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制度国际趋同战略
2017-05-17张雅婷
【摘要】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作为规范会计工作的会计制度,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际趋同的变革进程。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必要性及我国会计制度在国际化变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我国会计制度国际趋同战略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会计制度 国际趋同
一、我国会计制度国际趋同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间会计制度的协调面临巨大挑战。一般而言,会计制度与国家或地区特有的文化环境、政治经济体制、法制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带一路”战略横跨三大洲65个国家、涉及丰富多样的官方语言和各有特色的会计制度。这就给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带来了障碍。同时,我国会计制度虽经历了数次变革,逐步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但仍与国际惯例存在一定差异。面对多方会计制度差异甚至是有可能涉及的利益冲突,降低因各国会计制度的不同对财务信息可比性和公开性的不利影响,实现会计语言的共通是一项十分艰难但必须完成的任务。会计制度协调是沿线国家会计信息相通和企业间经贸交流的基础。因而,我国有必要推进会计制度的国际化。
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逐步推进,我国的对外投资与国际贸易活动愈加频繁和复杂,这对我国跨国公司及涉外企业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企业需要在一套完善的国际化的会计制度下进行国际经营活动,这有利于中国跨国公司及涉外企业对海外业务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也有利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会计与财务制度对中国企业进行监管。
二、我国会计制度在国际趋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存在一定差异
目前,一些以美国为代表会计理论与实务相对先进的国家,在由有关民间组织制定并颁布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允许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时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自行制定公司内部核算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与之相比,我国目前离企业独立制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还相距甚远。另一方面,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存在着一定差异。首先,相较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我国的会计准则条文比较简略,并且国际会计准则的层次性强,准则下还有准则的解释、技术公告、运用指南等。其次,我国会计准则尚且缺乏概念框架作为基础。另外,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有关内容的调研范围局限,缺乏透明度,没有做到广泛征求学术界与实务界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二)我国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长期并存,存在一定不匹配现象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规范形式,究其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所规范的对象及侧重点有所差异。会计准则偏向于按经济事项规范会计决策的过程,侧重于确认和计量;而会计制度则偏向于按照一个企业规范会计核算的流程与结果,侧重于记录和报告。會计准则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通用的会计规范形式,而会计制度产生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在我国会计实务界拥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短时间内很难取消。这便和我国会计实现与国际趋同的要求有所冲突,我国会计规范很难做到与国际会计惯例顺利衔接。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间会计制度的协调面临巨大挑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俄语、希腊语、尼泊尔语、波兰语、菲律宾语等50多种官方语言。同时,65个沿线国家中只有43个经济体已经完全采用或者采用趋同的国际会计准则,这就给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沟通造成困难。要想使中国的跨国公司及涉外企业无障碍的融入当地的市场,更好地与当地政府与企业进行经贸交流,必须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及地区的会计制度的相互包容与协调。
三、推进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的相关建议
第一,以国际会计惯例为依据,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法制等实际情况,完善我国会计制度,实现我国会计制度同国际会计惯例的有效衔接。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既要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又要参考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进行会计核算。需要强调的是,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活动中同时参考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并不矛盾。实际会计核算中,如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内容不完全一致或内容不完善时,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以及有关国家会计准则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处理有关会计事项。当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贸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之间还会因国家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出现新的冲突,在处理冲突矛盾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为复杂的国际投资贸易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长期并存的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的规范对象和侧重点在《会计法》中进行明确规范。考虑到会计制度易于学习和操作的特征,可以继续保持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效力平行的会计规范格局,彼此相互协调互补。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内容虽各有侧重,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相互交叉的部分。因此,《会计法》在我国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起到了统驭作用。《会计法》在对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进行具体规范时,应当明确二者出现矛盾时的处理办法。同时,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具体规范也要进行反复推敲,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明显的冲突。
对于我国会计规范国际化的改革可以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也就是目前我国可以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允许会计从业者继续参照会计制度夯实会计操作基础,逐步实现过渡;第二阶段,根据目前国际上会计学术界与实务界发展相对成熟的国家(如美国)的情况来看,会计准则对于处理愈来愈复杂的经济事项更显优势。届时,有关规范制定机构应在考虑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前提下,合理选取会计规范形式,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有效衔接。
第三,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准则研究,促进各国间会计准则的协调与包容,便于不同国家不同企业间会计信息相互参考、相互比较。同时,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多为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距离较近,气候、地貌、人文等也有共通之处,彼此的会计制度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一方面,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可以通过与沿线各国会计界专业人士交流与学习得到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相差甚远的国家,我国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各种经验与做法,也能为这些国家提供一定参考,同时也能够提升我国在国际会计界的话语权。另外,建议中国会计学会能够牵头,组织国际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与会计实务界优秀的从业人员,整合各国资源,建立一带一路会计制度研究机构,对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的规范性与协调性进行深入研究,争取能够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J].会计研究,2001(1).
[2]张方星.浅谈“一带一路”战略中如何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J].工程经济,2015(5).
[3]陈 曦.浅述我国会计制度国际化发展趋势[J].辽宁经济,2014(12).
作者简介:张雅婷(1992-),女,汉族,山西财经大学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