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荧屏清流”成为文化时尚
2017-05-17刘克梅
刘克梅
近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持续走红,给荧屏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一批无明星、不炒作的文化类节目成功避开了市场红海,异军突起,以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分析道,当下就应该多一些诸如此类的“荧屏清流”。
清正的思想本位。影视作品、娱乐类综艺节目等是艺术消费品,更是精神产品,它需要创造文化利润,更要完成对社会公德、价值发展、道德发展的引领与疏导。所以,我们追求经济指标,更要将精神指标、道德指标,放置到影视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新颖的模式、时尚的互动,完成庄严、认真、慎重的精神传播。就像《中国诗词大会》中清纯的引领一样,直达传统文化内核,让更多人爱上诗歌,爱上传统文化。
清新的艺术格调。艺术格调就是一部作品所释放出来的精神品味、精神格调。语言典雅、形象高雅、内容健康、立意高尚的影视作品,能带来求真尚美的精神动力。如果因为利润需要坠入娱乐化、庸俗化、拜金主义怪圈中,以丑为美,拿无聊当有趣,甚至用一些低俗、恶俗和粗糙的画面和语言,吸引眼球,制造“畸形的利潤”,则会将艺术品位、艺术风气引向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这样的艺术品已经不是什么艺术品了,而成为了“精神毒品”。只要编导们将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向清新格调的追求中,我们就能走出庸俗,走向雅致;走出“点击率崇拜”,让艺术作品和社会公众一同进步。
创新的艺术探索。近年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尤其是真人秀有太多的崇洋媚外心态。《新民晚报》报道说,全世界积累了30年的“洋模式”竟被我们短短数年就买光了。一味仰人鼻息,节目“火”了吗?仍然没有。不但没有“火”,反而在同质化误区中越陷越深,失去了原创能力和文化自信力。而《中国诗词大会》之类的节目,不盲从,不追风,崇尚原创,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善于对娱乐节目进行创新性挖掘、创造性转化,切中了社会公众的文化脉搏,造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新品,自然会有“火爆效应”。这种独立自信、崇尚实干、开拓创新的艺术追求,更有艺术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