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素民族声乐教学艺术探析(下)
2017-05-17
独到的歌唱理念
1.强调咬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王品素先生十分强调咬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中国歌曲追求的审美核心是“韵味”,即字的韵味、声的韵味、形的韵味,在声音与语言出现矛盾时,往往把声音让位于“字”。⑨也就是说,发音、吐字对歌唱中声音、气息和歌曲韵味的影响是很大的。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有记载:“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见,早在明代就已经把“字清”列为“第一绝”,其对于歌曲演唱是首要问题,“字”即歌唱中语言的咬字。
王先生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和吐字方法,以及语言在歌唱中的运用规律,她深入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风格,在保持传统民族唱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训练体系,使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得以丰富和提高。⑩她说,关于咬字问题要做到“口中无字”,声音要像抛物线一样出来。王先生曾经研究中国传统戏曲中咬字、用气、唱情、行腔、唱韵和用嗓等方面的一些规律,她认为这些与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一些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们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应该学习和借鉴戏曲演唱中相关要素。⑪然而,戏曲演唱的行腔走韵,除了气息的巧妙运用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咬字归韵。《乐府传声》中记载:“……其声可为而有定。其形何等,则其声亦从而变矣。欲改其声,先改其形,形改而声无弗改也。惟人之声亦然。”这里所说的“形”就是咬字,也恰好证明我国的音乐教学观念所认为的语言咬字与发声方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自古就有的。
王先生的女儿屈晓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说过,王先生相当注意对方言的学习,尤其是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习惯,如唇齿音、韵音。吐字发音应该是给我们唱歌带来帮助而非造成阻碍的。她回忆道:“母亲在教藏族学生才旦卓玛时,俨然成了一个藏语迷,找了很多藏语和藏戏的资料,那个时候没有现在那么方便的录音机等,她就用一个很大的手摇式留声机播放那些西藏的民歌资料,从里面找出片段作为练声曲。”
对于少数民族歌手而言,在进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的初期就让他们放弃已经习惯的当地民歌演唱模式,而改唱“mi-mi-ma-ma”的练习,他们根本不适应,也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唱歌,这是非常折磨人的。采访中,才旦卓玛老师告诉我,当时王先生选择了藏族古典音乐囊玛《阿妈列洪》里的两句给她练声,这两个乐句的进行方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这样方便把嗓子“拉”开,声音也会比较顺畅,比唱“mi”和“ma”的效果好很多。才旦卓玛老师也表示在选用了藏族歌曲选段练声之后,她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常留柱教授也提到过王先生在教才旦卓玛时采用的一段练声曲“月亮升起来了”和“太阳出来了”,藏语即“达娃夏拉琼”和“尼玛夏琼”(见下谱例)。
这条练声曲可以练习到“i”母音到“a”母音的延展变化,也就是通过窄母音引导演唱者的气息和嗓音的正确状态。才旦卓玛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音量非常大,但是没有科学的方法作为基础,很容易用大本嗓喊叫,唱不久嗓子就会哑。当时她的音域大约是e1—f2,听起来似乎很高,但是实际上并不高。当时,许多教师认为才旦卓玛的嗓子不错,音色好,但音域不宽,气息较浅且容易上浮,喉头紧张等,为此,王先生专门设计了一系列的练习以解决上述问题。先生针对她气息比较僵、不够沉,声音略显笨重、喉头稍紧张等问题而设计了快速音阶练习(见下谱例)、顿音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才旦卓玛的气息贯通了,喉头也较松弛了,并运用自如了。
我对于王品素先生提倡并高度关注的歌唱中咬字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在采访常留柱老师以及王先生的女儿屈晓丹时,他们也多次提到王先生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发音吐字,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我国传统戏曲的十三辙咬字、收声、归韵的规律,⑫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族声乐练声曲并和黄白⑬、郑兴丽⑭合作编著了《十三辙声乐练习曲》。
2.强调练声与演唱之间结合的重要性
王品素先生在对才旦卓玛等学生进行教学时,是从他们熟悉的语言的练声曲入手,并引导他们逐渐进入歌唱状态的。但是,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练声和唱歌很多时候是脱节的,而且练声曲多数仅限于“a、i、e、o、u”五个元音,一些歌曲中元音与辅音之间的过渡、速度的变化、作品的强弱对比、情感的融入,以及连音、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等都是很难练习到的。
鞠秀芳教授告诉我,她们那个时候练声会用到《孔空练声曲》和《阿勃特声乐练习曲》中的一些片段,对于一些歌曲中的跳音、花腔的处理是非常有帮助的。常留柱教授也说,他现在会用歌曲《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里的乐句作为学生的练声曲,既练到了声音,也加强了咬字时元音与辅音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还可以注入情感,一举多得。我想这也是对王品素先生在声乐教学理念很好的传承。
“十三辙”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汉语是汉藏语系的汉语语族,字由字头(声母+介母)、字腹、字尾构成,在声调上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形成抑扬顿挫之美感。意大利语是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是多音节语,无声调,只有重音和语调,没有鼻元音,有弹舌音。最能发挥嗓音特色的只有五个元音(a、i、e、o、u),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都比汉语相对简单。如果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紧紧围绕这五个元音进行咬字吐字的训练,对于初学者确实较好,但随着民族曲目的积累,光凭这五个元音,已远远达不到训练的目的。”⑮就像要参加一百公斤举重比赛的人,如果每天只是随便练练杠铃是没有用的,训练量远远不够。“十三辙练声曲”中的字音和字韵练习不是五个元音就能替代的。“十三辙”分为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油求、言前、人晨、江阳、中东等。“十三辙”的这种分类有助于认识汉字发音过程中的规律性,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韵部宽,是曲艺界、戏曲界常用的押韵工具。⑯
王先生曾说,中国的民族唱法很讲究吐字,有“字领腔行”“腔随字走”“字正腔圆”“字清腔纯”等特点。女高音歌唱家李素华老师曾提到王先生给她的练声曲,让她至今仍很受用。王先生给学生的练声曲,除了世界通用的五个元音外,更多的是根据学生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而设计的练声曲。下面这条练声曲是她至今还在使用的。
李素华老师说:“这个练习要解决的是我个人较欠缺的‘an’(前鼻韵)和‘eng’(后鼻韵)的发音问题,还有,就是为了体会由‘a’母音过渡到带‘n’的鼻音时的感觉。‘南’字因为是前鼻韵音,所以强调‘a’到‘n’归韵,但‘京’字(‘ing’)是后鼻韵音;‘北’字(‘ei’)也是前鼻韵音,‘京’字又是后鼻韵音;‘哪’字是纯‘a’,而我当时的‘a’音发得不纯,很费劲!”正是通过这样的练习,很好地训练了“a”到“n”时的归韵处理以及前鼻韵音过渡到后鼻韵音时腔体和嗓子机能的协调能力。其中,“a”是十三辙中的发花辙,“an”是言前辙。言前(an)、人晨(en) 、江阳辙 (ang、eng)这类鼻韵母的字对某些有口音的学生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西南一带的学生由于受语言习惯影响不会归韵,训练中要求把上腭抬高点,鼻咽腔松开些,收字尾时舌后退抵上腭,轻收入鼻腔结束这个字,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⑰
关于发音咬字问题,王品素先生在《顺气顺字顺嗓子》一文中细致地讲述了“顺字”在歌曲演唱时的重要性。她认为“顺字”就是不要倒字。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我们中国字在声调上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在出字、收声和归韵的过程中,演唱者常常会把本来平声的字唱成阳声,或把上声的字唱成平声,这样就是没有“顺字”,亦会影响到归韵,甚至影响到歌曲的风格。
根据王先生的这个观点,我研究了一下曾经演唱过的山东民歌《绣荷包》。第一句“姐儿房中啊,绣呀就”的第一个“姐”字是乜斜辙的上声(即我们常说的第三声),我过去常常会唱成“阴平”(即第一声)。一首歌的开头第一句是很重要的,往往发音咬字就凸显了一首歌的味道,而很多歌曲中一个字的念腔就可以体现整首歌的地域性和风格特征。咬字问题不重视、不解决,就很难把民族歌曲的韵味唱出来。
又如“你手段高”这句中的“手”是油求辙的上声(即第三声),我却经常唱成阳平(即第二声),这样就是“倒字”。“倒字”有时候会导致吐字不清,让听众听不出演唱者在唱什么。虽然说个别倒字并不影响整首歌的完整性,但是倒字往往会削弱歌曲韵味和风格的表现。作为歌者,有时候需要通过在个别音上加滑音把字正过来。
结 语
关于王品素先生的教学原则、对于声乐教学中气息的运用、共鸣的位置、民族声乐的审美等问题,在《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理论初探》《继往开来拥抱明天——追忆声乐教育家王品素先生》《论何纪光演唱风格的形成——兼及王品素的声乐教育思想》《科学的发声 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王品素声乐教学初探》等总结、介绍王品素教授教学理念、教学特色的文论中已经有了比较详尽的描述,所以本文不再重复归纳。本文旨在结合笔者在学习民族声乐演唱时对于发音、咬字重要性的体会,借鉴王先生曾经总结的《十三辙声乐练习曲》在演唱中的运用,着重描述、分析王先生给不同的学生上课时采用的不同训练方式。“先做学生,后做先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在符合本民族传统用嗓习惯的前提下发展声乐技巧,强调歌唱是声情并茂的声、情、腔、字的有机结合……这些教学方法都为今后民族声乐的教学和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
王品素先生的民族声乐教学法,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中西融合的科学教学方法。大量教学实践证明,王先生的教学是非常灵活、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她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积极探索,深入研究,坚持不懈,总结经验,最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一条铺满鲜花和掌声的民族声乐教育道路。
注 释
⑨朱凌云《王品素声乐教学初探》,《音乐研究》1998年第4期。
⑩张建华《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⑪焦春梅《民族声乐教学中向戏曲学习和借鉴的探究》,《中国音乐》2006 年第 1 期。
⑫韩冰《孜孜润玉筑心楼 桃李枝下好园丁——王品素民族声乐教学艺术研究》,河南大学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⑬黄白,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民间音乐资料抢救小组副组长。
⑭郑兴丽,当代抒情戏剧性女高音歌唱,声乐教育家。
⑮潘明栋《在对比中借鉴——论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机理》,《音乐时空》2014年第6期。
⑯王莹《论“十三辙”在歌唱发声中的应用及特点》,《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
⑰王郁芝《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理论初探》,《民族音乐》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