卡,体制内美术馆很难有这个财力。所以我们鼓励社会力量办展,丰富公共艺术资源。”李忠辉说。

得益于宽松开放的环境,西岸经常能邀请到最活跃的艺术家,吸引来最热门的展览,引领上海艺术风潮。比如近年在余德耀美术馆举办的《雨屋》装置展和贾科梅蒂展都引起轰动。“很多国际艺术家的亚洲首展,以前都是放在日本,现在有些会放到上海。说明上海在国际上的艺术地位在不断提高。”干瑾说。

“我们要做的是打造配套功能,把平台做好。”李忠辉说。西岸集团在走访美术馆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机构的需求集中在艺术品关税方面。

于是,上海第一个专业的艺术品保税仓库落户在徐汇滨江。西岸集团在考察了新加坡自由港后,将其引入上海,成为西岸自由港。内地藏家规模日渐庞大,艺术品消费实力强大,对方也乐于借此机会进军内地。目前上海的大型艺术展,展品主要放在徐汇滨江的艺术品保税仓库。恒温恒湿的专业环境也吸引了很多私人藏家将藏品托管于此。“未来西岸会发展和艺术有关的财富、金融产业。”李忠辉表示。

从某种程度来看,正是西岸自由港造就了西岸博览会的成功,艺博会自诞生起就吸引了中国和国际顶级画廊,包括白立方画廊、佩斯画廊和大田画廊等。

从2014年龙美术馆和余德耀美术馆建成,短短几年时间内,上海西岸成为文化艺术新地标,甚至获得了“国际呼声”。2015年,《纽约时报》在整版报道《上海西岸,下一个纽约博物馆大道?》中评价,“上海正从以华丽天际线和奢侈品购物闻名的光鲜商业中心,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文化都市,不仅要超越本国的竞争对手香港,或许有朝一日还会和西方的主要艺术中心城市相提并论。”

艺术热在市民阶层升温

对不少上海家庭来说,西岸已经成为颇具吸引力的周末休闲地,在绿树成荫的江畔野餐,或是看一场热门的艺术展,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在西岸的美术馆观察时,经常会为上海市民的艺术修养自豪。在国外的美术馆,你会看到人们在一幅作品前面停留很久,静静地感受。以前上海人看展是走马观花,但现在不同了,也会有人专注地看某一件作品,说明欣赏水平提升了。”李忠辉说。

更能体现上海市民艺术热情的是西岸博览会。第一年举办时,西岸博览会从四五天延长到一个月,观众仍络绎不绝。“难得这么多好画廊过来,就想让大家欣赏充分。”李忠辉说。去年艺博会也延长了一周时间。艺博会不止是交易平台,也是市民可享受的艺术资源。

各种艺术活动、事件是市民接受艺术教育的最好途径。而欣赏品位提升的人们又成为艺术市场的消费主力。“你去外国人家里拜访,他会向你介绍,某件艺术品是旅游时买的,某幅画有什么渊源。艺术品不是少数人的专属,企业家、新兴的中产阶层将会是艺术品消费主力。人们越来越接受用艺术品装饰住宅,你不可能在花几十万装修的新居挂上宜家的印刷画吧。城市中产对艺术品有强烈的需求。”李忠辉说。

上海西岸将持续以高品质的艺术活动普及市民艺术教育。李忠辉介绍上海西岸的蓝图:

美术馆大道会逐步成形。除了现有的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西岸艺术中心等,还会有更多私立美术馆入驻。目前西岸集团在和英国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商谈,计划将分馆引入西岸。西岸的开发商企业也在引进美术馆,比如滨江城开中心将引入观复宝库。各个美术馆聚焦点不同,比如龙美术馆的收藏以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为主,余德耀美术馆收藏以当代艺术为主,尤其是大型装置。西岸将通过丰富美术馆资源来建立系统性收藏,积累国际级的藏品。

另一方面,西岸会打造艺术街区。除了美术馆之外,艺博会、画廊也是艺术市场的组成部分,西岸艺博会积累了口碑,已经有马凌画廊等大批香港画廊进入西岸。除了艺术产业,西岸还会发展时尚、设计等艺术相关产业。时尚产业和艺术有天然的联系,很多时尚品牌选择在艺术空间办展,Dior首秀就是在龙美术馆举办的,上海时装周ONTIMESHOW也放在西岸,之后还有爱马仕首秀。独立设计品牌也会导入西岸,打造艺术生活。

此外,西岸还将持续推出艺术活动、事件,增加地区文化魅力。比如每年春秋两季的ART WEST BUND西岸文化艺术季,按照国际惯例在运营。艺术活动不但是为藏家和美术馆服务,也让市民享受到更丰富的艺术资源。未来还会引入国外艺术学院的鉴赏培訓,提高市民的艺术素养。

西岸未来除了引进艺术展,还会引入国际化、高质量的演出,上海梦中心将在年底完工,徐汇滨江共有六七个剧场,共10000多个座位,将有效满足上海市民对高品质演出的需求。

猜你喜欢

徐汇滨江美术馆
福州滨江私宅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芜湖滨江天际线
去美术馆游荡
美术馆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下的高品质物业管理
——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管理特辑(一)
徐汇苑物业以人为本 打造和谐宜居社区——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实事特辑(二)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徐汇苑品质生活,至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