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变化不快
2017-05-17
我的一位朋友为了买电视,几乎跑遍了小区附近所有的家电门店。大家笑他,一个年轻人居然还不会网购,已经“OUT”了。他回答,可是这几家店就在小区对面,散散步就走到了,网上选好了,不也得到店里来看一看实际效果么?
大多数人以为线上购物已经成为主流,但实际上,仅以苏宁为例,2016年上半年苏宁线上自营收入256亿元,来自线下门店的收入则有421.7亿元,大量的消费依然发生在门店里。
如果还用“线上”或者“线下”的简单标准来衡量用户行为,才是真的“OUT”了。
过去几年,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企业摧枯拉朽般的冲击,其实是在重构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流动的方式。先打破,然后才能重构,通过减少各个节点之间的摩擦,加速流动来提高供应链效率。
但许多人过分高估了互联网的力量,它并不能将供应链中的摩擦完全消除。当我们感叹互联网倍数级的效率提升作用时,往往忽视了一点,传统产业之前的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互联网之水倾下时,形成了瀑布一般引人注目的景色。而在传统产业同样拥有足够高效率的欧美国家,并没有产生这样的景象。
企业与用户之间重重隔阂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层层无效周转带来的物流成本,加上从采购到回款的资金账期,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企业面对的摩擦。
对企业而言,“线上”或者“线下”只是表象,究竟什么样的方式更有利于降低这3种摩擦、提高效率才更重要。
对用户而言,同样如此。在购买决策的过程中,过去我们会不断地比较“下一家”门店的价格,现在我们依然会不断搜索“下一家”网站的产品,“也许下一家更便宜呢?”一直到这种行为的机会成本超过可能的收益。
用户在线上下单还是门店购买,可能真的与年龄、城市等因素没太大关系。获得商品的时间越短,或者流转过程中商品价值变得更高,对用户的吸引力才更大。
所以711的门店里总是挤满了年轻人,饿了么、美团外卖的主力用户也是他们;广场舞App糖豆5000萬个下载用户多是中老年人,超市里抢购打折商品也是他们。当隔壁大爷手机里也装上摩拜单车的App时,不要再用“跨界竞争”“降维打击”来解释自行车租赁门店的倒闭,复杂的名词反而扰乱了我们的视线——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效率太低。
效率低下,这才是许多传统企业被用户抛弃的关键,过去、将来都如此。不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而是因为它们一直都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