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探究
2017-05-17吴传德
吴传德
摘要:近几年,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规模呈爆发式增长,与此相应,国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很多中职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招生形势也持续火爆。如何保证这些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广大中职学校的一个重要命题。《网店装修》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一个核心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对该课程进行重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其中前3个过程对《网店装修》课程设置的来源进行了阐述,最后一个过程,对该课程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说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旨在创新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工作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 工作过程系统化 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 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中,传统的基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构建方法曾经在国内居于主导地位,它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结构系统的构建,主要以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以及理论的历史發展为主要构成要素,以知识储备为主要学习目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构建方法应运而生。它以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为构成要素,强调的是工作过程结构系统的构建,以知识应用为主要学习目标。本文使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方法,以《网店装修》课程为例,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过程进行阐述。
过程一:工作任务分析(筛选典型工作)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因此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职业教育不应只面对现在,也应该面对未来,需要以3分之2针对当前社会经济现状,3分之1着眼未来发展为原则,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这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础。
我们通过采用社会调研的方式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规划学生就业岗位(群),并通过开展行业专家、企业骨干访谈会,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相应的“电商职业”,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重构。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归纳出的“电商职业”有:电商运营、电商美工、电商客服、网络营销员、网站建设与维护专员。这些电商工作岗位是通过各种手段分析得到的,非常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他们涵盖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与专业比较对口的岗位。对这些岗位的分析,能够让学校更明白学生毕业之后能做什么,要去做什么,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电子商务毕业生,从而在学校教学中,才能够做到目标明确,更有针对性。该专业的教学过程,所有教学环节,都应该是围绕这些工作岗位能力的培养去进行的。
由于《网店装修》课程对应电商美工岗位,因此我们只对电商美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得出该岗位的下列几个工作任务:
1.产品拍摄;
2.产品图片处理;
3.店铺及网站界面设计;
4.广告图片、横幅及动画广告制作;
5.标志设计;
6.商品详情页设计;
7.网页设计与制作;
8.网店装修代码编写及调试。
这些工作任务是一名电商美工在工作中经常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是企业对一名电商美工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检验一名电商美工从业人员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以掌握以上工作技能为目标,学校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以上工作技能为主要职责,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过程二:行动领域归纳(整合典型工作)
典型工作任务是该岗位中的从业人员需要经常完成的工作任务,他们虽然具有典型性,但是集成度不高,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整理。本过程主要根据任务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工作领域。综合工作领域更具普遍性,集成度高,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也更具有代表性。根据电商美工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我们可以归纳出6个行动领域。分别是:商品拍摄、商品图片处理、广告设计、页面设计及制作、商品描述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些行动领域构成了一名合格的电商美工从业者必须具备的技能,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构架的课程体系,基本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过程三:学习领域转换(构建课程体系)
完成行动领域归纳之后,就需要将行动领域转换成学习领域,本过程需要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将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每一个行动领域都需要在相应的课程中得到体现,不能遗漏。一个或者多个行动领域可以对应一门课程,这是工作过程转换为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电商美工岗位进行行动领域归纳的基础上,我们设置了《商品摄影》《网店装修》《网页设计与制作》这3门课程与之相对应,涵盖了6个行动领域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其中《网店装修》课程分别对应的是商品图片处理、广告设计、页面设计及制作、商品描述设计这4个行动领域,是电商美工岗位从业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以上3个过程,从电子商务专业这个整体出发,逐步演绎了《网店装修》这门课程的由来,这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能够让专业的课程设置,更符合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过程四:学习情境设计(设计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转换之后的成果即我们通常所说课程,课程设置好之后,如何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一环节中,课程教学需要符合实际工作过程,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方法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我们需要借助的是学习情境。本过程主要根据职业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为主题学习单元,也就是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学习情境的职业性。学习情境应该能够体现该工作岗位的职业特征,是工作情境的一个缩影,学生通过该学习情境的学习,能够提前学习到相应岗位的工作技能。
2.学习情境的可操作性。在综合考虑学校师资、设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情境的设置,在难度上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进行不断的调整,让学生进行不断练习,掌握职业技能。
3.学习情境的针对性。学习情境的设计应该根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其中学习目标不仅仅包括技能目标,还应该包含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4.学习情境的开放性。在设计学习情境的时候,不应局限于当前社会经济的要求,还应该着眼与未来,设计开放性的教学情境,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电商人才。
同时,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情境设计还应该遵守比较学习三原则,比较学习三原则由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江大源提出,值得借鉴,主要内容为:必须比较3个以上;必须比较同一范畴;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比较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核心技能进行反复训练,从中学习工作技能。
综合以上因素,在《网店装修》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过程中,我们设计了3个学习情境用于教学。分别是旺铺基础版装修、旺铺专业版装修、旺铺天猫版装修。这3个学习情境的难度、过程复杂度和综合度由低到高,层层递进。涵盖了网店装修的主要工作过程,即需求分析、商品图片处理、效果图设计、切片、代码编写、测试及发布。3个学习情境对步骤进行了重复,然后内容却各有差异,比较符合比较学习三原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总体应采用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分别是: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每一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均遵守以上6个步骤,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究学习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具体过程见下图。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可以根据企业要求,设置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证课程,供学生在校期间进行考证训练。针对电商美工岗位,可以设置《图形图像处理员》《平面设计员》《广告设计师》等证书供学生考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職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综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以知识的应用为核心,以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能够弥补传统学科体系课程的不足。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要,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十分有利,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