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器的秘密

2017-05-17徐朝辉

小学时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唐三彩窑变釉色

徐朝辉 文

瓷器的秘密

徐朝辉 文

坚硬、细腻,有着玉一样的质地,敲起来声音清脆,你猜到这是什么了吗?对了,这就是瓷器啦!每件瓷器都会说话,你相信吗?

我觉得,古代的瓷器就像是一部传统文化的工具书,工匠们把美好的愿望、心中的恐惧与爱慕等多种情感都倾注在了瓷器上。仔细琢磨的话,你真的可以和瓷器对话,倾听深藏于其中的情感……

↑唐代 三彩烛台

● 看到它,你首先感受到的是什么呢?

它的色调,就像深海的水一样湛蓝湛蓝的。这种主色调与其他色调交替出现,给我们一种宁静的感觉。我们甚至还会产生疑问:它是来自大唐盛世吗?那时的工匠怎么能做出这么美的器具呢?

● 为什么叫唐三彩呢?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它以黄、白、绿为基本色调,后来人们习惯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制作唐三彩,首先要将经过加工的白色黏土捏成一定的形状,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左右的高温烧制,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900℃,精美的唐三彩就诞生了!

●唐三彩只有三种颜色吗?

并不是。唐三彩是唐代所有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只有三种颜色,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了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

从元代开始,陶瓷又有了发展,艺术家们开始把历朝历代的经典故事浓缩在一幅画作中,描画在瓷器上,让这些故事代代相传,产生深远的影响。哈哈,这些人物画和我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真的很像呀!

↑元代 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

●画面中哪位是尉迟恭?

头戴直角幞头,满脸须髯,铠甲外再披战袍,右手举钢鞭,左手握缰绳,策马疾驰而至,一望便知是位骁勇善战的彪悍猛将,他就是尉迟恭。而那位头戴华丽的幞头,身穿长袍,右手持鞭端坐马上,身体微侧,好像在和后面的人说话的,就是秦王李世民。

●说说“单骑救主”的故事吧!

这个罐子上画了许多不同身份的人物,我们现在看到的一面只有李世民、尉迟恭、旗手三人。故事反映的是隋朝末年一次战争的场景:有一次,李世民带兵围困洛阳城,王世充派单雄信为先锋,与李世民对阵。一天,李世民带着十几个人去察看敌营,被单雄信的五百名士兵包围了。李世民势单力薄,兵器也没带,只能朝榆树林逃去。在这危急关头,尉迟恭飞马赶到,他舞着单鞭,从重重包围中救出了李世民。再后来,尉迟恭被民间供奉为门神,成为除妖镇魔的正义使者。

↑年画上的尉迟恭形象

●工匠是如何刻画人物个性的呢?

从画中人物的表情可知,他们已经成功地突出重围,所以大家的表情都很兴奋,动作夸张。无论是人物的眼睛还是马的眼睛,都被刻画得非常生动传神。特别是李世民所骑的马,长方形的头,半圆形的眼睛,再看马尾、马鬃的形态,就像一根根竖立的钢针,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此时他们或许正在称赞尉迟恭的勇猛,谈论刚才的惊险战况,以及回营后如何调兵遣将。

↑清代 祭红釉弦纹瓶

●关于“祭红”的故事

传说,曾经有一位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瓷的师傅,他有一个女儿叫继红。一次烧制御瓷时,连烧了数十窑都没有成功,眼看日期将到,如果再烧不成,御瓷的窑工都得被杀害。继红为了救父亲和其他窑工,以自己的鲜血为釉料,最后烧制成一种稀世罕见的红釉瓷,而继红自己却因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后人为了纪念她,就将这种釉色称为“祭红”。我们难以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从中可以反映出这类瓷器的烧造是很困难的,成功的概率很小。

●为什么祭红的釉色很珍贵?

我们看看它的配料就知道了。配方中有珍珠、玛瑙、玉石、黄金等珍贵的材料。而且,只要温度、时间稍有差异,就烧制不出优质的祭红釉色成品。这些构成元素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必须找到它们都接受的窑内温度,这可是个大难题!在没有控制温度的仪器出现的时代,只能依靠烧窑师傅自身的经验进行把控。

●为什么在祭红釉色里还有乳白色的色调呢?

这是因为在釉料里还有多种名贵的材料,它们的化学属性是完全不同的。当这些属性不同的材料同时在一个高温的环境里烧制时,就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我们一般把这类现象称为“窑变”。而窑变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窑病,二是窑宝。出现窑病就说明这是失败的作品,不能使用;而窑宝就是意外的惊喜,是古怪又可爱的宝贝。这里的乳白色窑变当然是窑宝啦!

听了这么多关于瓷器的故事,还真长见识啊!让我来考考你,你知道上面这个瓷器上绘的是哪个人物,讲了什么故事吗?

选自四川美术出版社 《与八卦老爸赏艺术——瓷器的秘密》

猜你喜欢

唐三彩窑变釉色
斑斓釉画的美丽窑变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如意
特色窑变组壶
西门亚军作品精选
深埋千年的瑰宝
——唐三彩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唐三彩韵
绚丽之花——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