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快速诊断与中药治疗
2017-05-16范永红
范永红
(辽宁省灯塔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11300)
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快速诊断与中药治疗
范永红
(辽宁省灯塔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11300)
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指由于受到白色念珠菌侵袭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早期诊断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需选择切实可行的诊断方式,尽早给予诊断,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目前,中药在治疗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探究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快速诊断与中药治疗,笔者以100头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病牛为对象,分别给予西药与中药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的100头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病牛,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头。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牛在病程、病情、体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1.2.1快速诊断方法
(1)显色培养平板-科马嘉显色平板:无菌取病料标本,接种于科马嘉显色平板,具有特殊性,酵母菌基于35℃环境下,培养24~48 h,菌落颜色有所变化。若为翠绿色,则为白色念珠菌;若为兰灰色,则为热带念珠菌;若为粉红色,则为克柔氏念珠菌;若为紫红色,则为光滑球拟念珠菌。(2)临床症状与牛乳理化特性: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以乳房肿胀、产奶量下降为主要表现,乳区伴有硬块和炎症,依病牛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在此基础上,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等进行确诊。
1.2.2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例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效果不明显。
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药方如下:100 g黄芪、150 g金银花、80 g青皮、30 g生甘草、150 g紫花地丁、120 g连翘、80 g陈皮、160 g蒲公英、50 g皂角刺。10倍量水煎1.5 h,将药液倒出,药渣添加8倍量水煎煮1 h,合并药液,给予内服治疗,每日1剂。严重病牛,每日可增加至2剂。
1.3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治疗后,病牛乳房热、痛、肿等症状消失,乳汁恢复至正常状态,产奶量得以恢复,食欲有所增加。(2)有效:治疗后,病牛乳房热、痛、肿等症状得到改善,乳汁絮状物呈减少趋势,产奶量有所回升。(3)无效:治疗后,病牛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实践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χ2)予以检查,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病牛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病牛治疗效果对比
3 讨论
奶牛乳腺炎多是因机械性刺激、病原微生物侵袭和化学物理性损伤所导致的炎症反应。临床上,以乳房红、肿、热、痛等为主要表现,乳汁质量受到影响,泌乳量呈现出下降趋势,甚至停止泌乳。一般情况下,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临床型乳腺炎和隐性型乳房炎。白色念珠菌,又称白色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真菌,是导致酵母菌性乳腺炎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造成养殖户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治,受到养殖户的普遍关注与重视。
近年来,中药治疗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中,对于治疗组的50头病牛给予中药治疗,其中,中药方剂中涉及黄芪、金银花、紫花地丁、连翘、蒲公英、皂角刺等多种药物,且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例如,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蒲公英,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连翘,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清热解毒是紫花地丁的基本功效。
本次研究以100头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病牛为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综上所述,快速诊断奶牛白色念珠菌性乳腺炎后,给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S858.23
B
1005-2739(2017)03-0051-02
2017-02-28
范永红(1974-),女,本科,兽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