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水晶铺就富民路
2017-05-16朱国兵
朱国兵
東海水晶资源得天独厚,质量、储量均居全国之首。2003年,东海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授予“中国水晶之都”称号。东海水晶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壮大,成功实现“从作坊型到公司型、从产品型到产业型、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附属型到支柱型、从区域型到国际型”的一路历史性跨越。2016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在伊朗授予中国江苏省东海县“世界水晶之都”铭牌,标志着东海县作为“水晶之都”的定位得到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并正式迈上了世界级台阶、步入全球化视野。在迈向“世界水晶之都”的过程中,东海不断探索总结产业富民的经验做法,让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为富民成果,成功打造出一条水晶富民路,东海水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产业链也是富民链
东海县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两聚一高”部署,坚持把水晶产业发展作为带动富民的重要抓手,集中力量建设“一城一馆两园”四大载体。“一城”是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国东海水晶城,是全球面积最大、功能最全的水晶交易专业市场,为东海水晶产业集聚提供高端载体。“一馆”是中国东海水晶博物馆,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达2.7万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唯一以水晶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两园”是中国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和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中国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占地1000亩,是集原料展销、产品加工、创意研发等“多位一体”的功能平台。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总投资10亿元、占地1500亩,是东海与捷克合作的重要载体,有利于促进东海与捷克在水晶工艺品交易、文化创意、研究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合作。
万人采购大军,构建了一条淘晶富民链。在东海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东海水晶宝石行业协会和佳东矿产进出口公司,给予原料采购企业一定的资金和信贷支持,鼓励企业境外采购水晶原石和彩色宝石。东海还先后与水晶资源十分丰富的美国蒙大拿州巴特市、巴西库尔韦卢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在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巴西等地建立3个境外流动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在外的东海淘晶人提供帮助,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有水晶的地方就有东海人”。国外的天然水晶资源,正源源不断地为东海带来巨大的富民效益。如今,东海已成为“世界水晶原石集散地”,在国外有一支2万人“淘晶”大军,常年奔波在马达加斯加、巴西、南非等国家的水晶产地,2016年采购水晶原石800个标准集装箱,实现产值20多亿元,直接带动7万劳动力就业。
十万人水晶创业队伍,构建了一条创业富民链。线下,依靠东海水晶城这一全球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为水晶创业人员提供坚强保障,目前容纳创业人员7000余人,带动就业人员3万余人,2016年实现产值30亿元。同时,高标准创建全国首家水晶产业创业孵化基地——东海大学生创业园,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工商注册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目前在孵团队52个,210名大学毕业生在园区创业就业,创业者累计营业额突破1.6亿元,利润达6000多万元,带动就业797人。线上,与阿里巴巴等知名网站合作,打造独具特色的水晶电商平台——网上水晶城,设立阿里巴巴东海水晶制品销售专区,并提供电子商务培训服务,目前全县水晶网店达3万家,创建电商集聚区5个,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网点900余个,电商从业人员6万多人,年交易额超过54亿元,位列阿里巴巴评定的“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百佳县”81位,入选2015年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县,成功跻身江苏省2016年度电子商务十强县,使水晶电商成为富民工作的新引擎。
30万水晶从业人员,构建了一条就业富民链。立足人才,夯实水晶富民根基。我们设立大师工作室,招引了一批水晶高端人才,汇聚了包括张玉成、吴建敏等5位国家级玉石雕刻大师在内的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40多人,通过对水晶进行精心雕琢,实现水晶身价倍增。同时成立水晶工艺美术学校,每年输送600名水晶艺术加工人才到企业工厂就业。聚焦品牌,强化水晶富民核心。先后有“大姐吴兆娥”“石来运好”等2件获批中国驰名商标,“至善坊”“海龙水晶”等5件获批省著名商标,“五洋”“水晶传奇”等40余件获批市知名商标,充分发挥品牌建设对水晶富民效应的“放大器”作用。狠抓工艺,增强水晶富民动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利用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自动雕刻控制等科技创新,实现水晶工艺升级,切实将工艺创新作为水晶富民的驱动力。2016年,东海成功摘得“世界水晶之都”桂冠,目前水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已拥有各类水晶加工企业3000多家,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
宽领域走向可持续道路
水晶产业作为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在推动东海由“中国水晶之都”迈向“世界水晶之都”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化与捷克的合作。构建了水晶产业新的发展体系,即以天然水晶为主导、以彩色宝石为拓展、以人造水晶为突破的水晶珠宝玉石特色产业体系。
在产业发展上,我们着力打造总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1500亩的中捷水晶文化产业合作园,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捷克咖萨克水晶项目作为目前首家入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为我们带来先进的水晶生产加工工艺。
在产品展示上,我们依托世界上最大的水晶博物馆,专门设立了220平方米的捷克水晶展示馆,将捷克的摩瑟、国礼水晶哈拉玛、宝仕奥莎、凯撒等企业的水晶产品展示给游客,引起人们对捷克水晶产品的浓厚兴趣。
在产品销售上,我们在全球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中国东海水晶城,设立捷克水晶专卖区,首家落户专卖区的企业——阿斯特拉水晶公司已经入驻,激发起游客更强烈的购买欲望。东海与捷克在水晶产业上的深入合作,将有力推动东海水晶产业向酒具、器皿等家居用品领域延伸,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进一步引爆购买水晶的热潮,开辟出水晶富民的新路径。
新文化让精神更富有
聚焦富民,生活富裕只是“富民”的一个方面,从更深层次来说,是物质与精神全面的“富有”。基于此,我们着力培养东海人民对水晶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建设更加富有的精神家园。
办好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不断扩大水晶品牌影响力。自1991年开始,东海就秉承“以水晶为媒介,让东海走向世界”的理念,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中国·东海国际水晶节,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东海风格、江苏特色的知名国际性水晶类专业会展,成为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的综合性平台。
办好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水晶分会,加快凝聚水晶文化向心力。2014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水晶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水晶正式跻身中国宝石行列,将更有力地推动东海水晶产业在国内顶级平台上得到更好更快发展。我们依托协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汇聚全国水晶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的智慧,制定水晶鉴定标准、协会发展规划,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培育特色品牌,加大水晶工艺品和水晶文化的创新力度,组织开展水晶文化研究,发掘传统文化、吸纳国外文化、凝练当代文化,大力推动水晶文化的创新发展,强化水晶文化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促进东海水晶文化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
办好中国天然水晶“晶华奖”,切实增强水晶文化吸引力。“晶华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和东海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吸引参赛人员200人,其中国家玉石雕刻大师、工艺美术大师、设计大师22人,省级大师名人35人。通过天然水晶作品的征集、评选和展览,加强水晶艺术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水晶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为促进水晶文化的更加繁荣做出贡献。
(作者系中共东海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段培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