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素养传承精神

2017-05-17宋兴国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沈周题画栀子花

宋兴国

古诗文具有独特魅力,饱含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学好古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六年背诵的诗文有七十多篇,很多专家学者则认为应远远大于这个数量。老师应来遴选优秀的诗文供孩子阅读和赏析

沈周是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他在诗、书、画方面都有建树。他留存有一千多首诗文,很多都是优秀作品。沈周文化具有“自由平等、自然灵动、勤学敬孝、传承创新”的特色,它是浸润着江南山水灵秀和苏州人文气息的独特地方文化。为了让沈周故里学生的湘城小学孩子对家乡贤人沈周有更多了解,学校专门开设沈周诗文赏析课,来学习沈周精神,同时传承优秀的家乡文化。

沈周的诗按内容可以分成三类:文人气息浓厚的题画诗文、亦雅亦美的景物诗文、极具民本思想的民情诗文。那么,如何上好这三种不同内容的诗文?各有怎样的方法呢?

下面,就如何进行沈周詩文的赏析和解读,举例来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一、文人气息浓厚的题画诗文的鉴赏

翻开沈周的画作,很多作品上面都题有沈周的诗文,他的字师承黄庭坚,遒劲奇崛,造诣深厚。欣赏他的画,同时也在欣赏他的字、他的诗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他诗、书、画全才的缘故。对于题画诗的理解,可以结合图来理解。如他的诗《题画》:“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微吟不道惊溪鸟,飞人乱云深处啼。”在赏析时可以这样人手:

1.初步了解概况

这首诗中描绘的时间、地点、人物不难找出:“夕阳”一词可见时间是傍晚时候;从“碧水”“丹山”“小桥”“溪”等词可知地点是山林中;人物是诗人自己,而且是老年时期,从“杖藜”一词可知。

2.品析诗中景物

我们能在诗中了解到的景物有“碧水”“丹山”“小桥”“夕阳”“溪鸟”“乱云”等。

3.组合理解诗意

根据诗句所给的内容,可以说出诗意来:诗人走在山间,看见了碧绿的水和红色的山,映衬着自己的拐杖,小桥的西面,可以见到一抹夕阳缓缓落下。诗人轻轻地吟诵着,尽管声音很低,但是还是把溪边的鸟儿惊动,扑棱棱地飞人云层中,不停地啼叫着。

4.谈谈整体感受

古诗名为“题画”,画面感极佳,目之所及,能见到静态的景物有山、水、桥、云;动态的有缓缓行走不断吟诵的诗人,飞人云层的溪鸟,缓缓流淌的小溪;从色彩看,绿水、丹山、蓝天、白云、夕阳晚照

5.体会诗人心情

如此美景之下,缓缓踱步,步态是闲适的,内心是愉悦的,心境是平和的,对周围美景心生喜爱之情。

6.读出平仄韵味

在理解的基础上,借助画面,感情朗读诗文描绘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来。

二、亦雅亦美的景物诗文的赏析

沈周的景物诗众多,以《栀子花诗》来谈谈景物诗的赏析方法。《栀子花诗》:“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江南四季分明,民风淳朴,物产丰富适宜人居,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诗人心情平和,以自己的独到眼光对周围的景物进行描摹。

1.多媒体助教学

在给孩子们讲解这首诗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出示栀子花的图片和相关资料。从资料中可以了解:栀子花是常绿灌木,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花型如掌心大,颜色雪白,给人冰清玉洁的感觉,夏季盛开。

2.理解诗中难点

如“雪魄冰花”是什么意思?花虽是夏季盛开,但是花色洁白,给人冰清玉洁的感受,仿佛能在夏日带来丝丝的凉意。

“风牵影”怎么解释?联系前面的“一勾新月”就可知,作者是在月色下看栀子花,当风儿吹动栀子花的时候,它的影子也随着风儿摆动,曼妙的身姿惹人喜爱。

3.讨论诗中修辞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一弯新月如钩:用了拟人的手法,“牵”“送”二字赋予了人的情感在内,使人觉得风儿如此可爱。把花影的姿态、花香的馥郁写得那么美。

4.畅谈心中感受

在这样的基础上理解,定能使孩子明白栀子花如晶莹的冰雪般给人带来凉气,开在曲折长廊边的它给人精神抖擞的感觉,月色下曼妙的影儿和阵阵的清香吹来,这样的栀子花,让待在画室里的诗人怎不喜爱?

三、极具民本思想的民情诗文的赏析

沈周的《堤决行》是他比较有名的一首关心百姓疾苦的诗。全诗是这样的:“湖田筑堤低且狭,潦深土疏还易塌。砑然有势若崩崖,轰耳作声同决闸。仓皇堙塞无取泥,泥少补东仍缺西。呼儿挝鼓报邻里,乍断乍连声不齐。江风冲潮江雨大,白波直向人头过。老农袖手不可拦,叹息还来屋中卧。”

学习这首诗,可以引导孩子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了解沈周生平

他家生活在苏州长洲,就是现在的苏州阳澄湖镇,家里是读书世家,沈周书画是家学渊源。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沈周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他自己生活的地方,就能够看见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他关心百姓疾苦,这在他的诗中能够体现出来。

2.知晓写诗背景

苏州是鱼米之乡,水多田多,地势低洼种植庄稼的缺点,就是容易被洪水淹,周围需要筑坝。而本诗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写的。了解了背景,理解起来难度就大大减少了:

3.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群策群力来理解诗意:湖边的田四周筑的堤坝又低又窄,积水多,加上土质疏松,堤坝容易塌。堤坝倒塌下来的气势如山崖崩裂,声音之大如决了闸。仓皇之间想要堵上,却没有地方去取那么多泥土,补了东边又缺了西边。慌忙叫孩子敲鼓让乡邻知道,鼓声时断时续,很不整齐。狂风卷着湖水扑向岸边,大浪高过人的头顶。老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叹息着回屋了。这首诗真切地表现出沈周对穷苦百姓及其苦楚生活深切的关注与同情,老农的着急与无奈跃然纸上。

沈周虽隐于吴地,但具有深深的民族忧患意识。沈周一生没有做官,但不是不问世事,相反,沈周留给后人的一千多首诗中,处处可见他对师长、对亲朋、对家人的关心与爱护。

对沈周的诗文进行鉴赏和解读,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沈周,学习和传承沈周精神,同时也传承家乡文化。

猜你喜欢

沈周题画栀子花
明 沈周 仿子久富春山居图卷
明 沈周 京江送别图卷
对牛弹琴
栀子花
栀子花开
《扬州八怪题画诗考释》——直抒胸臆,寄情于画
沈周油画作品
如何鉴赏题画诗——以2019年高考试卷中的陈与义诗三首为例
栀子花开
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