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2017-05-17张威
张威
【摘 要】毛泽东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整体精神风貌。毛泽东精神是过去革命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毛泽东精神;现实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10-02
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指出,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由此,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精神。毛泽东精神“不仅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也是培育和弘扬当代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1](P.39)因此,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应大力弘扬毛泽东精神。
一、毛泽东精神是革命成功的强大精神力量
人活着就要有一点精神。个人的成长如此,一个政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更要有一点精神。中国共产党能在过去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有一种强大精神的强劲驱动,而这种精神就是毛泽东精神。
毛泽东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高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和建设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毛泽东精神并没有像毛泽东思想那样得到广泛而频繁地传播和使用,其原因在于:毛泽东思想是属于理论层面的,有得到共识的具体的理论体系和思想内容;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挥了直接而显著的指导作用;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成功……这些都极大增强了毛泽东思想的吸引力和人们对它的关注度。毛泽东精神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含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之中,属于更抽象层次的概念和范畴。它虽然具有丰富的内涵,但由于毛泽东精神的提法使用不多,学术界对这一范畴又长期忽视,这就使毛泽东精神似乎远离公众的视野。然而,毛泽东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熟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都是毛泽东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毋庸置疑,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毛泽东精神十分深刻地影响了其领导的伟大实践,过去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与毛泽东精神是分不开的。
二、毛泽东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
毛泽东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成果,既包含着中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精神因子,也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个性精神成分,是这些优秀精神的升华。其内涵十分丰富,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实事求是,坚持和捍卫真理的精神。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真理该如何坚持和捍卫呢?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解答了这项重大课题。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2](P.1095),创造性地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党内把共产国际决议、苏联经验神圣化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毛泽东写出《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同错误思想作斗争。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客观分析了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形势,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引兵井冈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并引导革命取得了成功。
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爱国为民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而展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创建了一支人民的武装。在土地革命中,广大农民翻身成为主人。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革命胜利后,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以一个主权国家的姿态重新站在世界的舞台。面对苏联提出的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的无理要求,毛泽东断然拒绝。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充分发扬了爱国为民的精神。
坚韧不拔,无所畏惧,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中国革命长期处在强敌险境中。然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被吓倒,通过发扬革命精神一次次战胜困难并取得成功。井冈山时期,面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写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预见了革命的光明前景,带领革命队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对敌斗争。在条件险恶的长征路上,红军翻雪山、过草地,长驱二万余里,创造了人间奇迹。当日本帝國主义欲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时,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要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要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要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面对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毛泽东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能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冲破禁锢,自主探索,创造性地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新道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促成了国共抗日统一战线,掀开了抗战的新局面。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了三大战役,开创了中国战争史的空前范例。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过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的阐述。历数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前进。
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申明,“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3](P.85-86)反“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中深刻地强调,党勇敢地揭发了错误并从错误中教育了自己,学习了怎样更好地领导革命战斗到彻底的胜利。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清除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对“大跃进”的错误,毛泽东告诫说:“这些教训都要牢牢记住,要经常向人们讲,永远不要忘记。”[4](P.40)
三、毛泽东精神的现实价值
毛泽东精神曾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今天,这种精神仍然是推动中国继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 “五大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仍面临着国际竞争、经济发展、腐败等各种困难。面对这些挑战,毛泽东精神无疑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实践勇气和精神力量,助力我们攻坚克难、不断前进。我们应努力向革命先辈学习,大力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精神。
要继承和发扬实事求是,坚持并捍卫真理的精神。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在新形势下,我们一方面要努力适应发展的新常态,客观地分析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决同一切错误的思想和现象作斗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断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爱国为民精神。我国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与过去已截然不同,但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爱国为民精神不能丢。爱国为民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革命、执政治国的根本,也是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动力源泉。党和国家所做的一切,说到底,就是要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就是要让广大人民更加富足安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大力发扬爱国为民精神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精神动力。
要继承和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中国共产党过去领导的革命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中国共产党能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能够及时纠正错误、战胜困难并不断前进。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错误、面临挑战。因此,我们仍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认真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纠正错误、化解难题,为成功实现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要继承和发扬坚韧不拔、无所畏惧、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和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精神。我们在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更不能停滞不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5]我们应保持革命时期那么一股劲儿,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和探索实践精神,不断开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宋检,杨安妮.论毛泽东精神与当代中国精神[J].党 的文献,2014,(4).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黨史教学参考资料(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4]逢先之.毛泽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思路和构 想[J].党的文献,2009,(6).
[5]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8-12-18.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