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的市值将被腰斩?

2017-05-17

商界评论 2017年5期
关键词:辉山英利恒大

3月24日,辉山乳业暴跌90.17%,60分钟市值蒸发322亿港元。同月,中国宏桥下跌8.3%紧急停牌,83分钟市值蒸发43亿元;齐星铁塔突然跳水,跌幅超过7%……

连环暴跌背后,是企业在低成本融资、盲目扩张的半途,突遇钱荒、资金链断裂的悲情故事。

自2010年以来,M2增速由24.69%下滑至9.14%。市场上货币增量减少,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加上扩张业务亟待“喂养”,资金链可能随时断裂。

正是如此,辉山乳业倒下,中国宏桥跌落……

辉山乳业

掏空募资

盲目扩张:辉山乳业三年投资全产业链约106.67亿元,远超其78亿元的募资额。此外,还涉足沼气、光伏能新能源业务,甚至曾挪用30亿元投资房地产。

新增业务乏力:房地产投资无法回收,新能源业务进展全无。财报显示,其主要收入依旧来自奶牛养殖、液态奶和奶粉。

债务压力:辉山乳业债权人公开确认的债务额超过39.2亿元。而2016年,其经营现金流仅3.06亿元。

中国宏桥

电力虚报

盲目扩张:中国宏桥除自建电力业务之外,为打通全产业链,还欲斥资100亿元控股ST鲁丰。

新增业务乏力:沽空机构表示,宏桥财务少报了117亿元自供电力成本,其电力业务无实际效益。

债务压力:2016年中报,公司因利息增加导致财务费用高达18.97亿元,同比增长了91.2%。未来2~5年,其合计本金偿还达到246.93亿元。

英利能源

拓产无望

盲目扩张:为做全产业链,英利曾以126亿元豪赌多晶硅。

新增业务乏力:多晶硅价格暴跌,2008- 2012年复合增长率达- 123.61%。旗下六九硅业因此连年亏损,英利也多次收到退市警告。

债务压力:2015年Q3,英利流动负债已达184亿元,货币资金仅余16.05亿元。为偿还债务,英利不得不挪用营运资金,以此陷入死循环。

乐视控股

生态拖累

盲目扩张:乐视生态已向内容、大屏、手机、体育、汽车、互联网及云、互联网金融、创新孵化等狂砸了不低于1000亿元。

新增业务乏力:乐视手机每卖出1部将亏损近100元;乐视汽车停工欠费前途不明;乐视体育仅为中超就亏损13亿元。

债务压力:乐视资金链“摇摇欲坠”。已公开确认的短期债务多达20~30亿元,急需孙宏斌的168亿元救火。

雨润食品

多元反噬

盲目扩张:雨润集团自2011年发展的黄金期开始,布局食品、地产、商业、物流、旅游、金融和建筑等。当年投資额暴增48亿港元,现金流为- 11亿港元。

新增业务乏力:以房地产业务上市公司中央商场为例,其近几年负债率超过90%,严重拖累食品主业。

债务压力:雨润2016半年报显示,其流动负债57.14亿港元,银行、其他贷款及融资租赁负债为72.7亿港元,其中66.73亿港元于12个月内到期。

恒大集团

举债扩张

盲目扩张:借着强大的资本,恒大由地产逐步发展金融、健康、旅游及体育等,投资金额远超1 000亿元。

新增业务乏力:多元化发展以来,恒大部分业务表现并不出彩。恒大体育连年亏损超过20亿元;恒大文化连续4年主业亏损约5亿元;恒大冰泉更是巨亏超过了43亿元。

债务压力:2016年中报,恒大81.79%的负债率远超房企负债率70%的警戒线。据粗略计算,恒大万亿资产中有8000亿元负债,每天需要偿还利息7 000万元。

新增业务未能反哺、融资压力逐渐上升、偿债能力无形中下滑……在资本红利中脱实向虚的企业,正在面临一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而股价断崖式下滑、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等震荡,又是否会接踵而至?

猜你喜欢

辉山英利恒大
恒大集团扶贫
恒大: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向万亿房企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