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学设计
2017-05-17徐周栋
文/徐周栋
《变色龙》教学设计
文/徐周栋
1 教材分析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是上海市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外国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的精彩毋庸置疑。文章借助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街头场面,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警察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对虚伪的沙皇警察制度予以了无情的揭露,同时也对逆来顺受、愚昧、软弱的小市民们加以批判。
在故事中,奥楚蔑洛夫警官对小狗的称呼有六次变化,对案件的判决有五次变更,大衣穿脱了四次,三次提及法律,有着凶恶与谄媚的两幅不同面孔,唯一不变的是作为统治者走狗的卑劣内心。
文章对配角的刻画也极为精彩。不论是金银匠赫留金的圆滑世故、贪财庸俗还是周围人的麻木不仁、是非不分,都被刻画的淋漓尽致。甚至是那个仅有两三句台词的厨师,仅仅是“瞎说”那两个字,就把他因为有靠山而高人一等的模样鲜明的刻画了出来。
主角也好,配角也好,所有的人物都是时代的缩影。契诃夫就是借着刻画这些人物的群像,将那个腐朽没落的时代活生生的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在具体的写法上,契诃夫极其擅长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一句不起眼的对话就把人物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如赫留金的那句:“他的法律”以及“我的兄弟在做宪兵”既写出了沙俄法律的虚伪和可笑,也刻画出了赫留金的圆滑世故。
此外,文章首尾的两段社会环境描写也是耐人寻味的。寥寥几笔就将沙俄社会的死气沉沉的腐朽味道全写了出来。
2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了解文章大意,对于读懂基本情节不存在困难,也能模糊的感知主角奥楚蔑洛夫的人物形象。但对于人物性格的全面把握以及性格背后隐含的深刻社会意义还需教师引导。
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秉承青浦语文“以学定教”的理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梳理情节,圈画并朗读奥楚蔑洛夫对小狗的六种不同称呼,感受作者对披着法律外衣,行媚上欺下之实者的讽刺之情。(2)研读文本细节,思考作者试图传递的信息,感知作者描绘了一个对丑恶制度已麻木、顺从的社会状态。其中,感受奥楚蔑洛夫警官的媚上欺下,感知作者笔下腐朽黑暗的俄国社会,是教学的重点。研读文本细节,思考作者试图传递的信息,感知作者所描绘的俄国社会状态,是教学的难点。
4 教学过程
4.1 梳理情节,导入课文
师: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是一种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自身颜色的神奇动物,那么文中的变色龙是谁呢?你的理由、依据是什么?
预设:奥楚蔑洛夫;因为他根据狗主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在案件审理中的态度。
4.2 圈画朗读,感知人物
师:奥楚蔑洛夫“变”的具体表现之一是他对小狗的称呼在反复改变,请在文中找到并圈画相关语句。请几位同学上台朗读这些称谓,注意表情和语气的变化。
预设:
第8段 称谓:疯狗
表情语气:庄严的、打着官腔
第10段 称谓:那么小
表情语气:温柔、谄媚
第17段 称谓:下贱胚子
表情语气:粗鲁、凶恶
第20段 称谓:名贵的狗
表情语气:带着讨好
第23段 称谓:野狗
表情语气:凶狠
第27段 称谓:好一条小狗
表情语气:含笑的温情
师:从刚才的朗读中,同学们感受到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反复无常、欺下媚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等。
4.3 研读细节,深究主旨
师: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批判奥楚蔑洛夫这个个体吗?要读懂文章的奥妙,需要从细节中去发现。圈划第2节中“这年月”,将这句话跟警官的形象联系起来读一读。
预设:并不仅仅是为了批判或者讥讽奥楚蔑洛夫。
预设:这年月,警官 欺下媚上、趋炎附势。(板书)
师:找到文中出现的其他人物,依据文章中的相关细节,说说这年月其它人又是怎样的。
预设:
将军(哥哥)
权势熏天、威风无比
厨子(将军家的)
高人一等
这年月, 警官
欺下媚上、趋炎附势
巡警
助纣为虐、没有思想
金银匠
圆滑世故、贪财粗鄙
一群人
麻木不仁、是非不分
师:这年月的人物一个个都是如此的荒唐,从文中看,导致这一切怪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预设:法律没有深入人心,对权力的崇拜深入骨髓;从执法者到普通人都不相信法律而只相信权利;每个人对权力左右着法律已麻木,甚至还会依照这样的方法去行事。
5 小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奥楚蔑洛夫警官为什么被称为变色龙,也关注了主人公外其他人物的表现。通过对具体细节的探究,我们还感受到作者在讽刺媚上欺下的警官之余,更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麻木不仁、腐朽灰暗的俄国社会。
6 作业布置
请仔细阅读我的叔叔于勒,注意细节,努力读懂故事的深层含义。
(作者单位:青浦实验中学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