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研究

2017-05-17王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段课程内容校本

王奕

科学的课程属性极为广泛,是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窗口。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应注重与高年级现行科学课程的衔接,兼顾课程资源的整合,以及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围绕“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目前我國的科学课程教育始于小学三年级,低年级学段并没有固定的科学教材。然而,科学课程是小学生了解客观世界的窗口,是发展他们智力的重要媒介,因此,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既是完善基础教育课程的需要,又是满足小学生成长的需要。2001年教育部制定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了“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由此,则确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学校被赋予了较大的课程自主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围绕“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对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内容是设计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校本教材的重中之重,综合来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把握好三个方向。

其一,应选择与低年级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知识类型。6~10岁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思维方式较为简单,因此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重视内容的基础性、对小学生的启发性和引导性功能。同时,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将课程内容与课外活动、自然探索或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以提高科学校本课程的实用价值。

其二,应选择能够开发小学生智力和拓宽视野的知识类型。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具有九大智能的潜力,那么,如何将小学生的这些潜力转化为技能,是小学低年级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要通过课程内容的选择,找出学生在某些方面有进一步发展可能的潜力,而开发潜力的方法,则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小学生尝试接触不同的科学领域,又浅尝辄止。

其三,选择能与高年级科学教材相衔接的课程内容。除了学生因素之外,做好低高年级课程的衔接也是开发低年级科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目标。根据三年级现有科学课程每个单元内容的设置,如“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等等,选择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校本科学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由浅至深,循环渐进,可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完善小学低年级科学校本课程,在选择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课程资源对校本教材的补充和服务功能,实现其教育效益的最大化。综合来说,一线教师可围绕“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来整合小学科学课程资源。

首先,显性课程资源是一切可视化资源的统称,围绕小学科学校本教材这一核心,教师可结合课程内容的设置,为其匹配不同的课程资源。如与教材相关的资料、阅读材料、实物模型、教学仪器、实验设备等等,梳理校本教材中的知识点,让这些课程资源成为呈现知识的媒介,从而实现课程资源的整合。

其次,隐性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潜在的、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资源。众所周知,学习动机的形成得益于很多因素,而相对来说,隐性课程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要大于显性课程资源。究其原因,显性课程资源是外在的,是被动施加于学生学习的“外力”;而隐性课程资源则是作用于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的“内因”。一切能够对学生心理和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都可作为隐性课程资源,如校园环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等等。

综合来说,显性课程资源与隐性课程资源既是独立的个体,又可以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例如,以多媒体设备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隐性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与资源互动,激发学习热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

小学低年级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知识的架构、课程资源的评估以及课程实施的途径选择。

其一,三年级现行科学教材是校本课程基础知识架构的主要依据。在参照现行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编制课程方案时应围绕课堂和课外两个层面,每当提出一个知识点,都备有呈现知识的具体方案,如课外活动、探究任务等等。教师应摒弃书本化的知识架构思路,充分利用校园的现有资源,以教师和学生作为设定校本课程基础知识的起点,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及具体的课程实践出发来选择基础知识的类型和设定教学的目标。

其二,课程资源的评估是对学校可利用教育资源及其教育价值的判断,教师需将校藏书刊、校园设施、自然环境等作为评估的重点对象,选择利用方式和途径,依托校本教材知识的设定,使课程资源能够为校本课程开发而服务。然而,课程资源评估的对象不能仅限于硬件设施,摄影、拼盘、花卉、书法等都可作为校本课程的辅助项目,以此来完善科学校本教材,使其更具实用价值。

其三,小学科学校本课程的应用可实施于集体活动,在确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文字化的教学过程转化为游戏、任务、绘画、音乐、养殖等多种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小学生成为呈现知识的主体,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发现科学课程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接受正式的课程教育做好基础。

结语:总之,小学低年级学段科学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综合性活动,一方面,广大一线教师应尽快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了解角色对自身提出的要求,自觉提高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继续加强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培训,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校本课程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学段课程内容校本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