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
2017-05-16虞芳
【摘 要】阅读教学时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不断地阅读获取语言知识,促进情感深化。教师想要学生真正地走向阅读空间,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具体对策,为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阅读空间
引言
学生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学生需要将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以及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并适当地运用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领域也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观念。即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是密切相关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地走向阅读的空间,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盲目阅读的行为,使得学生的思维混淆,需要不断地重复性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既没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一些相应的阅读技巧,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文章是一个整体,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时候,要善于联系上下文,文章的首尾时重要的内容。同时,教师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过渡性句子,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并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泛读,然后进行细读与精读,通过不断地阅读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感知。
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这一内容时。学生要充分地利用阅读技巧去阅读与学习这篇文章。首先,文章总说苏州园林的总体图面,接着按照相应的逻辑顺序进行描述。先局部地讲解亭台楼榭的布局,花草树木状况,按照近远景的层次描述,最终对细部景物进行。这篇文章的主要结构是总分总。因此,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有条理地思考文章的具体内容。学生在运用阅读技巧的情况下进行阅读不会让造成学生阅读混乱,提升学生阅读的效果。
二、养成做阅读批注的习惯,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会对文章中的某些句子和片段产生一些联想,这都是学生阅读时的体会。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将自己的阅读体会记录下来,在文章的这些部分做上相应的批注。或者,当学生将几段话阅读完以后,学生可以在对这些部分进行总结与概括。通过做阅读批注的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完通篇文章以后能快速地联系上下文,形成一个对文章的整体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语将其概括出来。通过做阅读批注,还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语言组织的能力。所以,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快速地整理出文章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做阅读批注,在段落旁边做好总结,最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景》这一内容时。这篇文章感染肺腑,其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并且充分地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因此,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会带着对自身父亲的情感来阅读,最终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标注出来,同时在脑海中想象文章所描述的画面。同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情,因此,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将这些情感记录在纸上。通过做批注的方式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充分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提升阅读的效果。
三、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文章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老师,只有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學生的阅读效果才有可能提升。因此,想要让学生走进阅读空间,教师首先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文章前,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如何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引入,使得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提升。所以,教师在讲解相关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引入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讲解《孤独之旅》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用最近比较火的一档节目《朗读者》,在最近的一期中,就邀请了安徒生获奖者曹文轩来到现场。其中曹文轩就朗读了《草房子》中的节选。而其中的《孤独之旅》就是书本《草房子》中的一段,讲述得是桑桑的朋友杜小康放鸭子时的经历。通过这样一讲,便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补充内容《草房子》中的人物具有原型,其中的桑桑以及桑桑的父亲就是曹文轩以及其父亲的原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吸引了学生对《孤独之旅》这篇文章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对《草房子》的阅读愿望。再如:教师在讲解《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联系电影《城南旧事》里面的情节。或者,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这部电影,《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城南旧事》中的节选,是林海音描写自己儿时的一些故事。通过让学生观看电影能加深学生对整个文章的理解深度,因为学生已经充分地掌握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同时,采用这样的方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效率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故事讲解、联系实际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教导学生阅读的相关技巧,学会把握文章整体、掌握阅读方法,最终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做阅读批注的习惯,将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只是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初中语文教师仍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的方法。
作者简介:虞芳(1979-),女,籍贯:宜兴,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单位: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79-81.
[2]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