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教材灵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
2017-05-17刘秀丽
刘秀丽
现如今,培智学校的最大的教学要求就是让每个培智学校的学生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生活节奏,并且能够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培智学校语文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阅读、人际交往、写作等等。培智学校语文授课中,面对的学生能力不同,因此需要勇于创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语文课堂是培智学校课程中尤为关键的一门学科,怎么样能有效教学,寻找怎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的重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学习新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开启创新有味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的教学。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策略包括教材的灵活掌控、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等等。教材的灵活掌控包括确立分层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快乐的学习过程等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方法分为以下几种: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采用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友好关系等等。
语文,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浓缩;语文,是人生态度与哲学的体现;语文,是古人与现代人思想精神的碰撞。语文课堂通过教导入生哲理、识字等知识,有助于帮助智障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崇高的理想信念,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
一、教材的灵活掌控
培智学校的语文内容主要与生活息息相关,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无法专注过长时间,并且容易疲劳,对学习知识没有过多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对教材灵活掌控,根据智障儿童的语言水平、学习水平、智力程度等,制定适合其自身的教材教学程序。
(一)确立分层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和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示灯,起引导的作用,是教师遵循的基本原则。合理的教学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划分课堂教学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准确传授学生知识。青少年时期是形成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因此培智学校语文的教学应该着重于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語文生字、拼音、课文表达思想等基本内容的掌握,还需要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创造的能力,这样才能将有效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制订教学计划和目标是实现培智学校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智障儿童因为天生原因、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根据智障儿童的语言水平、学习水平、智力程度等,制定适合其自身的教材教学程序。当老师在讲授《讲卫生》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教学内容不相同的小组。
第一组:学会刷牙、洗脸、擦脸、梳头等基本生活技能,并且认识与动作相应的汉字,能够通过说话表达自己正在进行的操作,例如“我每天刷两次牙,早晨一次,晚上一次。”“每天早晨我都会先刷牙再梳头。”等等。
第二组:学会刷牙、洗脸、擦脸、梳头等基本生活技能,并且认识与动作相应的汉字。
学会刷牙、洗手、洗脸、剪指甲等基本操作。认识相对应的词语。
第三组:洗手、洗脸、剪指甲等基本操作。
第四组:能够参与教学活动。
(二)让学生体验快乐的学习过程
智障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如果老师讲课无趣且时间长,智障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并且开始随意走动等等,此时如果可以适当引入游戏内容,将生活语文知识与游戏充分结合,使智障学生乐在其中,从而使学生在游戏的快乐当中逐步学会语文内容,如教授《小手帕》一课时,教师可以一边教授学生知识,一边带领学生做游戏。教师可以给学生每人发一块手帕,带领智障学生学习叠手绢并且放人自己口袋里,同时一边读儿歌:小手帕,天天带,自己洗了自己晒。这样,通过做游戏,可以将枯燥的背诵儿歌,变为有趣的动作,使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多媒体的使用,使得同学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接受信息的输入,例如图片、视频等等,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同学们对课文含义理解更为透彻。同时,书本与多媒体的融合,可以调动同学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多方面的知识刺激,可以使同学将知识更为深刻地印在大脑里。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时,应该将课本知识用多媒体多层次显示出来,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采用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学习没有兴趣却不得不学习,那么他的学习效率会很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对课文的探索欲望。成功的教学,不只是机械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乐于学习知识。
(三)老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友好关系
学校老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友好关系,在学习中,老师不仅扮演着教导者的高大形象,也扮演着引路者的角色。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解知识,并且在学生理解知识的道路上,引导学生将有联系的知识点链接在一起,总结出思维导图,并且在总结过程中,发现更为深层次的知识和问题,同时也应该让学生在总结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闪光点,通过讨论拓宽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敢于质疑,开拓创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