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及培养的研究
2017-05-17
摘 要: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设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随着职业教育的普及,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是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展现出新时期大学生积极向上、勤学奋进的风貌。但还是有部分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主要表现为自私冷漠,不懂感恩;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价值取向扭曲,言行不一致。因此,筆者认为,要从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感恩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培养
一、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表现
1.自私冷漠,不懂感恩
家庭是每一个高职学生生活最多的地方,因此,每一个高职学生从小就要培养家庭责任感。部分高职学生自私冷漠,存在“爸妈挣钱就是给我花的”的思想,把父母的养育归于理所应当,缺乏感恩心态。在家里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家人,只享受权利,不尽丝毫义务。这部分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懂感恩,出现较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缺乏奉献精神,不懂得回报社会,对国家、社会乃至我们生存的环境没有责任感。
2.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部分高职学生缺乏人生理想与目标,认为“大学就是混日子”,加之高中阶段被老师忽视,高考分数较低,进入高职学院之后自暴自弃,对自己的前途不负责。甚至有学生通宵上网打游戏,抽烟酗酒,寻衅滋事,置自己的身体健康于不顾,更有学生内心迷茫,自尊心极强,受到一丁点委屈之后就容易做出不珍惜生命的举动。因此这类高职学生大多不能清晰认识自身责任。
3.价值取向扭曲,言行不一致
在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从社会价值向个人价值倾斜,更看重物质利益和个人发展,而对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相对弱化,考虑更多的是个人利益的满足。有些高职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而且大部分学生已意识到自身较缺乏社会责任感。但是,在具体履行责任行为时,这些大学生却表现出明显的言行不一。可见,高职学生虽然普遍认为社会责任感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在涉及个人利益时,部分高职学生的表现却与其认知不一致,责任感较为淡薄。
二、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
1.自身因素的影响
当前的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本身就具有优越感。如生活条件优越,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有些学生过分关注自我,与以前的高职学生相比,他们意志力更加脆弱, 克服困难的能力较差;他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父母和同学,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低。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 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他人、为社会做什么;与人交往中发生冲突时,只是一味从别人身上找缺点,而忽视自我反思,权利意识强,义务感、责任感弱。
2.学校和家庭的影响
当前高职学生均是“90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90后”高职学生比“70后”和“80后”学生的家庭更加殷实,这类学生群体没有经历贫穷和饥饿,生活舒适安逸,也就更加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更会享受生活,更想追求生活档次。此外,“90后”高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过分关爱,也容易使有些学生更加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一味索取与享受。
另外,我国高中教育大部分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注重传授知识,提高升学率,因此就会忽视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这类学生高考之后进入高职学校时,他们的人格、道德发展常处于自发状态中,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一些高职学生责任感缺失是因为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社会风气尤其是官员的腐败行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现象普遍存在,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不同,会从客观上影响高职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极有可能出现社会偏差。特别是受到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很多非常优秀的高职学生因为没有关系而找不到理想工作,这种反差会使一部分高职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甚至有可能会对社会失望,从而做出一些不负责任甚至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三、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
1.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此,高职学院必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使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观念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最好的途径就是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教师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塑造优良、完善的人格,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以及培养相应社会责任,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激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加强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种品德,如果人与人之间都存在感恩的心,那么就会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反之则会造成人际关系恶劣。部分高职学生缺失责任感的原因之一是缺乏感恩教育,也未参与感恩实践活动。“模拟家庭”“模拟怀孕”等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高职学生明白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照顾并不是理所应当的,自己要更好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自身应当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社会和国家。
3.营造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努力,而且也需要全社会关注。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加强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各部门、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使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黎东.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与对策[J].中州学刊,2007(5).
[2]程芳芳.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认识与思考[J].黑河学刊,2006(4).
[3]覃晶晶.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文教资料,2007(23).
[4]史 慧.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 23(7).
[5]陈淑睿.高职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新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