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情相悦的“男女之道”
——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2017-05-17宗争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1期
关键词:罗密欧婚礼爱情

文 _ 宗争

两情相悦的“男女之道”
——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文 _ 宗争

在传统的印象中,中国人表达情感一贯比较含蓄,类似于很直白的“我爱你”这种话很羞于启齿。

实际上,并不是中国人不敢表达,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感情有更高级的形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饮食男女”是很重要的,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子曰:“食色,性也。”其实真正说这句话的是告子,而非孔子。

孟子与告子是朋友,在《孟子》一书中,有一篇《告子上》,其中一段对话就是: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於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於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於白马之白也,无以异於白人之白也。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於长人之长欤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人之炙,无以异於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欤?”

“食色”就是中国人认为最重要的两件事情:食—饮食,色—男女。人活着就需要吃东西,这是生存的本能;性活动也是动物繁衍的本能。这两种本能活动是人的天性,问题就在于怎么处理这种天性。

实际上,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不断地在处理这两个本能问题。兽类也有“食色”这两种需求,但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要和动物相区分,就要在这两种本能上下功夫。

故我们不能像动物那样吃东西,也不能像动物那样发情就幕天席地地进行性活动。

地球上的所有文明都会对人类的本能进行控制。因为处理方式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文明趋向。

在食色的选择上,人类文明给出了不同的药方,药方的不同导致了各个文化倾向上的不同,实际上这是本质的不同。之后所有的不同,都是从这两个源头出发的。处理这两个问题的极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色即是空:

既然动物也有食色的本能,人为了和动物区别开来,那人类就需要放弃这两种本能。如以下行为:道教的辟谷、佛教的斋戒、天主教的禁欲等等。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这样的倾向性,宗教容易走到这样一个极致的端点上去。

2.空即是色:

那对应向下的一个极点,既然人类和动物都是一个本源,那人类的行为就和动物混同起来。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纵欲乱交、饮食上的胡吃海塞不加节制。

那么在这两极之间,每一个文明会选择它的坐标,或趋向于上,或趋向于下。

如基督教文明趋向于上,但现代文明又趋向于下,所以西方社会的社会矛盾也就产生于此。向上与向下的两张趋向彼此对立,形成离心的张力,就会存在很多无法处理的问题。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俗语就可以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区别,比如老一辈的人常说:“人是以食就口,猪是以口就食。”在生活当中有些人被说吃相不好,不懂礼数就有点“以口就食”的样子。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就是因为中国人祖祖辈辈通过衍变所形成的饮食文明习惯。

人确实具有动物性,但是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改造。那中国人对此开出了什么样的药方呢?

孔子在《礼记・礼运》中曾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人情是本身就具有的,人义是后期规范出来的。

讲信修睦,谓人之利。人除了本身的情感和人伦关系之外,同时具有其劣根性:争夺相杀,谓之人患。在基督教文明中,会将争夺相杀扩大为人的原罪,中国人则更注重于平衡。

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圣人要治理民众,要对人的动物性加以改造主要的方式是通过修人伦。从人的基本关系出发,对这种关系进行修缮,来去除争夺相杀的人患,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如何达到呢?那就要通过“礼”。

中国的“药方”其实很简单:“发乎情,止乎礼。”只需要通过礼制,对人的行为加以规范,人本身的欲望情感,中国人是承认其合理性的,并不加以完全的革除。

“发乎情,止乎礼。”出自《诗经》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发乎情是人的本能,止乎礼是中国文明特殊的行为规范,故中国人特别讲礼,是因为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古代有礼制,也有各种各样的礼器,也有礼教……当然很多这些与“礼”有关的事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消失殆尽。但中国人骨子里对“礼”的追求从未改变,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遗留的痕迹,只不过形式变了,没有那么固定的套路。比如与人会面,有的人会握手,有的人会鞠躬,甚至在某些场合会出现磕头等等。再比如送礼,中国人到朋友家里觉得空着手不好,喜欢带上礼物,这也是因为长期的文化熏陶所造成的影响。

所以几经时代变迁,文化的摧毁与重造,“礼”永恒存在于中华文明的进程当中,只是显现程度的区别有深有浅罢了。

关于中国与“礼”相关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朱熹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也是中国近现代批评儒家思想最常用的一个“罪证”,说儒家这是极端的相对主义,讲的东西不合乎人性。

但“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真的是这个意思吗?在《朱子语类》卷十三中有讲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熹的本意不是不让人饮食,吃是天理,不让人吃饭那是违背人性的,但是如果去要求饕餮珍馐那就是人欲,这才是需要人们加以控制的东西。

在《朱子语类》卷十三还有这么一句话,值得教育者深思。

问:“父母之於子,有无穷怜爱,欲其聪明,欲其成立。此谓之诚心邪?” 曰:“父母爱其子,正也;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邪矣。此天理人欲之间, 正当审决。”

这句话很简单,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很深的爱,想让他聪明,让他成才,这种事情好不好呢?父母爱孩子是很正常的,但是爱得特别深,想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思去成为某样的人物则是邪念,这是父母的人欲,是需要革除的。父母孩子间的天理是:父慈子孝,父母应该爱护自己的孩子,但额外去施加过多的矫正,对孩子的未来以家长的眼光去设计,是“欲其如何”,这就是“人欲”,是家长的问题。所以爱孩子的方式,如何去爱,也涉及了“天理”和“人欲”,是父母的个人行为还是真正做到了顺应天理的正确教育方式,这也需要仔细地甄别。

那么中国的两性关系最重要的礼就是婚礼,无论什么民族,信仰什么宗教,结婚必然有一个仪式,为什么要有一个仪式呢?

幕天席地进行两性交合这是动物的行为。男女之间的结合,在如今的中国要领结婚证,西方要进教堂,中国古代用八抬大轿抬着新娘,搞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婚姻不是处理作为夫妻所结合的这两个人的关系,婚礼主要是社会效应。举行一个婚礼不是为了两个家庭或家族,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这种导向,每家每户都举行婚礼,就说明我们的婚姻关系是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和保障的。西方结婚要进教堂,那是需要上帝去保障两个人之间的婚姻关系,需要的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认可者,中国没有上帝的概念,但是有社会保障,有天理的保障,所以无论东西方都需要举行一个仪式性的东西。

婚礼直到西汉年间才逐步发展成如今热闹喜庆的仪式

今天的婚礼大部分都是在中午十二点左右举行,但这种说法没有什么支撑,也没有什么依据,自古以来,没有说是非得在正午12点之前结婚的这种说法。

婚礼的仪式其实经历了很多变化。汉朝的时候,班固所著《白虎通·婚娶》:“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古人婚礼一般在黄昏进行,故婚姻者何为耶,昏时行礼谓之婚礼。什么叫妇人因夫而成呢?一懵懂未开的小姑娘,结了婚以后,就要承担生育的职责,一旦承担起这种职责后,就像一棵果树,开始结果子了,这就叫成,所以女人生孩子,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姑娘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但当时的婚礼比葬礼气氛还凄惨,“迎阴气入家宜于夜。夜,阴时也,车服皆尚黑,黑亦阴,正与时相称”,

男性迎娶女性,男属阳女属阴,是迎阴气入家,所以迎娶的时候,要趁着夜色,车服皆尚黑。

在汉朝之前,举行婚礼是怎样的画面呢?一辆黑色的马车同几个穿着黑衣服的人,行走在深夜的野地里,最多只有两个外罩颜色较深非常昏暗的小灯笼,这就是在举行婚礼了。

为什么汉之前的婚礼一定要趁阴时来接亲呢?因为人具有繁衍后代的能力,这种能力人们认为是上天赋予你的。本来由女蜗造人,是天神来完成这个过程,现在变成人来造人,人具有一个天神应有的能力。上天把这个能力赋予给了人类,若人类还大张旗鼓,这个在古人看来是不道德的。所以这种事就不能当着天神,得背地里去干。

因此古代中国人迎亲的时候要趁着夜色或黄昏,在阴阳交隔的时候,一切都是为了避人,同时向天神表示我们虽然承受这种能力,但不炫耀它。

在中国古代随便翻开一本养生之类的书,都对野合的行为特别痛斥,甚至用上很恶毒的语言,因为在古人看来这种行为和野兽一样,且会得各种各样的病。

汉代以前的婚礼就如上所述,甚至还不如发丧热闹,发丧允许敲锣打鼓,但婚礼连音乐都不能演奏。

《礼记·曾子问》载录的孔子语称:“嫁妇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朋亲也。”汉代之前,婚礼不可奏乐,不可祝贺。

“嫁妇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婚礼后三天,娘家不能熄蜡烛,要哭哭啼啼的,因为女儿走了。“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朋亲也。”夫家也不能高兴,三天不能奏乐。

《礼记·郊特牲》亦称:“ 婚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婚礼不贺,人之序也。”

因为音乐是阳气,结婚在当时看来是很阴暗的事情,所以不能用阳气来祝贺,是为了阴阳调和,避免失序。

婚礼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直到西汉时期。西汉的早期奉行休养生息的黄老之术,人口迅速增加,婚姻的频率就越来越高。如果每家每户的婚礼都如之前所述,已经有点不符合社会的潮流。在汉宣帝五凤年间,官方正式改变了婚嫁风俗。

据《西汉会要》卷一七所载,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八月,皇帝诏书:“夫婚姻之礼,人伦之大者也,酒食之会,所以行礼乐也。 今郡国二千石,或植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酒食相贺召,由是废乡党之礼,令民亡所乐,非所以导民也。《诗》不云乎,‘民之失德,乾糇以愆’,勿行苛政。”由是,婚礼才成为了真正的喜庆之事。

在现代社会,依然将红白两个事情叫做喜事。红事就是婚礼,婚礼是造人的事情,是生育繁衍的事情。白事也是喜事,因为它意味着一个生命的衰亡,这个是天理。如果每个人都老而不死,地球早就人满为患而失序,孔子在《论语・宪问》也说:“老而不死是为贼。”

古代的婚礼十分讲究,现在要是按照这个流程,两年以内完成结婚的流程都很困难。当年的婚礼有“三书六礼”之说,所谓的三书是聘书、礼书、迎书,一书都不可少。

“六礼”就是结婚的整个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纳采:一个男的看上了一家的姑娘,也不知道她嫁没嫁,会让家里人先到姑娘家去试探,带着礼物上门,跟姑娘家人聊家常,在最后走的时候问一问,姑娘是否嫁娶?确定姑娘的个人状态,再决定是否有下一步。

问名:第二次登门,确定姑娘姓字名谁,哪年哪月生人,回来后合八字,看双方男女是否合适。

纳吉:八字核对完以后,第三次登门,说双方孩子的生辰八字相配,两家能否联姻,举行婚礼。

纳征:进入纳征的阶段即表示双方家庭都比较满意,男方这时候就得送聘礼了。

请期:类似于订婚。男方再一次登门,对整个婚礼进行规划,选择两家认为合适的日子举行婚礼,且不能和别人的婚礼相冲,同时也要询问族长的意见等等。

亲迎:在规定的日子那天到新娘家迎亲。

以上就是古代的六礼,但随着时代的衍变,今天的婚礼是把亲迎这个环节扩大化,之前那几个环节基本都合一了。

当年男方需要送什么东西呢?现在的社会结婚要有车有房,当年需要送的礼物是:大雁。《宋史·礼志》所载:“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成(纳微)。其无雁奠者,三舍生听用羊,庶人听以雉及鸡、鹜代。”这段话也表明,在宋朝的时候,已经有人觉得这个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把某些流程都合一了,比如纳采和问名合一,请期和纳征合一。同时也说明,并不是每个阶层的人都只能用大雁来下聘。当然最高级的是大雁,大雁是一种很有名的野味,在当年大概能卖到相当于一个低等官吏一个月的俸禄,对于普通老百姓恐怕要一年的收成,才能够攒得起钱买一只大雁。所以官方就出了规定,用鸡、雉,山鸡等鸟类也可以。这样普通老百姓也不用花费太多就可以结婚。

今天的婚礼没了当年的复杂,主要就是接亲后举办拜天地的仪式。拜天地这种仪式也是从明朝以后才盛行起来,之前的中国人更注重前面的环节。

西方对待感情表达的方式

众所周知,西方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开放,那么西方人的这个情感表达方式从哪来的。这就需要拉回到一个古老的源头上去。

谈论西方的爱情,必须要谈的一部文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细节,通常有人拿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相对比,认为二者差不多。但实际上你真的去看剧本的时候,就会发现二者千差万别,完全不一样。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人两小无猜,两人都没有恋爱经验,一起同吃同睡多年而不知道对方身份,很纯洁的两个人。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迷倒万千少女

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完全不一样了,剧本的开场就是罗密欧失恋了,莎士比亚用了“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这一系列的对立词汇来体现失恋之人那种无法自拔的矛盾情绪。但让他痛苦的可不是朱丽叶而是罗密欧的前女友罗瑟琳。“给我这一个姿容绝代的美人,她的美貌除了使我记起世上有一个人比她更美以外,还有什么别的用处?”罗密欧是因为美貌才爱上的她。

但仅仅过了一会儿,罗密欧“变心”了。因为朱丽叶的出现。“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像黑奴耳边璀璨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我从前的恋爱是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罗密欧立马将刚才让他要死要活的恋爱否定了,这是个情圣和情种啊,是到处留情的一个人。

从这个剧本也可以读出,西方人为什么喜欢亲吻。罗密欧说:“要是我这俗手上的尘污,亵渎了你的神圣的庙宇,这两片嘴唇,含羞的信徒,愿意用一吻乞求你宥恕。”这完全是宗教话语。朱丽叶回答道:“信徒,莫把你的手儿侮辱,这样才是最虔诚的礼敬;神明的手本许信徒接触,掌心的密合远胜如亲吻。”……从剧本的这么一段可以看出,西方人的亲吻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和基督教的文明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嘴唇在西方文明里面是一个表达崇敬心情的器官。在动物身上是看不到“亲吻”这种行为的,所以亲吻是完全人性的体现。

莎翁的剧本接着写:“旧日的温情已尽付东流,新生的爱恋正如日初上。”罗密欧就是个风流种。在为罗密欧、朱丽叶证婚的劳伦斯神父也说了差不多的话,并且说,为他们证婚完全是为了使两家释嫌修好。

对比中国爱情神话里的许仙、牛郎等等,他们都是没有恋爱经验的“男屌丝”。那为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爱情会被人追捧成为经典,就要回到更古老的一个时间段上——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在这里也有一段爱情故事被世人所熟知的特洛伊战争,故事的过程不必再阐述。这个西方版红颜祸水故事的女主角,对比东方红颜祸水版的陈圆圆,结局好得多。因为海伦的美貌,她的丈夫原谅了她,将士看了她的容颜表示愿意为她再战十年。所以古希腊时期的爱情关系都很简单,就是美貌。

对比西方爱情故事的男主角,中国爱情故事中的许仙或者董永都是所谓的“男屌丝”

影视作品中古希腊第一美女海伦的剧照

当然也有一些理想的状态,比如柏拉图式的爱,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两个意义,一个意义是精神恋爱,拒绝肉身之间的接触,就是禁欲,精神恋爱,这是最高级的。因为西方人认为肉体和灵魂之间,灵魂更高,所以人类要不断趋上,要趋向于灵魂,这是西方改变兽性的一个途径;第二个意义是非常哲学的概念——天生一对,什么叫天生一对?在哲学上表述就是,人是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必定有一个绝对适合于你的客体,一个对象的存在。只是这个适合的对象,很难找到,像柏拉图终身未娶。

在中世纪,骑士阶层想要继续晋升,只有从战争和爱情两个途径获得

古希腊时期的爱情基本上是老夫少妻的状态,城邦的公民年轻时忙着演讲、格斗、运动等,老了才想起结婚,娶的少妻老想着继承他的财产,所以整个社会秩序很混乱,没有哲学上表述得那么好。赫西俄德有句名言叫“信女如信贼。”所以古希腊时期,基本上是以美貌或者身体作为爱情的一个指向性指标,漂亮就行。女神维纳斯的故事和她在西方被追捧的程度就可以看出,西方人的情爱观是比较自由奔放的。众神之王宙斯书上描写就和130多位女性角色有染,这种情形写在书里面,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于出轨这件事情,或者对于这个混乱的关系,是没有什么非常严厉的批判的,反而是在褒扬。

西方人的爱情产生在什么时候呢?在中世纪时期,是从骑士精神当中化出来的。骑士精神的爱情其实非常的功利性,尽管外衣非常漂亮,无论在童话还是很多影视剧里,骑士对于公主的爱情套路:我为你攻下城池,然后在城墙上刻上你的名字,入主到这个城堡里面,我们两个人幸福地过日子。这种故事,导致我们认为中世纪的爱情应该是很美好的,但实际并非如此。

骑士为了爱情抛头颅洒热血,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追求,是一种非常功利的考虑。这和西方的这种制度框架有深切关系,当时处在封建社会的西方,社会的等级非常森严,阶层流动很难。骑士阶层作为贵族阶层最低的一个阶层,想往上走怎么办呢?第一种方式:军功,所以中世纪爆发了很多没来由的战争,比如多次的十字军东征,这种劳民伤财的战争,很多贵族阶层都跑到战场上去,就是因为战争提供了社会阶层一个上下浮动的机会。第二种方式就是通婚,找贵族的女儿或者遗孀,把她娶了,爵位就有了,这种方式简单没什么风险。所以骑士会打着上战场的旗号向公主许诺,同时对公主进行情感攻势,如写情书,偷溜进公主卧房等,跟生米煮成熟饭,结婚也不用上战场,爵位也得到了。所以中世纪的婚姻其实很功利,只不过被包装得比较好。因此产生了很多文化属性,比如说骑士精神。绅士精神也是骑士精神发展来的。从中世纪开始,人们对各种行为具有规范性了,像吻手礼,吻手礼我们通常都看到是男人吻女人,但实际上女人也可以吻女人,男人也可以吻男人。单膝跪地求婚,也是吻手礼的一种延伸。

在常识中的女士优先,在实际上是女领主优先。比如《泰坦尼克号》的例子:泰坦尼克号是分等级的,一等舱、二等舱、三等舱。查看他们获救的比例,头等舱的男人的获救几率比末等舱女性的获救的几率还要大,这说明什么?在同一等级之间的确女性优先,但涉及跨等级还是高等级优先,所以没有想得那么崇高。

所谓的灵魂伴侣又是从哪出来的呢?来自但丁的《神曲》,他对自己的初恋贝亚特里奇,引导他进入天堂的这个女人是一种圣爱,不是那种世俗之间的肉身关系。他们两个最爱的都不是对方,最爱的都是上帝。在这种上帝的荣光下,两个人的结合才是最有意义的,并且有同一趋向。所以这时候爱情的关系提升到了一种灵魂的层次或者宗教层次。自此以后,爱情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落脚点,就是所谓的圣爱形式。

但是人是有趋下性的,很快爱情就回到了人间。莎士比亚的戏剧尽管描述了一个朝三暮四的青年,但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西方社会认为男人或者爱情就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人对两性关系给以极高的地位,比如说婚礼的举行,两性关系的结合,需要社会的认可,这方面中西方是一致的。

中国人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和西方则是一个相对的反面。因为中国人拥有丰富的情感表达,不会选择说我爱你这么直接简单。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不是正面的,而是迂回的,是一种更高级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中国人通常使用的情感表达是猜谜式的或者叫推手式的,比如追女孩子,男方喜欢说一些话试探对方,如果女方不同意,也没关系,大家不会受到伤害,但是男方心里已经清楚答案,不伤大雅,不损脸面。

在《西厢记》中崔莺莺给张君瑞写了一封情书,这封情书就是一首诗,这首诗别人是看不懂深层的意思,只有张君瑞能看懂。而且这也有考验张君瑞的才华的意思。“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就这么一首诗,被别人发现了也无所谓,但张君瑞却看出了门道:待月西厢下,着我月上来,这是让我晚上到她家去;迎风户半开。她开门待我,就是她给我留着门呢;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说我跳过墙来,就是说你别走正门,你得翻墙过来。这就是猜谜式的表达感情方式,看不懂没关系,就仅仅是一首诗,但看懂了则意蕴无穷,含义颇深。

在中国很多与表达感情有关的字它们本来的含义是什么呢?

爱:行走的样子。后来引申到,惠也。惠、仁也。仁者、親也。

喜:乐也。

恋:缠丝。缠绕的一种关系,不单指男女,如兄弟相恋。

怜:哀也,从心。

情:人之欲者。

惜:痛也。

中国人认为情感都不足以用一个字来表达,所以中国人很少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用的是一种更高级的方式,已经超越了词语的层面。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读到这首词,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那种思妻之情,但通篇都是在迂回,“小轩窗正梳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说的都是苏轼自己,他没有用一种很直白的方式。

再来欣赏一下来自白居易和元稹两人之间更高级的情感表达方式。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谪居江州,元稹贬官通州,两地相隔千里。一天,白居易清晨起床,写了一首诗: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元稹收到白居易的诗后,赋诗说: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元稹收到诗时正在患病,他感念友人的怜爱,感谢友人在梦中与他相见。只可惜他自己重病在身,心神恍惚,梦见的全是些毫不相干的闲人,想在梦中与友人相见而偏偏不能!元稹的这个回诗,有点和白居易“斗法”的感觉,老白你昨夜梦见了我,但是我的回诗却是我想梦都梦不到你,这种痛苦简直是难以言表,老是梦到闲人,那不是更痛苦吗?这才是真的高啊!

中国人今天的悲哀之一就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些高层次的东西和低级形式断层了。

除此之外,中国人还特别褒奖为情感所作出的牺牲,比如说白素贞水漫金山,这可是一个毁天灭地的行为,多少生灵涂炭,但是中国人原谅了她。中国人承认这种因为个人情感,因为爱情,所导致的生灵涂炭,是可以理解,我们允许这种行为的存在。在西方的爱情里面,很少涉及毁天灭地,因为爱导致一个城的消失。中国人有这种描述,就说明我们能够承受的,能够理解这种行为。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最终的结局是七仙女为了不让董永受到牵连,回到天上去了,两个人永不相见,只能隔着银河,一年见一回,这种是为爱情所作出的牺牲,中国人也会歌颂她。

所以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很特殊的,是很高级的。在教育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培养就应该趋向于这种高级形式的表达,不能让孩子形成想吃什么就吃,想说什么就说的习惯。

猜你喜欢

罗密欧婚礼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阿尔法·罗密欧 GIULIA & STELVIO 四叶草版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什么我们需要一场婚礼
竹幼婷:那些年我参加过的婚礼
新款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