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激扬积极幸福

2017-05-17戴浩

青苹果 2017年2期
关键词:职校做人语文课

文/戴浩

在语文教学中激扬积极幸福

文/戴浩

某职校针对部分学生做人方法欠佳、做事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推出“积极教育”进行因势利导,实施效果良好。积极教育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结果。该校“积极教育”的基本做法,是让老师采取有效策略,激扬学生的积极幸福感。戴老师认真践行“积极教育”,将积极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彰显幸福魅力: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精。在实践中,戴老师收获了如下幸福体验:1 职校学生需要幸福方法;2语文课本蕴藏积极幸福;3 积极幸福吸引学生注意;4 积极教育绽放积极幸福。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用欣赏性的视角看待自身的潜能和力量,以此来激发每个人所固有的某些实际或潜在的品格优势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拥有幸福的能力,掌握幸福的方法,获得幸福的人生。

语文课本中,蕴藏着许多可以产生幸福的语句。戴老师借助这些资源,把语文教学与“积极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学会语文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创造幸福人生。

1 职校学生需要幸福方法

职校学生即将成年,正在尝试追求幸福人生。但他们涉世不深,为人处世的道理,知之有限;说话做事,往往顾此失彼,容易错过幸福。因此,他们想要在老师身上学到追求幸福的方法。

践行“积极教育”之初,戴老师在课上强调做人,有些学生不以为然。他们片面地认为:学好文化,学好技能,总能找到工作,总会有饭吃,跟学语文、学做人没啥关系。

对此,戴老师给他们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张老师和李老师是本校教师,李老师上课比张老师好,为什么张老师的生活更幸福?答案是:张老师比李老师更积极,更会造福他人。

戴老师再讲学生中存在的一种现象:王某学习认真成绩好,大家都不愿意接近他;赵某成绩一般、善于交际,大家都很喜欢他。为什么呢?学生都说:赵某比王某更会做人。

老师引申王某与赵某的例子:王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积极弥补不足,也善于做人了。同学们会更欣赏谁?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赵某。

老师进一步启发:“你们想不想学会积极,让自己善于做人?”学生们回答:“当然想。”

老师抓住时机积极开导学生,告诉他们许多积极做人的道理都蕴含在语文课本之中,要求他们在上语文课时要认真听,细心悟。

从此,老师上语文课时,常常穿插着讲一些待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如,与同事相处、与领导相处、与长辈相处、与晚辈相处、与异性相处、与朋友相处的艺术。

不久,老师发现:自己讲到做人方法,好多学生面露喜色,听得津津有味。有学生在毕业后还感慨地说:“戴老师,你上的语文课挺有味道,我还想听,想多学一点做人的方法。”

2 语文课本蕴藏积极幸福

其实,每一门功课的教学都渗透着获取幸福的方法。而在语文教学中,关于积极幸福的内容尤为丰富。

如《论语》中,有待人接物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管理百姓的妙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有分辨益友、损友的良方:“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健康娱乐的意趣:“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又如在《庖丁解牛》中,庖丁精湛的解牛表演,启示我们:做人时要避开矛盾,积极顺应自然规律;用精湛的技艺把事情做好,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又如《邓稼先》中的邓稼先,之所以能在“文革”中说服正反两派合作共事,是因为邓稼先具有积极沟通、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

又如《致橡树》中,蕴藏着对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爱情观的指导。诗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表明:爱情双方必须保持积极平等的思想。

……

语文课本蕴藏的积极文化,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优质资源。教师在备课时应细心挖掘,善于发现。教师在授课时,需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地分析或延伸,使它们浅显易懂,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不可教条化地传授给学生。

3 积极幸福吸引学生注意

老师讲到积极幸福时,需联系学生实际,丰富课堂内容。否则学生会觉得课堂内容与己无关,枯燥乏味,听不进去。老师讲得滔滔不绝,结果往往是曲高和寡。

有一次,戴老师在讲“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含义,联系到讲积极做人。某女生,家庭并不富裕,请求父亲为自己买一件昂贵的上衣,父亲不答应,也没有买。这里的“无声”就代表着父亲不同意,又不忍心直接拒绝。这时女儿理应主动放弃。

举完该例,老师出了一题:张某向领导请求调至食堂工作,结果等了半年,都没有得到回音,这里的“无声”就代表着什么?张某应怎么做?

学生们踊跃发言,很多学生答对了:领导不同意,又不便当面拒绝;此时,张某应调整处理的方法,及时更改请求的内容或方法。

老师补充说,同学们踏上工作岗位后,很可能会碰到此类情况,你们要有自知之明;不可再三纠缠,自讨没趣;不要埋怨他人,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戴老师再举一例:某学生私自翻看他人箱包,老师问他是不是想偷窃,他如不答,那么这时的“无声”就意味着默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为了偷窃,该生一定会为自己申辩。

戴老师举这两例,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无声胜有声”的意义,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学处事做人的同时,加强对无声语言的分辨与领悟。

戴老师在讲课时,特别注重讲解的技巧,尽可能讲得绘声绘色,深入浅出,让积极幸福绽放美丽光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后,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理解的笑声。此时,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告诫他们,你们遇到这种情况,要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不要让这种笑话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语文课上融入必要的做人教育,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是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自然融合。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技巧进行教育,让学生用心理解和接受,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积极教育”激扬积极幸福

国际积极教育的经验表明,积极教育将有效增加学生幸福感,提高学生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学业成绩。戴老师借鉴该经验,收获了诸多幸福。

戴老师对学生说:“做人成功,就会收获幸福。要学会做人,先要学会做事。”这里所说的做事,既指做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包括做份外的事情。

戴老师讲授《敬业和乐业》时,给学生举过一个实例:某私企老板对工人说,我有一件额外的工作,估计耗时一小时,问工人谁原意去干,凡能够主动说“我来”或“让我去”的工人,我会多给三千块年终奖金。因为老板都赏识积极做事的员工。

老师联系课文进一步分析:这些多拿奖金的工人,不仅是“敬业”的,而且是“乐业”的。再联系实际进行引申,学生 “敬业”“乐业”的表现就是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学习。那样,你们就能成为多拿奖金的幸福者,或者成为晋升职位的幸福者。

在讲授其他课文时,戴老师反复强调:多做事、善做事,既能显现自己优良的人品,又能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大部分学生领会了这个道理,产生了积极的力量,学习和劳动都更加主动了。老师乐此不疲地表扬他们既会做事,又会做人,不断地鼓励他们,让他们勤奋着,快乐着。

在“积极教育”的感召下,机械机电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姚某、颜某、吴某、赵某等人的成绩从一般学生中脱颖而出,持续进步。一年后,他们的成绩位居班级前列。他们在对口单招考试中,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高校。品尝到积极带来的幸福。

学会做事,既要做好自己的事,也要不失时机地为他人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为别人做事,不仅有利于积累自己的人缘,而且有利于展现自己的优良品质。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戴老师进行了现身说法:戴老师与其他老师共同申报某荣誉。戴老师和其他老师,工作都很认真,成绩也差不多,为什么戴老师赢了?戴老师私下认为,是因为戴老师在办公室,多做了一些利人的小事,多积累了一点利己的人缘。

戴老师讲该事例,并非为了自夸,主要为了让“积极教育”更贴近实际,更有可信度,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产生更大的教育力量。

类似的做人道理和事例讲多了,讲细了。学生们理解得深了,渐渐地落实为做事的行动:许多同学变得更礼貌、更谦让、更刻苦、更勤快……学生呈现的进步,增加了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课本蕴藏的积极做人道理千条万条,生活呈现的积极处世方法不计其数。教师将它们引入教学,教会学生求真,教会学生做人,就能把学生培养成幸福学生,把自己成就为幸福教师,把学校建设成幸福校园。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职校做人语文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做人要经得起“推敲”——担当不能靠“喊”
我的职校我的梦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从零开始做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