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
2017-05-17
愿我们都能努力做个幸福的好“匠人”,有热爱的事可做,有宁静的心可守,在通往成就自我的路上,越走越好。
不知从何时起,微博、微信朋友圈关于“匠人”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故事中出现的主人公们有手工艺匠,有设计师,有画家,也有美食家,在他们的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的嘈杂浮躁,他们都坚守着心灵的那片净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同样作为一个美的创造者,看着那些匠人们的卓越成就,每每心生羡慕之意,同时,也会渐渐地开始反思。“工匠”精神其实在中国自古就有,那么当下为何又开始这般推崇?我想,是因为我们在渐渐缺失。因为缺失,所以愈加神往。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曾强调“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入选2016年十大流行语。那么,所谓的“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呢?
日本秋山利辉《匠人精神》的书中,他通过对学徒们的言传身教,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世界顶级木匠应该具备的高超技艺、职业操守和民族情怀等。在那个简陋的工坊,只有着乏味的作息、严厉的师徒制,苦行僧似的匠人培养修行,消磨的是工匠传承人对浮世的贪恋、名利场的诱惑、时间的规制和压抑。这也让我想起《孟子》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千古名句。始终守得内心的那片净土,不忘初心,坚持用一辈子的时間就去做好一件事情的专注,将“工匠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书中秋山先生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会做事”,而是“会好好做事”的人。
那么如何“好好做事”,做自己人生的“匠人”呢?
首先应该是坚持、专注。如今的大千世界诱惑万千,精彩繁杂,“匠人”对自己做的事情,都有着高度的坚守,他们的内心能够始终保持宁静,而这宁静来源于对自己所做事情的热爱和专注。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专注,就能忽略外界的纷扰,把精力和智慧都用到要做的事情上。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因为专注和热爱,所以能够竭其心智、穷其工力;因为专注和热爱,所以能够心甘情愿,不计得失;因为热爱,所以能够激发无限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是谦恭、自省。但凡是成就卓越的“匠人”,对做的事情并不吹嘘,实事求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同样的手艺,即便一技傍身,炉火纯青,依然求知若渴,淡泊名利,并能不断地超越自我,与时俱进。学无止境,厚德载物。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处处离不开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匠人精神”中的匠人须知30条,给出了“工匠”们如何修行的启示。育人者,先育其德,后传其技;用95%的时间去培养人格,用5%的时间学习技能。
最后是敬畏、入魂。“匠人”在工作时,会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作品之中,他们认为自己的每件作品都应该是被赋予“生命力”的,是有“灵魂”的,是应该被充分尊重的。他们在这条通往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能找到价值感和存在感。
持之以恒,始终如一,谦虚自省,真正沉下心来历练和修行,探究每一个模棱两可,把握每一个细枝末节,追求一生的造就。那么我想,“好好做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愿我们都能努力做个幸福的好“匠人”,有热爱的事可做,有宁静的心可守,在通往成就自我的路上,越走越好。
致所有美好事物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