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在顶岗实习阶段提高职业指导水平

2017-05-17周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问题对策

周扬

摘要: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扶植,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据调查,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仅次于“985工程”院校毕业生,远高于大多数本专科院校,但中职学生就业后,存在稳定性差、发展空间小、就业流失率大等诸多现象,对企业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都带来了不良影响,结合多年职业指导工作的 研究和积累,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职学校 职业指导 问题 对策

十八大报告曾指出:“国家要大力推进中职教育,建立现代中职教育体系,为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中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面对大好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严肃的考验,因此,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职场,做出选择,为实现成功就业,适时择业,自主创业奠定基础,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过程中,笔者通过走访和调研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就业率较高,但存在稳定性差,就业流失率大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了解发现企业所需要、所欢迎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企业更关注学生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服从意识、团队意识和承受能力等职业素养。但是,从企业反馈情况来看,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这些方面还有所欠缺,如:请假过于频繁;经常要求更换工作;对领导的批评不能承受;不注重细节,等等。这些行为不仅对企业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也对学生个人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我们的中职毕业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行为习惯较差,厌学心理严重,自控能力较差,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对就业信心不足,对未来充满疑问和困惑,在择业心态上表现出“依赖”和“从众”的心理,许多学生临近毕业还尚未有心理准备,盲目追求“时髦”职业或大众择业,这种随遇而安的择业心态,也导致他们难以求得人职匹配的职业,有些学生甚至很难适应企业的基本要求。

中职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目的是为学生实现在校期间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尽快适应并参与本行业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它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也是发挥职业指导作用、提高职业指导质量的重要阶段。

结合以上分析,本文将对如何在顶岗实习阶段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角色转换不顺畅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生,在角色转换中容易出现怀旧心理,很难融入职业环境。学生生活使他们养成了一种“学生式”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以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如:接触新工作时,不能主动学习和思考,而是等待师傅或领导告诉怎么做;还有些学生经常请假、频繁跳槽,缺少社会压力和责任感。

2.学校对实习学生服务管理和评价考核有所欠缺

学生顶岗实习后,由于实习地点分散,即使同一实习单位由于学生工作岗位不同,工作时间不同,造成学校对学生的跟踪服务管理有所欠缺,且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学内容与实习内容缺少衔接,使得教学内容不完整。另外,学校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考核虽然参考了企业评价,但还是主要依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考核成绩缺乏科学性。

3.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过高

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的,而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因此,企业往往以正式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忽略了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二、对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阶段职业指导质量的建议

1.多方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学生就业角色转换的实现,需要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入学起,学校应在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按照企业标准要求學生,并且尽可能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职业和职业人,了解企业和企业文化,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企业对学生的期望值不应过高,应给学生适应新环境、新角色的时间和空间。如推行“6S”管理制度;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到企业短期实践;编写校本《企业文化》教材;设置企业文化宣传橱窗、专栏,利用广播、报纸、校园网等宣传相关企业文化;聘请企业人员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做报告;与企业共同组织文体活动和技能比赛等。另外,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时,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教育责任。如要求企业给学生一定的适应时间,并对学生除进行技能培训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职业指导。学生应做好充分准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调整期望值,安心本职工作。这样经过多方努力,学生才能适应新环境,较快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2.完善管理与考核体系,保障顶岗实习顺利完成

规范管理、严格考核,是保障顶岗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学校可以成立“顶岗实习管理办公室”(由教务科、招生办、学生科、专业科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构成),负责对学生进行日常服务管理和量化考核评价,建立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方案和细则,围绕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应用发展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情况,建构以“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等为内容的指标体系,科学划定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量化体现考核评价结果,全面如实反映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3.家校合力,增强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稳定性

职业指导不仅要面向毕业生,而且要面向家长。学校通过电话、通信、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分析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问题,呼吁家长一起关注子女的就业,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他们得以顺利就业。

4.加强校企合作与配合,提高顶岗实习学生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必须加强学校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与合作,使之承担起培训教育学生的职责,短时间内不要过高的要求学生。督促实习单位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工作。学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开发新产品,陈列合作企业的产品和广告,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合作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等,从而达到企业和学校“双赢”的结果。

综上,中职学生的顶岗实习是学生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逐步形成较强的动手能力、工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殊学习过程,让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对接是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中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进中职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学生、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祖国繁荣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志强.试论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教学论坛,2015,(12).

[2]甘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传播与版权,2014,(03).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