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

2017-05-16刘蓓蓓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培养幼儿

摘 要:埃里克森所提出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高度重视幼儿初期以及后天因素对于人格的健康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其将人格逐渐发展的环节区分成互相连接的八个不同时期,所有的时期均具备与之对应的社心理问题需要处理。埃里克森所提出的人格发展关键期、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人格发展所造成的的影响等相关理论,对于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健康人格;培养

1 引言

在人们不断发展环节里面最为主要的便是具备比较健康的心理素质,幼儿时期是儿童所有素质不断发展打基础的阶段,是人格逐渐产生的重要时期。加强幼儿自身的素质能够为增强整个民族的素质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2 幼儿健康人格的含义

幼儿的健康人格所代表的是幼儿心理的各个层面与社会环境间处在一个相对统一、协调的状况。幼儿的健康人格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具备一定的发展、接纳自身与外界环境的能力;②可以非常好的与亲戚、父母、同年龄段的幼儿以及老师进行交流沟通;③对于所承受的学习与其它行为能够胜任,同时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④可以更加好的发挥出潜能;⑤对于父母、亲戚朋友有展示爱的能力。

3 埃里克森有关学前儿童的人格发展理论

3.1 信任对怀疑(0-1岁)

此时期所要处理的社会心理冲突便是信任对怀疑,大都出现在婴儿出生之后的一年时间之内,该时期婴儿的核心任务便是接受相应的照顾。其对与外部环境的可信任度实施自我摸索,同时做出比较简单的评判。婴儿经过自我摸索若得到了信任感,便会创建起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从而才能够用于希望、勇于期望,与之相反的是,便会形成不信任与怀疑。信任感的构建大都是在父母的照顾环节中所实现的。

3.2 自助对羞怯(1-3岁)

此时期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克服幼儿的羞愧感,取得自主的能力。若无法帮助幼儿妥善处理心理问题,比如:父母处罚又或是维护幼儿的形式不适,幼儿或许会感受到害羞同时形成怀疑。与之相反便能够得到更加好的自控力与较为坚定的意志。大量良好品质的创建同样是形成于和父母的日益相处环节之中。儿童在社会习性的获得以及优良行为方式获取层面,与父母的指引规范是无法分离的。

3.3 主动感对内疚(3-6岁)

主动感对内疚的矛盾。此时期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在家庭关系里面培育起幼儿自助摸索的精神。若幼儿的此种精神能够获得认可,便能够具备相应的责任心、自信心与创造力等,相反便会降低寻求有目标价值的勇气与动机。

4 幼儿健康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欺负行为

幼儿欺负同伴的行为主要有身体欺负、言语欺负以及财物欺负等其它形式。在幼儿的欺负行为里面所出现最多的便是身体欺负。

4.2 社会退缩行为

社会退缩行为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安静退縮型,所指的是幼儿自己在实施摸索又或是构建性游戏,展示出了幼儿对于某个事物有着更加强的兴趣感;焦虑退缩型,所指的是幼儿无事可做以及观望的做法,展示出了幼儿本质层面的羞怯与抑制,不但期望而又胆怯靠近其它幼儿的动机矛盾,和内隐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活跃退缩型,所指的是幼儿单独一个人实施喧闹性身体游戏、扮演游戏,展示出了幼儿活跃、冲动的特点,与破坏、攻击等外显行为有着非常大的关联。

4.3 自私心理

自私行为大致有以下几点特征:占有欲强,自私自利,不但充分维护自身所具有的物品,还会出现争抢、拿走并不是自己的物品;具有非常严重的个人主义,缺少集体意识与同情心;心胸狭隘,较差的奉献精神;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并不合群,多疑以及孤僻等。若具备如此的人格从小不进行改善,则便会对幼儿今后的发展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5 人格阶段论对幼儿健康人格培养的启示

5.1 构建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父母教育对幼儿初期健康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出生之后的几年时间内,最为主要的社会环境便是家庭,若幼儿可以由父母处取得关爱与温暖,便具备对此种行为足够的信任,埃里克森指出,幼儿所具备的基本信任感是产生健康人格重要基石,是今后所有时期人格培养的基石。此时期危机的妥善处理,便会使得幼儿产生一种非常好的品质,也就是希望品质。其便需要父母,特别是母亲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由物质方式使得孩子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安全感,及时性的哺育,细心照顾,符合孩子的基本需求,尽可能的使孩子处在一种平和、舒适的氛围中。并且还需要给予孩子高度的重视,对孩子所作出的行为进行及时性的回应。

5.2 培养儿童自信、独立的心理品质

第一,为孩子们提供单独完成一件事的机遇。大部分的父母均认为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事情会耗费非常多的时间,还会将事情搞得非常复杂,所以在各式各样的活动里面,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代为办理,虽然孩子们能够自己所完成的事情也不会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其无形中增强了孩子们自身的依赖性,办事缺少自信心与自主性。部分心理学家指出自己动手是孩子们自身的本能与天性能,幼儿对于自己穿衣、吃饭等均有着非常大的积极性与兴趣,若父母不关注此点,什么事情都由父母代办,孩子们的兴趣与欲望便会在迅速的消失。

第二,全面激励孩子与他们进行交流。独立性通常是在和其他同龄人的沟通中所产生的。在和同龄人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参与,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觉,感悟各式各样的“生活刺激”,实施各式各样社会行为的“演习”,单独处理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其在无形中帮助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5.3 鼓励孩子积极与外界交流

埃里克森认为幼儿在3-6岁时,因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快速成长,儿童对于附近的所有事物均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其渴望摸索所有未知的内容,与周围的一切进行交流与互动。人们往往会观察到此年龄时期孩子们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其是对于成人行为的效仿,孩子们渴求和外界实施交流,其均想自身能够装扮成人的角色,同时由于可以胜任上述活动而感受到欢乐。在此阶段,父母需要全面激励孩子充分的与外界进行交流,指引孩子们自由的摸索。

所以,在此阶段,父母需要充分维护孩子们所作出的主动行为,使得孩子们能够主动融入到现实生活里面。激励幼儿和其他人员交流,在此环节里面培育孩子们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语言表达,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增强幼儿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除此之外,父母需要仔细查看幼儿所作出的主动选择行为,以此挖据出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有利于更加好的发挥出幼儿自身的潜能。在孩子们遭遇困难时,父母需要进行适宜的指引,使得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便可以转变事情最终的结果又或是使得结果向着自身所预料的方向不断进步,进而使得孩子们能够领悟到自身的价值。孩子门在摸索外部世界的环节中,无可避免的遭遇一些问题,父母在回答孩子所提出问题时,避免敷衍了事,需要非常认真的进行解答。

6 结语

综上所述,埃里克森与个体最初人格不断发展的相关理论使得人们意识到,个体自身人格由刚出生开始变遭受环境与母婴之间互动所造成的影响,所以,人格的培育需要由婴幼儿阶段开始,由母婴之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现代化的人格培养的关键并非是在幼儿上学之后才去改善其有缺陷的人格,而是需要在出生那一刻进行培养,以建设的心态去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避免人格发生偏差。所以,幼儿早期的家庭教育无法忽视,与之相反的是,需要增强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晓芸,曾昭镇.组织材料活动 培育幼儿健康人格[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彭迎芳.试论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4(02).

[3]郭春涵.从埃里克森的早期人格理论谈学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家庭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4]王家军.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与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1(06).

作者简介:

刘蓓蓓(1981—),女,汉,山东文登,本科,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培养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