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精神的基本内容概述
2017-05-17刘家贺
刘家贺
【摘 要】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给我们留下的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主要包括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忠贞报国的精神,英勇顽强、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植群众、生死与共、团结一致的精神等基本内容。
【关键词】抗联精神;基本内容;概述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12-02
抗联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展示的崇高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精神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抗联精神的内容丰富,亟待我们挖掘研究,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其基本内容。
一、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忠贞报国的精神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只有坚守理想信念,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的解放而奋斗。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们在同日本侵略者斗争中,对抗战必胜充满了信心,始终相信中国不会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他们以对党和人民、对中华民族和祖国的深情热爱,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中华民族的独立而顽强拼搏、甘洒热血,表现出崇高的精神境界。
最早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抗日前线。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连续发表了一系列宣言、决议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和国民政府不抵抗行为,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抗日号召。500余名党团员响应党的号召,[1](P.88)从祖国各地奔赴抗日前线,成为最早投身到抗日战场的志士。比如,杨靖宇来自于河南,周保中来自云南,魏拯民来自山西,冯仲云来自江苏,赵一曼来自四川,等等。他们抱定抗战必胜的信念,千里迢迢来到东北林海雪原,战斗在抗战前线,充分表现出共产党员听从党的召唤,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而义无反顾奔赴抗日前线的高尚品德。
忠贞不贰的意志不动摇。抗联英雄不仅要面对数十倍于我的强敌,而且还要战胜严寒、缺衣少食等艰苦环境的巨大考验。杨靖宇将军的话代表了抗联英雄的心声:“一个忠贞的共产党员,民族革命战士,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日寇威胁和利诱的手段,只可以玩弄那些民族的败类。”抗联英雄之所以能够面对艰苦的斗争环境、生与死的考验毫不退缩,就在于支撑他们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理想信念。
孤悬敌后不忘使命。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东北边疆,对外交通极为不便,再加上日伪军的封锁绞杀,对外联系几近断绝。抗联英雄即使在与党中央断绝联系的情况下,靠着坚定信念支撑,孤军奋战在林海雪原,坚持斗争不动摇。1940年,魏拯民将军在一份报告中谈到与中共中央断绝联系的痛楚时说写道:“我们有如在大海中失去舵手的小舟,有如双目失明的孩提,东碰西碰,不知所从……”就是在这样情况下,抗联英雄以对党的无限忠诚,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坚守共产党员的信念,不忘初心坚持抗日,体现了共产党员坚强的黨性修养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甘愿为理想信念而献身。为了革命理想信念,为了驱逐日寇,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抗联英雄甘愿奉献热血和生命。赵尚志将军在诗中写道:“献身为抗日救国真荣耀,抵挡那倭寇匪徒的残暴,纵然阵亡了无数的英豪,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携手一致革命者才是知友,用大家精诚的鲜血将旗染好,庆凯歌看红旗到处飘飘,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充分展示了抗联英雄们不畏强暴,坚守心中的信念,甘洒热血的高尚品德。
二、英勇顽强、宁死不屈、不怕牺牲的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抗联英雄们面对强悍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尊严英勇斗争、不怕流血牺牲,充分表现了抗日英雄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彰显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敌军以数十倍于我的优势,发动一次又一次的大规模“讨伐”“围剿”,其中,大规模的行动有1936年夏至1937年春的“东边道独立大讨伐”,1937年夏至1939年春对三江地区的大讨伐,1939年10月至1941年3月对东北抗联第一路军进行的联合大讨伐,1940年初至1941年秋对东北抗联第三路军进行的大讨伐等,同时还不断地轮番“扫荡”、不间断的搜索、各种封锁和剿杀。抗联英雄没有被凶悍的强敌所吓倒,而是勇敢地去面对,以灵活机动的游击战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出抗联英雄大无畏的革命气概。
顽强同敌人血战。东北抗日联军运用伏击、奇袭等游击战术,攻占敌军据点、车站,袭击列车、采伐点等,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游击战,取得了著名的小汪清保卫战、摩天岭大捷、冰趟子大捷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给日军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14年间抗联毙伤日军达22.4万人,[2](P.395)辉煌的战绩是抗联英雄不畏强暴,敢于同强敌英勇拼搏才取得的,充分展现了抗联英雄同敌人血战到底的革命英雄主义风采。
视死如归为国捐躯。在惨烈悲壮的斗争中,抗联英雄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牺牲,彰显了中华儿女舍生取义的英雄本色。杨靖宇拒敌高官厚禄诱降,只身拼死血战,直至壮烈殉国;赵尚志负伤被捕,宁死不降,惨遭杀害;陈翰章因伤被俘,怒斥敌人,壮烈牺牲;赵一曼面对酷刑,拒不投降,慷慨就义。此外,还有“八女投江”“十二烈士山”‘莲花泡四十二烈士”等许许多多的英雄事迹。抗战14年中,东北义勇军和东北抗联伤亡33万余人,[2](P.396)正是由于东北抗日联军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中华民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吃苦耐劳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抗联英雄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同疯狂剿杀的凶残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坚韧的革命意志。
身处困境决不退缩。抗联英雄经常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踏着没膝的积雪开展游击战。敌军除了发动轮番的“讨伐”“扫荡”,还采取修建“集团部落”、实行保甲连坐、修筑警备道路、制造无人区等手段,妄图隔绝了东北抗日联军与外界的联系,使东北抗联出现了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困难。艰苦卓绝的环境不能削弱抗联英雄的革命意志,阻碍抗联英雄的步伐,他们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勇于面对这些困难,毫不畏缩地接受艰苦环境的考验,坚持在林海雪原中与敌人开展游击战。
克服和战胜困难。没有粮食和装备,就从敌人手中夺取,为了生存、为了抗日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斗争。敌人来“讨伐”“扫荡”,抗联英雄就转入“密营”之中与敌人周旋。巧妙修筑于茫茫林海雪原之中的抗联密营,既是屯兵休整的兵营、储备军需给养的基地,也是開展游击战打击敌人的根据地。这里有医院、被服厂、修理厂等保障机构,也开荒种地,储备粮食,自给自足,粉碎敌人封锁的围困。一次又一次的出击、远征都是从这里出发,每一次凯旋也都在这里欢庆。他们驰骋在林海雪原之中,转战于乡村城镇之间,攻据点、炸军车,勇敢机智地打击敌人。抗联英雄以意志、智慧和勇气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克服艰难险阻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坚强的战胜困难意志。抗联英雄能够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面对艰苦环境的考验。他们甚至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渴了就抓把雪,饿了吃树皮、野菜、草根,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踏着没膝的积雪,在严寒中,没有鞋穿,就用破布、麻袋片把脚包起来踏雪行军,有的战士冻掉了手指和脚趾也不言疼。在冰天雪地里露天宿营,“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有的在雪地宿营被严寒夺去了生命。即使这样的艰苦环境,抗联英雄们从不言苦、从不怕难,以不畏艰险气魄、百折不挠的意志,甘受艰苦的考验,勇挑抗日救国的重任,英勇顽强地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四、根植群众、生死与共、团结一致的精神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只有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取得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东北抗日联军之所以能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坚持斗争,一个最根本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扎根东北老百姓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始终做到心系群众。抗联英雄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时刻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杨靖宇将军告诉大家:“没有根据地人民的支持,部队就像没有油的灯芯。我们决不能做没有油的灯芯,什么时候也不能脱离群众。”东北抗日联军入队誓约书第二条规定:“我必定要爱护同胞人民,决不敢倚仗势力,利用机会欺侮人民,或营私作弊。对于同胞妇女和劳苦兄弟,特别尊敬和保护他们。”杨靖宇曾经亲自为双山子村扒头子堡贫民隋大爷家修理门窗,抗联第一军野战医院也为当地老百姓送医送药,抗联会把缴获的物资其中的一部分分给当地群众。良好的军民关系即体现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宗旨,也使东北抗日联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开展抗日游击战创造了前提条件。
始终做到依靠群众。东北抗日联军向东北同胞发出“亲密联合,响应中日大战,暴动起来,打倒日本军国主义,推翻傀儡政府‘满洲国,为独立、自由、幸福之中国而奋斗。”“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的号召,通过演讲、通告、报刊等多种方式广泛地动员发动群众共同抗日。在与外界联系断绝、外无援军,也没有任何金钱和物资补充的情况下,东北抗日联军唯一的依靠就是人民群众。东北抗联依靠群众发展队伍、获取情报、补充给养,克服重重困难、保存自己、打击敌人。依靠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东北抗日坚持抗战的根本保证,是东北抗日联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始终得到群众的支援。在这场血与火的斗争中,人民群众不畏强暴以各种形式支援和帮助抗联,有的通过媒体介绍、宣传等方式声援抗联,有的直接参军参战投奔抗日联军队伍中,有的捐钱捐物、送衣送粮支援抗联,有的提供情报、暗中帮助抗联,有的照顾伤员、掩护抗联官兵,等等。许多群众为了抗联的安全而流血牺牲,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绝不向敌人透露一点抗联的信息。人民群众用自己的行为验证了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始终做到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共同抗日。东北抗日联军在发展进程中,按照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团结抗日义勇军、反日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力量,积极地联合作战,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东北抗日联军能够团结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鄂伦春部落头人把抗联当做亲人,为他们带路、提供军备物资和修养基地。东北抗日联军中有很多朝鲜族官兵和流亡到东北地区的朝鲜革命者,他们有的成为抗日联军的中坚力量,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社,2015.
[2]刘华庭.中国抗日战争史论纲[M].北京:军事科学出 版社,2005.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