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对控制规模化牛场牛舍有害气体及灭蝇效果试验
2017-05-17胡立国魏玉明何彦春张文波魏炳成齐明陈丽李旭蓉李珊段华宾钱振波
胡立国,魏玉明,何彦春,张文波,魏炳成,齐明,陈丽,李旭蓉,李珊,段华宾,钱振波,王 楠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张掖市草原防火办)
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对控制规模化牛场牛舍有害气体及灭蝇效果试验
胡立国1,2,魏玉明2,何彦春2,张文波2,魏炳成2,齐明2,陈丽2,李旭蓉2,李珊2,段华宾2,钱振波2,王 楠3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70;2.张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张掖市草原防火办)
选择了一种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对控制规模化牛场牛舍中的有害气体及灭蝇效果等情况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从第7 d开始,牛舍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和苍蝇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第14 d开始,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试验一组氨气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1.60%、15.51%、15.40%、13.13%(P<0.05),试验二组氨气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93%、19.67%、16.95%、5.10%(P<0.05);试验一组硫化氢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19.94%、4.83%、19.92%、11.71%(P<0.05),试验二组硫化氢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2.02%、2.30%、29.79%、14.63%(P<0.05);试验一组二氧化碳从第14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2.22%、28.57%、20%(P<0.05),试验二组二氧化碳从第14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7.27%、25、16.67%(P<0.05);试验一组苍蝇数量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极显著下降13.27%、16.33%、43.90%、41.30%(P<0.01),试验二组苍蝇数量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极显著下降22.79%、31.90%、44.06%、41.41(P<0.01)。说明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不仅能降低牛舍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消除臭味,改善饲养环境,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灭蝇效果,并且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牛舍;有害气体;苍蝇
养牛业是张掖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年来,张掖市狠抓肉牛产业,生产模式逐渐实现了由过去的千家万户散养和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转变。但是,由于规模养牛集约化程度高、饲养密度大,排出的粪尿及其产生的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却日益严重。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严重影响牛的生理机能和生长发育,甚至引起中毒死亡,而且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人体健康。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毒、无污染生物制品类饲料添加剂,采用有益微生物与精选中草药经发酵制成的生物制剂,能够有效调整和维持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增加动物采食量,提高饲料养分的消化利用率,减少排粪量,降低舍内氨氮等有害气体,优化生态环境。为了准确掌握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对规模化养牛场牛舍有害气体的影响和灭蝇效果,为今后在生产中进一步将其进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本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于2014年6月在张掖市甘州区某规模化牛场进行。
1.2 试验牛舍选择与分组
分别选择彼此相邻,长150m、宽10m的肉牛育肥舍各3栋,随机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实验一组饲养牛241头,实验二组饲养牛223头,实验三组饲养牛247头。
1.3 中草药微生态制剂
实验一组添加的中草药微生态制剂 (绿肽键)由北京某公司生产,含板蓝根、黄茂、党参、六曲、麦芽、甘草、陈皮、当归、玄参、获菩、黄连、五味子等中草药以及酶制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过瘤胃素、过瘤胃脂肪、未知促生长因子及肠粘膜修复剂等;实验二组添加的中草药微生态制剂(胃动)由哈尔滨某公司生产,含党参、白术、炙甘草、茯苓、陈皮、白芍、当归、乳酸菌、维生素、生物多糖、生物碱、苷类、复合有机酸、生物抗菌肽、免疫调节因子、各种消化酶。
1.4 饲养管理
试验前经驱虫 (伊维菌素0.2mg/kg体重)、健胃、清除粪便并对所有圈舍彻底消毒,各组牛基础日粮(精料、粗料)、饲养管理条件相同(同一育肥舍,饮水、日粮及管理方法相同),试验组添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在下午6点,按量一次性均匀拌入精料,让牛吃完。试验组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用法用量使用,试验一组按照每吨饲料4kg,试验二组按照每吨饲料3kg。
1.5 测定指标
1.5.1 有害气体 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 1、7、14、21、28 d早晨8:00时在各试验组每栋圈舍选择东、西、南、北、中5个点,距地面75~100 cm高度采空气样品,分别检测空气中氨、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其中,氨气按照《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53 3-2009)测定,硫化氢气体按照 《环境空气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测定,二氧化碳气体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204.2-2014)中的容量滴定法测定。
1.5.2 灭蝇 在各试验组每栋圈舍选择东、西、南、北、中5个点,每点挂置长64.5 cm、宽9.5 cm、高39 cm的汤玛斯60 W灭蝇灯一个。分别在试验开始后第1、7、14、21、28 d早晨8:00时清理、观察、统计一昼夜灭蝇灯中死亡苍蝇数。
1.6 数据统计
采 用 SPSS15.0 统 计 软 件 中 的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程序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
2 试验结果
各试验组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及每昼夜灭蝇灯中死亡的苍蝇数见表1。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从第7 d开始,牛舍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和苍蝇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第14 d开始,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试验一组氨气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1.60%、15.51%、15.40%、13.13%(P<0.05),试验二组氨气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93%、19.67%、16.95%、5.10%(P<0.05);试验一组硫化氢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 19.94%、4.83%、19.92%、11.71%(P<0.05),试验二组硫化氢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2.02%、2.30%、29.79%、14.63%(P<0.05);试验一组二氧化碳从第14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 22.22%、28.57%、20%(P<0.05),试验二组二氧化碳从第14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显著下降27.27%、25、16.67%(P<0.05);试验一组苍蝇数量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极显著下降13.27%、16.33%、43.90%、41.30%(P<0.01),试验二组苍蝇数量从第7d开始较上一测定点分别极显著下降 22.79%、31.90%、44.06%、41.41(P<0.01)。
表1 不同试验组舍内NH3、H2S、CO2和苍蝇测定结果
3 讨论与小结
3.1 根据试验结果,饲料中加入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从第7 d开始,牛舍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和苍蝇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第14 d开始,二氧化碳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有害气体浓度和苍蝇数量下降的幅度越大。因此,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不仅能降低牛舍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消除臭味,改善饲养环境,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灭蝇效果,并且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3.2 牛舍内的氨气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胃肠道内的氨,来源于粪尿、肠胃消化物等;尿氮主要是以尿素形式存在,很容易被脲酶水解,催化生成氨气和二氧化碳,粪氮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虽然容易分解,但也是氨气形成过程中氮的一个来源;另一种是舍内环境的氨气,通过堆积的粪尿、饲料残渣和垫草等有机物腐败分解而产生。硫化氢气体主要来自含硫有机物的分解,当牛采食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而消化不良时,可由消化道排出大量的硫化氢,此外,粪中微生物厌氧还原硫酸盐也会产生大量硫化氢。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牛的呼吸,同时一些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也能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中草药微生态制剂中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能从根本上保护、协调畜禽的整体健康,调节体内有益微生物群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同时可将肠道内的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蛋白质供动物利用,同时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腐败作用,减轻臭味。此外,成分中一些活性益生菌在肠道内定值,一方面通过代谢产生一系列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减少有害有毒物质的产生与排出;另一方面又与胃肠道内原有正常菌群协同作用,提高饲料转化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向氨与胺的转化和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的产生与排放,消除恶臭气味,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空气质量。同时,益生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有机酸、抗生物质等,对蚊蝇等害虫的生长繁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减少了蚊蝇的孳生。
3.3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解在牛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上,引起结膜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等;也可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呼吸和血管中枢兴奋,长期作用可导致牛抵抗力降低,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发病、死亡率升高;浓度过高时可引起中枢神经麻痹、中毒性肝病和心肌损伤等。硫化氢气体是牛舍中危害性最大的气体,无色、易挥发、有臭鸡蛋味,易溶附于呼吸道粘膜和眼结膜,与钠离子结合形成硫化钠,对粘膜产生强烈刺激;牛长期处于低浓度硫化氢环境中,可使体质变弱,免疫力下降,增重缓慢;处于高浓度环境中,可降低食欲,引起眼结膜和呼吸道炎症,甚至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牛窒息或神经麻痹而死亡。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没有毒性、略带酸味的气体,牛舍内浓度过高,意味着氧气含量相对不足,造成慢性缺氧,牛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体质衰弱,易感染慢性传染病。
3.4 消除牛舍中的有害气体是改善牛舍空气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控制牛舍有害气体时,除了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外,还应配套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设计畜舍,设置良好的除粪装置和排水系统。畜舍是家畜的重要环境条件和从事畜牧生产的场所,应严格按照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的要求选址,这样有利于人为控制畜舍环境,为改进家畜的饲养管理创造条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方便。 二是从卫生管理着手,及时做好粪便处理工作。粪便是大部分有害气体的主要来源,规模化牛场应根据各自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粪便清除方式,及时清除牛舍中的粪便,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排放。三是改善舍内的温热环境特别是温度和湿度。注意畜舍的防潮,因为氨和硫化氢都易溶于水,当舍内湿度过大时,氨和硫化氢被吸附在墙壁和天棚上,并随水分透入建筑材料中。当舍内温度上升时,又挥发逸散出来,污染空气。因此,畜舍的防潮和保暖是减少有害气体的重要措施。四是要有配备合理的通风系统和制订适宜的通风制度。因为合理的通风换气,能引进舍外的新鲜空气,排除舍内的污浊空气,以改善畜舍空气环境质量,当自然通风不足以排除有害气体进,还必须实行机械通风。五是可以通过日粮调控等途径以减少排泄物中含氮和含硫有机物的含量,从而降低畜舍内空气中氨和硫化氢的浓度。在畜禽饲料内合理使用添加剂,加快机体对饲料的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六是做好舍内卫生消毒工作。要严格兽医卫生消毒管理制度,搞好牛舍消毒,有效降低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改善舍内空气质量。
S853.7
B
1003-8655(2017)02-0076-03
胡立国,(1986-),男,甘肃张掖人,本科学历,兽医师,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执笔作者:王南,助理畜牧师,甘肃张掖人,Email:42191935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