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京剧到软陶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2017-05-16宋欣园

教育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部京剧服务

文 | 本刊记者 宋欣园

从京剧到软陶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文 | 本刊记者 宋欣园

>> 儿童面塑课程,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 食育健康课,学生在制作“美食”

30门个性课程、65个授课班级、18个社会机构、60位外聘教师、1158名学生、54.83%的全校参与率……翻开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本学期课后活动汇总表,一组醒目的数据跃然纸上,展现出学校推进课后“3.30工程”的整体情况。

随着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逐步开展,北京市育才学校利用在管理、人员等方面的优势,调动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主动承担学生课后服务的责任。下午三点半以后,学校从学习的课堂变成提升素质的乐园。孩子们由被动学习到主动获得这一角色转变的背后有何秘籍?带着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一探究竟。

在北京市西城区,“3.30工程”通过“城市学校少年宫计划”稳步推进,让孩子们不出校园就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北京市育才学校小学部教导处主任程驰向记者介绍,学校将课外活动内容与课程方案设置、学生综合实践,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有机结合,依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以及发展需求,落实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的课后服务工作。周一至周三的下午3:40~4:40,保证了每周三小时的城市少年宫学习的时间和内容,通过每学年对一门课程的集中学习,孩子们得到了关乎分数之外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学校三点半放学后的课后活动有着怎样的变化?课程又是如何设置的?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开始,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采取了年级课程+个性课程相结合模式,每周一放学后开设年级大课,引进传统文化以及符合时代感的科技、艺术、体育三方面的相关课程,如“行走在故宫的路上”一门年级大课,学校通过与故宫研究室专业人员合作,帮助孩子们了解故宫文化,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建筑、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课程模式也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得以优化。由于年级课程需要将300多人同时集中在一个会场,除了受场地制约外,孩子们艺术欣赏的层次、起点、兴趣不尽相同,导致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学校大胆尝试三天统一按兴趣课程开讲,逐步摸索出了更适合学生的课后活动课程模式,开设了以科技、艺术、体育、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四类课程,兴趣培养导向的思路在探索中越发清晰,育人效果也更加突出。

本学期学校共开设了30门课程,包括传统文化类的相声、软笔书法、快板课程;科技类的小牛顿、瓦楞纸制作、车模、航模课程;艺术类的陶艺、课本剧、京剧、会讲故事的美术课课程;体育类的武术、棒球、垒球、手球、网球、健美操课程。学校还采取网上选课方式,系统开放之初所有课程瞬间爆满,这也体现了家校合力共谋的效果,实现了有效的亲子沟通。此外,学校依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进行课程设计,为保证课程质量,只要有10个孩子参与就会开课。

负责执行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李静老师向记者提到,食育与健康课是孩子们最爱的课程之一,在外聘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掌握了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和基本的健康常识,通过自主设计原创早餐食谱,制作营养卡片,从小就培养了健康的饮食意识,食育与健康课程进校园受到相关营养研究所的好评。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孩子们对“国粹”的了解少之又少。融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于一体的京剧,孩子们能产生兴趣吗?

>> 心灵软陶课程与先农文化相结合

据了解,学校从二年级开始就开设了京剧社。在校任教的国家京剧院胡馨元老师告诉记者,“京剧的精神内涵、文化内核,包括舞台的精湛表演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品质,有助于让传统文化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陪伴他们快乐成长。但京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一开始也会担心孩子们接受不了,后来我们发现自己的顾虑是十分多余的,他们对京剧很感兴趣,学起来也快,唱得越发像模像样了。这些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强,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程驰主任认为:“孩子们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自我表现的欲望。保证此时段学的是课本以外的兴趣知识,也是减轻课业负担的良好契机。”记者采访了课堂上的几位小同学,他们都觉得京剧很有意思,也非常愿意学。

在校外专业指导教师的选取方面,从起初迫切地选择到当前有条不紊地精选,学校通过精细化管理对指导教师的筛选、聘用也同样做出了妥善安排,课后服务工作中的教师系统在选择与更换中得以优化。

课后服务工作对学校来说是一项重大挑战,如何找到孩子们最需要的老师?如何让外聘机构的教师与学校教育成功接轨?这些都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紧迫问题。为此,学校注重对本校及外聘任课教师的管理、培训,包括开学前的培训会,要求外聘教师做好授课计划、教案、填写课堂记录表,期末时提交总结、记录本,按课时计划授课、做好学生信息反馈,保证课程质量等。课前点名,做好考勤记录,进校必须佩戴专用证件等细节无一遗漏。

“走进教室,任何人都要秉持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来约束自己。”关于来自社会机构的老师能否胜任学校教师角色这一点,程驰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担忧。她表示,为此学校不遗余力地建立起立体互促的评价、监管机制。每学期,指导教师评选出本门课程中班级的30%学生为优秀学员,在学期末进行表彰鼓励。同时,指导教师也要接受来自学生的民意测评,由孩子们评选出最受喜爱的老师,在尊重意愿的基础上实现双向选择。

展望未来的课后服务工作,程驰表示,学校会继续以学生个性为导向,以兴趣为基点扎扎实实地推进。她认为发挥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还在于激励本校教师参与其中,鼓励他们做纯粹的课后服务推动者。为此,学校依托“3.30工程”优质资源,为本校教师开设了幸福课程。只有教师提升了职业幸福感,才能引领孩子们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猜你喜欢

小学部京剧服务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京剧表演开始了
春天来了
神秘的包裹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我的京剧之路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