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会生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探析
2017-05-18吴建平
■ 吴建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北京 100048)
高校社会生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探析
■ 吴建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工会学院,北京 100048)
2011年和2015年对某普通高校在校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一直存在较高程度的疏离感,而这种疏离感与学生的学习迷茫度显著相关,这表明高等学校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社会生态,即学校的整体环境、制度安排和风气氛围。因此,不能将教学效果仅仅归结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努力,而应看到学校社会生态的重要影响。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以公正为保障来设立合理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营造积极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师生在积极活跃、公正合理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相长。
高校社会生态 教学效果 同学关系 师生关系 学习迷茫度
近年来,针对教学评估工作及其背后的考核精细化和某些高强度激励机制,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现代激励理论明确指出,当激励对象的努力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强度不高时,不宜采取高强度的激励措施。而高校教师的教学努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是一种弱关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校的社会生态。高等教育面对的是心智更成熟、目标更多元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极为复杂,各种社会因素卷入其中,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动力、兴趣和专注度等,进而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但这些因素往往超出教师(尤其是个体意义上的教师)甚至院系的掌控范围。换言之,教学效果受到学校整体环境、制度安排和风气氛围的直接影响,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会形塑或改变学生的学习偏好和习惯,并形成一种与教学目标相矛盾的激励或引导。
由此可见,整体环境、制度安排和风气氛围构成了一个学校的社会生态,就像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一样,对“生长”于其中的“树木”(比如教学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而其影响效果又直接融为这个生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评估工作必须考虑学校的社会生态。由于每所高校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态,因此本文以某普通本科高校为例,通过纵向数据考察其社会生态状况,进而分析社会生态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研究思路和方法
1.基本概念界定与具体操作方法
学校社会生态是指学校的整体环境、制度安排和风气氛围所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国内较早采用“社会生态”一词的学者孙立平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与社会生态状况有直接关系,一个好的、健康的社会生态能够给社会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1)能给人们带来生存机会和希望,具有热带雨林效应。(2)能鼓励人们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生活秩序。(3)能通过制度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确定性,减少焦虑[1]。相应的,一个好的学校社会生态同样能够带来三方面积极影响:(1)能给学生带来机会和希望,让他们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获得改变。(2)鼓励学生遵守规则和维护学校秩序,避免养成投机主义心态。(3)能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和确定性,降低因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所引发的焦虑或迷茫。
高校社会生态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我们主要从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来对其进行分析,因为学校一切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各种制度的设置和实施都是围绕这两大关系进行的。为了测量同学关系状况,我们设计了另一个包含6个题项的李克特量表(“我们很少去别的宿舍串门聊天”“我与同学基本没有什么交往”“平时我们班里同学聚在一起的时候非常少”“很多同学的社会交往主要在网上进行”“除了上课,我与一些同学的见面机会很少”“多数同学的人际交往是以宿舍为单位”)。为了测量师生关系状况,我们设计了另一个包含4个题项的李克特量表(“老师很少站在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老师关心的主要是整体,很少关心个体”“多数老师对学生基本没什么影响”“多数老师与同学们没有交往,比较陌生”)。
大学教学更多的是传授思维方法和培育成熟心智,让学生形成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做出选择,并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未来自我发展的基本预期等。这样,对教学效果的测量就不仅仅是通过一些客观指标反映出来,而是要结合学生的主观感受来评价教学效果的优劣。我们是从主观角度,即通过学生的学习迷茫度来测量教学效果的,为此我们也设计了一个包含4个题项的李克特量表(“我很明确自己目前的目标”“我知道为了我的目标现在应该学习什么”“我知道为了我的目标现在应该怎么学习”“我知道大学毕业后应该干什么”)。
2.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核心观点是:高校社会生态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提出两个研究假设:其一,同学关系与学习迷茫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二,师生关系与学习迷茫度呈负相关关系。
2011年,我们在某本科高校对二十多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73份;2015年,我们又在该高校对二十多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相同问卷,也以分层抽样的方式发放阅卷,收回有效问卷705份,可以做一些比较研究。
二、两次调查结果与假设检验
虽然鲜有研究者从社会生态视角研究高校社会生态问题,不过,对其构成部分的研究则非常多。就同学关系而言,有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交往存在小团体或小圈子问题,自我孤立者较多,班级凝聚力不强且有割裂倾向[2]。对班级凝聚力的研究指出,随着年级的增长,班级凝聚力明显下降[3]。就师生关系而言,有研究指出,高校师生关系呈现出机械化、陌生化、功利化、自由化等特点[4],我们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类似。
(一) 2011年的访谈结果
1.同学关系状况
同学关系不再以班级为单位,而形成“小圈子”,且主要以宿舍为单位。“我觉得人际关系好像一个圈一个圈似的,尤其到大四,班级越来越散,小圈子和小圈子之间比较疏远(2011-7)。”*2011-7表示2011年访谈的第7个案例,下同。如2015-10表示2015年访谈的第10个案例。“刚进大学的时候,最明显的就是同学之间的交往跟中学不太一样,大家关系疏离,基本属于宿舍交往,但是宿舍交往也并不是说一个宿舍的同学就能有多好(2011-5)。”
同学之间交往较少,彼此陌生或不熟悉。“我们这一代过集体生活的意识很淡,我们宁愿呆在宿舍里躺着,你不是有篮球赛吗,我也不能上场,我就不去加油(2011-1)。”“经常逃课,一个学期下来上不了几次课,比如说我们寝室有个同学到现在都还认不全哪个人是哪个人。我可能对得上号,但我和他说的话这4年合起来都没有10句(2011-8)。”“好多同学感觉一点印象都没有,除非老师上课点名,才感觉有这么一个人存在(2011-11)。”“本班同学有的人仅限于认识,往往是见面打个招呼就过去了(2011-12)。”
由此可见同学之间缺乏真正的友谊,更多的是表面化交往。“很多关系就像水面的浮萍一样,表面上亲密无间,其实根是相离的(2011-10)。”“那种真正的友谊比较少,宿舍的感情有点表面化(2011-1)。”“我觉得我在大学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遇到好朋友(2011-7)。”
同学间出现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我觉得同学之间没有以前那么纯真,感觉利益关系太重,你对我有利可图,我就和你接近,你要对我没有利用价值了,我就不会接触你(2011-2)。”“不学习的学生在系里面谋个一官半职,彼此勾心斗角,弄得学校不像学校,社会不像社会(2011-3)。”“到了大学才发现,原来大学是有利益关系的(2011-8)。”“大家现在彼此都是互不信任的态度,防范心里比较强(2011-6)。”
2.师生关系状况
师生关系状况似乎更为疏离,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找老师交流确实是有困难,因为老师基本上上完课就不见了,他自己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师生之间一般联系不多,而课间休息时间,就是唯一的师生交往机会了(2011-4)。”“同学和老师之间也交流一些东西,但我觉得比较少,反正老师上完课就走,缺乏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2011-2)。”“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比较少,辅导员跟学生就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2011-3)。”“有点不能接受的就是考完试就没下文了,就可以把这本书丢了,如果我不考研,我跟老师也就没关系了。高中不是这样,老师都会给回馈的(2011-8)。”
其实,学生对师生关系抱有一定期望,而且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意义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包括生活、心理、人格等各方面进行关心和支持,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老师应该对学生在生活方面进行关心,大一的时候班主任到过我们宿舍,大一之后就再也没有老师进过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了,如果老师来学生宿舍的话,他能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这样能够给学生指导。学生和老师交流肯定能提升班级的凝聚力(2011-7)。”“我原先觉得老师应该很乐意告诉你遇到事情该怎么办,应该比较和蔼,因为我以前在高中时遇到的老师都这样,但进入大学后遇到的老师态度特别冷淡,原来大学老师不是我想得那样的,太陌生了(2011-8)。”
学生们认为,大学教师对学生基本没有太多影响。“我觉得大学老师对同学的影响,就是传授知识,这是每个老师的职责,但是要说在生活中的影响的话,还是要看他跟同学的密切程度,密切的肯定影响就会大一些(2011-5)。”“可能是大学老师觉得都长这么大了,老师起不到什么重要作用。所以就比较忽略学生人格、精神等方面的成长需求(2011-7)。”“一个老师4年可能就只给我们讲这一门课,他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一个过路人,走过就算了,就这种感觉,他不会给你留下些什么,没有让你印象很深刻,启发你哪一点,对你产生哪些影响,很多老师都是这样的(2011-8)。”
上述访谈表明,同学关系已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状态,甚至出现了不少功利化和世俗化的倾向;而师生关系更是疏离,老师对学生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二)2015年的访谈结果
1.同学关系状况
2015年的访谈结果与2011年的访谈结果非常相似,学生对同学关系普遍评价不高。大多数学生认为,班级缺乏凝聚力,呈现“小圈子化”特点。“现在有很多小团体,到后期,我跟这几个人是一伙的,其他人我从不接触,最明显的就是以宿舍为单位,我们是这个小圈子的,你们是那个小圈子的(2015-9)。”“我基本上只跟同寝室的人来往(2015-4)。”“他们经常拿奖学金的或者是综合测评分高的是一个圈子,像我这种比较独立的是一个圈子,可能还有另外一批人又是一个圈子(2015-8)。”“各个圈子的交集不是特别多、特别明显,结果是她融不进你的小圈子,你也进不了她的小圈子(2015-11)。”“我们班从大一开始就没有凝聚力,班级没有进行过一次完整的活动,我觉得唯一的集体性活动就是上课。除了上课,其他人都不太见面的。完全是以宿舍为单位的小团体(2015-5)。”
同学交往比较“平淡”,缺乏深入交流,没有真实情感,更多的是形式化的交往。“除了有礼貌以外其他的没什么,感觉都是一种形式化的交往,看到了就特别热情地打招呼,但从心理上没有很熟悉、很亲切的感觉(2015-3)。”“大一的时候,除了班里的几个同学,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有的人甚至没有说过话,我根本不认识……我只是和宿舍的人很亲,我觉得现在大家很陌生(2015-9)。”“除上课外就在寝室里,每个人都自成一个小世界。比如说我打开电脑戴上耳机,就是我的小世界(2015-16)。”“平常没什么来往,能交到的好朋友特别少(2015-12)。”“表面上大家维持一个平静的状态就好了,我对我们班从没有归属感,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是一般般,我感觉和班里有的同学就没说过几句话(2015-13)。”“我觉得没有互相讨厌,仅仅限于你生病我给你带个饭或请个假什么的,真正的交流是没有的,更多的状态就是活好自己,不去妨碍别人(2015-16)。”
同学之间缺乏应有的亲近感,自然容易因一些利益因素(如评奖推优)而走向功利化。“大学同学肯定比不上高中同学,物质化了(2015-1)。”“说好听点,叫做事情比较功利,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做事情没什么底限,可以说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2015-2)。”“功利心太强。我们班有的人,为了竞选学生会主席,不止是拉票,仅在老师那里表现得很好(2015-15)。”“有时候同学之间很像机关的那种关系,非常微妙(2015-6)。”“学生会确实存在暗箱操作,我跟你关系好,就在你没有参加过的活动上给你划勾(2015-5)。”“大学4年,我觉得‘精致的利己主义’完全概括了我的行为特征,从大一开始做团支书,后来当班长,然后做系学生会副主席,通过巴结老师,去参加心理协会,做了副部长、正部长(2015-6)。”
2.师生关系状况
师生关系比较疏远,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基本没什么沟通。“感觉比较疏远。教师一个星期就一堂课,上完就走了。而且你看我们班主任,一个学期只见过一次面,因此大家觉得教师对学生没什么影响(2015-10)。”“师生交流几乎没有,老师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有的老师一星期就九十分钟课(2015-14)。”“好像我就见到辅导员两次,班主任只是在开学那天见了不到一个小时,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见过面。其他老师一般上完课就直接走了(2015-11)。”“只有当学生干部的时候老师才会注意你……如果你是普通同学,老师上完课就走了,同学跟老师是零接触(2015-6)。”
缺乏交流机会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对学生不熟悉,从而不能很好指导学生。“老师可能不太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不太了解老师的想法(2015-10)。”“老师可能有一点还没弄清楚,就是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不一样,现在的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没有那么强,而且我们学的那些东西可能没有老师想象中那么扎实,课堂上很多东西被省略掉,而且会把我们想象的跟现实有差距,有时候讲得比较粗略,我们一说听不懂,他就会用一句话搪塞我们,‘这些问题你们都应该懂呀!’(2015-3)”“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学习,觉得大一这一年过得很荒唐。因为跟老师不是很熟悉,没有机会和老师沟通,遇到问题也不敢找老师问(2015-9)。”“高中时你做什么事情都有老师指导,现在感觉没有老师指导,不像高中的时候,老师会一步一步教你怎么做。在学习上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2015-18)。”
有的学生还特别指出,大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如高中教师。“高中老师会逼着你学习,大学比较自由,老师也不管你。下课以后也有同学会找老师问问题,老师会和你聊两句,要不下课了就走呗(2015-12)。”“高中老师会强迫你,你如果不听,他就有权利惩罚你,但在大学不一样,很多同学上课睡觉也不会遭到老师惩罚。老师讲课也会根据学生的喜好,有点跑题(2015-18)。”“觉得还是高中老师对自己的影响要大得多。对大学老师基本上没有什么感觉,大一上过我们课的老师,估计现在他都不认识我们(2015-3)。”
甚至有学生因此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认为教师可能不会认真批阅学生提交的作业。“这些作业只要交了,但老师不会看,反正老师也忙,没时间看作业(2015-10)。”“你开头和结尾写得好一点,中间不好也没事,老师只是扫两眼就行了。因为我们感觉老师太忙了,根本就没时间,感觉老师就是这样的(2015-12)。”
上述访谈表明,同学关系与4年前基本没有太大变化,都表现出了很大程度的疏离感及一定的功利性;师生关系仍旧较为疏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小。
(三)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我们将社会生态分为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将教学效果设为学习迷茫度,分别用李克特量表来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测量,并且我们将每个李克特量表的累计得分进行百分制处理,这样,分值越高表明同学关系或师生关系越密切,或者学习迷茫度越高。
表1给出了两次调查各主要变量的得分情况:2011年,2007-2010级学生对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主观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39.9分和38.6分,表明这两种关系密切度很低,或者说处于较高的疏离状态;而学习迷茫度的主观评分的平均值为40.3分,说明学生存在一定的迷茫度。2015年,2011-2014级学生对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主观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0.7分和47.4分,与2011年相比,这两种关系虽有所改善,但仍是处于较高的疏离状态;而学生的学习迷茫度有所降低,平均分为37.9分,说明学生的学习迷茫度加重。
表1 两次调查各主要变量得分情况
我们对前面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见表2):2011年的数据显示,学习迷茫度与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和-0.153;2015年的数据显示,学习迷茫度与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3和-0.168,两次调查的相关系数都在0.01的显著度下具有显著性。这表明,学习迷茫度与两个变量一直都呈负相关,即同学关系或者师生关系越疏远,越会导致学习迷茫度的提升。因此,两个研究假设都得到了检验。进而我们可以认为,学校的社会生态的确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表2 三个主要变量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0.0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
三、结论
自2003年教育部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各高校进行了各种工作部署以应对教学评估,其中重点自然是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但这种评估工作在实际操作上,往往将关注焦点集中在作为个体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上,并辅以精细的量化考核标准和较高强度的激励措施。这种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估本也无可厚非,但近些年却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批评,因为这种评估背后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相比初等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由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使教师的教学努力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引入强激励措施,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会引发种种形式化应对或让教师疲于应付烦琐的检查而疏于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学校的社会生态,唯有对学校社会生态有充分了解,才能提出改善教学效果的举措。为了检验这一假设,我们将高校社会生态概念分为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将教学效果概念设为学习迷茫度,提出两个操作化假设,即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都与学习迷茫度呈负相关。
2011年和201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被访者大都认为班级缺乏凝聚力,同学交往较少,彼此陌生,呈现出“小圈子化”特点,由此导致同学交往大都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缺乏真正的友谊,甚至还出现了功利化倾向;而师生关系似乎更为疏离,这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几乎没有交流,由此导致教师对学生不熟悉,从而不能很好指导学生,甚至有学生因此对教师产生不信任感,其结果必然是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没有产生太大影响。两次调查的数据分析验证了我们的研究假设,即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越疏远,学生的学习迷茫度会越高,换言之,学校的社会生态对教学效果具有显著影响。
因此,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评估过程中,不能将教学效果仅仅归结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努力,从而单纯加大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和激励强度,这会引发各种形式化的应对。必须看到教学效果往往直接受到学校社会生态的影响。因此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以公正为保障设立合理的教学管理措施和学生管理制度,让师生在积极活跃、公正合理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相长。
[1]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载《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4期。
[2]王永平 马 良:《大学一年级学生班级人际关系调查与分析》,载《青年研究》,1996年第10期。
[3]孙迎晖 李红梅等:《高校班级凝聚力现状及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4]曹砚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载《教育探索》,2012年第3期。
(责任编辑:邢 哲)
2017-02-25
吴建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教育社会学、工会问题。
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5年院级教改项目“高校社会生态的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题编号:JG15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