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研究

2017-05-17袁京誉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动手生活化知识点

袁京誉

小学科学课程与实际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小学科学又是一门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科目,这些都为小学科学课程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就首先分析了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意义,并相应提出了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策略,希望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一点有益参考。

一、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意义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科学来自于生活,小学科学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而小学科学又与自然和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素材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思维及动手能力。

小学生还处于具象思维的思维模式之中,因此,实物化的教学体验,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这也是在小学科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积极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是促进教学效率提升、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小学生在科学科目上的知识学习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分析

1.正确理解和运用生活化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教材,虽然涉及了不同的领域,生物、化学、环保及自然知识均有所涉及,但由于其知识较为浅显,与生活联系也十分密切,因此有助于教师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备课之处,就要充分了解课本的内容,并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选择充分的生活化知识延伸,从而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电路连接”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列举部分电器的控制线路进行生活化的讲解。同时在讲解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中的相关电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电路连接的相关知识点,还通过生活化的引导,加深了学生对生活中各种电器的理解,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知识储备。

2.通过构建情境实现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学引导作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和情境进行回忆,来构建一种生活化的教学场景,并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进行思考,并通过结合课堂教学试验,与学生一起探究相应的科学知识。例如,在讲解“温度与水的变化”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提出一个情景,“你在洗澡时,突然一大滴水珠滴到身上,再看看浴室的天花板上有好多的小水珠。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能快速地将学生代人到生活情境中,这时,再通过实验模拟再现的方式,将空杯倒满热水,然后盖上干净且没有水珠的盖子,几分钟后,盖子上就会布满水珠。这样的情境重现,不仅能强化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也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教师在进行科学课程的讲解,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生活化的科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科目.因此.教师的教学的过程中.因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需要根据生活化的实验设置,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的同时,获得科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的生活化科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动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蚯蚓或蚂蚁等动物的观察,学习相关的知识要点。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记录,并对这些动物的习性作出自我总结。通过这样的科学实践,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小学科学的兴趣,也能让其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进行生活化的科学作业布置

以往的科学教学作业,都采用书写做题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的记忆,但却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提升。而生活化的教学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通过生活化的科学作业布置,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活常识的同时,提高了其动手能力,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和实验记录,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还能通过与课堂教师讲解的内容形成对照,从而用实际的操作来验证教师的教学知识点,大大强化印象,形成能力。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观念日益被接受的现在,传统的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的发展目标了。小学科学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学科,因此,教师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贯穿于备课、上课、实验及作业等各个环节,将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动手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动手生活化知识点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也来动手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动手演示找错因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