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累经典,提升语感

2017-05-17黄玉静

青苹果 2017年2期
关键词:节奏感母爱国学

●文/黄玉静

积累经典,提升语感

●文/黄玉静

什么是语感?简单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细致说,它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老师在看学生的作文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无奈:一个作文题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可能会一直写到高中三年级,学生除了字数在量上的增加,在质的方面,并没多大提高。老师往往会写下这样的批语:在语言上要多下功夫。如何提升语感,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找不到有效的途径。

近期火爆的“诗词大会”,让很多人不仅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也深切体会到了经典中语感的丰富多彩,同时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方向: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能有效提升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

国学经典历经千百年而流传至今,具有形美、情美、理美,学生从经典积累中,可以从中循序渐进地发展语言,从而有效培养语感。

形美,是国学经典中最直观的,不论是对仗工整的格律诗还是极具形式美的对联,是一眼看去,就能感知的。这种形美,首先就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声吟哦,国学经典中的韵律感、节奏感,让人琅琅上口。学生日积月累地诵读,慢慢体会到语言是有节律美的,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体现语言的节奏感,就像学音乐的人,学习久了,不用打拍子,自然而然形成节奏感。

不要小看语言的节奏感,这是形成语感的基础。有的人说话、写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听话听不出音,都是没有节奏感,掐不准点,破坏了语言的有效交流。

情美,就是感情真挚。凡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能留存下来的作品,无意不具有真挚的感情。学生诵读思乡之情的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浓浓的思乡之情,越千古而共情。

语言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但要做到表真情达实意,还需要从这些经典中吸取营养。很多学生写关于母爱的文章,都习惯性地写自己生病了,妈妈在医院陪护。但是从中看不出真情。让学生回忆所有学过的描写母爱的经典诗文,有学生当堂背诵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一件极小的事来写出母爱的深沉。受此启发,一个学生回忆起一件小事:他一次不小心手指割破流血了,平时弱不禁风的妈妈抱着他,直奔医院。在下楼的时候,因为走得太急,妈妈脚扭了一下,但是妈妈继续抱着往他医院取。等他的伤口处理好,妈妈才发现凉鞋的带子断了,脚脖子也肿了。这样的细节,用真挚的感情写出来,是让每个看了的人,都深受感动的。

理美,就是情理交融。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能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都具有人文美。让学生进行积累的经典,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既在语义上能理解,也要能接受美好的人文熏陶。例如,学生在学习《笠翁对韵》,有的字聱牙戟口,有的内容具有当时的局限性,我们就选取了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诵读。

在选取经典时刻注意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让学生体味出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又能使之从中悟出道理,使学生诵读经典不仅内容充实,而且思想上能够得到升华。

经过这几年系统的经典诵读,学生不断吸取国学经典中的精华,他们体会到了经典中的形美、情美、理美,从而培养了语感。过去写作文,语言不加节制,毫无形式美感,现在有了语言节奏感的意识;过去写作文,喜欢空发议论,高呼口号,现在知道从细节入手,用生活真实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过去一写关于“XX,我想对你说”的作文,就十分担心学生要写出批判书、大字报,现在,学生知道怎样正确确定作文的中心……

在网络时代,全民写作,大量的毫无语感的文字到处都是,教育工作者要警惕这种现象,一个民族的语言精粹不应该是“蓝瘦,香菇”,而应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所以,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行动起来:让学生多读经典,从经典中提升语感,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节奏感母爱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母爱大于天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