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
2017-05-17李萍
李萍
近年来,新课改进行得如火如荼,围绕一个主体,那就是学生。因此,探究式教学在近几年成了主流。在我刚工作的时候,往往不知如何组织学生探究。有时候迫于形势,只能做做表面文章,“打肿脸充胖子”,学生们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往往不知所措,导致课堂显得既没活力又不扎实。我开始对探究式教学望而却步,“偷偷”地向着传统教学模式迈进,直到一节队列体锻课改变了我的想法。
给一年级的孩子们上队列体锻课,玩钻山洞的游戏。两队比赛,第一遍玩,玩得乱七八糟,各种问题,钻的时候你推我挤,钻到对面不知道把山洞搭好等等。于是,我对他们提出了建议,告诉他们要想钻得快,首先要把山洞搭齐,钻的时候要慢慢钻,越急越慢。第二遍玩,孩子們能够做到慢慢钻,但是还是不够流畅。我对胜利的一队进行表扬,表扬他们的山洞搭得齐,这时失败的那队开始“起内讧”了,有小孩在那边反映说为什么每次总是他先钻。我忽然意识到钻山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细节问题了,要实现明确好哪边的先钻,才会保证有次序。我立刻对他们提出建议。于是,第三遍玩,两队孩子都能比较有顺序地钻。我又表扬胜利的一队,胜利一队的孩子突然说:“老师,我们是把手这样放的,这样就快了!”原来呀,他们搭山洞时,只是把手掌贴着手掌,比紧紧握住要方便得多,放手的时候就可以节约时间了,我不禁赞叹他们的创造力!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于是,第四遍玩,两队孩子不仅能做到有顺序,速度还大大地提高了,真是了不起!
一个小小的钻山洞游戏,孩子们从混乱到有序,是大家共同创造的一个过程。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学习的例子吗?在这过程中,我没有刻意去想要让孩子们探究,而是根据出现的实际问题,一步一步引着大家朝着最佳路径前进。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以下是一年级下学期《统计》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的天气有点怪,刚刚还阳光灿烂的,突然就下起了雨。丁丁趴在窗台上,说:“干吗要下雨呢?下棒棒糖该多好呀!”丁丁的话才说完,雨就停了,天空中下起了棒棒糖,落得满地都是。
(课件缓慢播放下棒棒糖的情景。)
提问:你看到了几种形状的糖果?你知道每种形状的糖果各有几个吗?
师:第二天,下了更多的糖果。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谁能记清楚每种形状的糖果各有多少个。
(课件快速播放下棒棒糖的情景。)
提问:谁数清楚了?
师: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当出现了很多糖果之后,我们很难用脑子将每种形状的糖果的个数记清楚,看来得想个办法。请同桌讨论讨论,怎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每种糖果各有几个呢?
在第一次下棒棒糖的情景中,棒棒糖个数少,下降的速度也慢,学生很容易数清楚;但是在第二次中,个数变多,速度也加快了,学生们顿时乱了“阵脚”,不知所措,这便产生了一个极好的问题情境。此时,学生们不止是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一种内驱力,也就是探究欲。
生:可以把它们记下来。
师:好,我赞成。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下来。
(课件再次播放下棒棒糖的情景,学生尝试用记下来的方法进行统计)
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创造力不容小觑,我的预设都出现了,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探究学习。可见,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显得尤为重要。
二、时时关注探究动态。适时给予巧妙点拨
在优秀的名师课堂,我们通常听不到老师过多的话语,一切仿佛都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原来上课这么简单呀!老师只要把问题给出来,调控好课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再加以小结,一节思路清晰的课就出来了。于是,我们带着这样美好的愿望去自己的班级实行,却发现这样的课堂犹如白开水一般,了无生趣,学生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哪来亮点?难道我们的学生智商不如人家吗?不,那是我们忽略了名师们的细节——他们在关键地方的巧妙点拨。
在一年级下学期《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中,学生们用计数器帮助计算34+16,大部分的孩子只能进行到:个位上10颗算珠,十位上4颗算珠。这是依靠旧知得到的结果。那么怎么办呢?让孩子们再仔细想想?我想那样只是浪费时间,孩子们的探究水平就只到这儿了。这时候,就要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了,稍作引导,孩子们就可进入更高层次的探究。教师不妨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到最后一步时,请底下的学生说说计算结果是多少,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自然而然就能发现这样的表示方法不清楚。教师再顺势引导,这样的表示方法问题出现在哪儿呢?学生们慢慢就会发现个位上是不可能有10的,然后再修正,学生就进入了新一轮的探究:个位相加满10了怎么办?照这样,抓住学生的困惑点,给予恰当的引导,才会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探究学习名副其实。
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能有所创造,以赢得他人的赞赏,得到他人的肯定以及自我的满足。作为学生的儿童,他们也渴望能有所发现,而探究式教学正是能挖掘学生潜能的一种教学方式。让我们摒弃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弊端,发挥其正能量,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