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入门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2017-05-17卢招建

青苹果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意论语文言文

文/卢招建

浅谈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入门
——《<论语>十二章》教学反思

文/卢招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学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理基本内容。课标还明确了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文言文中考考试分值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10分变为15分,由此可见初中的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文言文学生接触的少,升入初中,每个单元都有诗词或文言文教学,相对八九年级的教材,七年级教材比较简单。然而开学两个月来,文言文的教学总感觉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非常有限,是不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还适应不了呢?自己常常进行反思,是不是课讲得快,是不是农村的学生基础差,是不是刚刚上初中还不习惯文言文的学习等。于是课讲得慢些,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佳。一次县巡课组的老师到校巡课,听了自己的《<论语>十二章》教学,课后与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交流探讨后,对自己的疑问有了答案,受益匪浅,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应怎样讲授才能让学生入门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看法:

1 做好小升初的学习衔接

小学阶段只学习了几篇简单的文言文课文,到了初中,文言文学习就是一个新的知识,新的挑战。初中的学习与小学的学习相比,科目更多,知识更广,学习的压力也更大。学生有时会弄不清楚怎样去学习,此时学习初中语文的重要性就很有必要给学生讲清楚。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也没有那么可怕,主要是打基础,更多的以记忆为主,把知识先记牢,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语法知识,不必问清为什么。教师不必给学生过多的压力,这个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去磨合,老师在传授知识时可以补充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和课外知识,让学生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慢慢跟上文言文的学习。

2 重视课前预习,做到“学”与“思”相结合

学习文言文前,学生要进行预习,结合课文的注释把字词读音弄清楚,划分出句子的停顿,疏通文章的大意,把自己不会明白理解的地方标注好。在上课时,带着预习时的问题,有目的、针对性地学习,并思考为什么自己不会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把学习和思考有效地统一起来,这样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是很好的农村学生,教师一定要认真监督、落实好学生的预习和课后的巩固。由于文言文的教学相对枯燥无味,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胆发言、讨论,不让课堂变成老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学。同时老师要认真备课,课时安排恰当,目标突出,重点明确,不要面面俱到。

3 把握文言文教学的入门策略

3.1 农村的学生,朗读基础较差,胆子小又腼腆

教师教学文言文一定要先落实好字词关,包括字词的读音、意思和句子的朗读节奏。教师要反复让学生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甚至可以几十遍,直到学生能背诵。学生会觉得自己读都读不好,特怕别人看自己笑话,感觉没面子,久之,不学。学生只有把句子读通、读顺、读熟,才会有学习的信心。学生不会或弄错的地方要及时加以纠正指导,个别较难的要求学生必须记住,如:不义/而/富且贵。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的能明白句子的朗读节奏,可以把课文的原句拿来,删去原文的标点,让学生来划分句子的节奏,如:“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通假字的读音告诉学生怎样读才不会读错,要反复给学生强调,并要学生记住。

3.2 基础的语法知识要讲授

虽然说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学生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语法知识,不必问清为什么,但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还是要传授给学生。在《<论语>十二章》中,“不亦……乎”是常用句式,解释为“不也是……吗”。“贤哉,回也!”是判断句,可以结合《陈涉世家》中的“陈胜者,阳城人也”也是判断句,叫学生根据例子,自己也试着给自己来一个文言文式的判断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个个喊着“我来我来”,既掌握了基础句式,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3.3 疏通文意要注意直译与意译

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采用“增、删、调、留、换”的方法,力求通顺。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一开始就过多的讲原则和方法,学生恐怕就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教学过程中,疏通文意,叫学生根据字词的意思,自己用语言来组织,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并出示范文。教师要把直译与意译的部分采用不同方式加以区分,让学生明白那些是直译,那部分是为了通顺而补充的意译,如:“贤哉,回也!”是判断句,也是倒装句,直译时就必须倒过来,译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同时在疏通文意时,最好把原来划分好的节奏也提示出来,这样译文,学生也就更容易明白。为了检查学生是否真的明白,可以把译文删去,再让学生说意思。

3.4 疏通文意与内容理解要相结合

《<论语>十二章》教学时,教师如果只先疏通字词、文意,学生学的时候就会感觉很无趣,一定要结合内容来理解,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方面的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方面的观点。“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告诉我们孔子及其弟子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观点。

总之,农村中学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克服学生基础薄弱的困难,又要改变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文言文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明溪县盖洋中学)

猜你喜欢

文意论语文言文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如何读懂《论语》?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半部《论语》治天下
借你一双明亮眼,力拨迷雾见阳光——破解文言文文意理解常见设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