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竞争性采购中的投标资格审查问题研究
2017-05-16章维宇刘镇悍刘大中
章维宇+刘镇悍+刘大中
摘要:大力推行装备竞争性采购是海军装备采购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投标资格审查是做好装备竞争性采购工作的关键环节。着眼装备竞争性采购的特点,进一步规范投标资格审查的方法,围绕当前投标资格审查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对于提高海军装备采购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竞争性采购;投标审查;资格评审
一、装备竞争性采购特点分析
装备竞争性采购的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采购目的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装备竞争性采购具有政府采购的基本属性,与此同时还具有若干特殊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装备竞争性采购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机密。装备采购具有很强的保密性,涉及到国家安全。因而装备竞争性采购由军方自己组织实施,一般不委托地方招标代理机构;只能做到适度公开和透明;一般不采取公开招标方式。
二是装备竞争性采购质量要求高、平战需求波动性大。军事装备科技含量高、研制周期长,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在装备竞争性采购管理上,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进行全系统全寿命期的分阶段决策和过程控制,后续保障要考虑其连续性。
三是装备竞争性采购中承制单位选择范围较窄。尽管我国有成千上万家的厂商从事与装备有关的科研和生产活动,但大型军事装备的总体设计和总装厂商数量非常有限,装备采购中,较多装备项目均是由两家供应商进行竞争的。
四是装备竞争性采购急需法律法规的规范保障。由于装备竞争性采购的特殊性,公开招标的竞争模式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承制单位的选择、竞争方式、合同签订、合同管理和监督上都应有一些特殊要求,都要依靠国家法律和军事法规来规范和指导装备竞争性采购行为。
二、投标资格审查的方法
投标资格审查是指招标人对潜在投标人的经营范围、专业资质等多方面评估审查,以判定其是否具有授标、订立和履行合同的资格及能力。对潜在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既是招标人的权利,也是大多数招标项目的必要程序,对保障招标人和投标人利益具有重要作用。资格审查应在“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择优、合法的原则,主要审查申请人的经营范围、资质条件、财务状况、业绩、信誉、项目管理机构及其投入人员的资格能力,招标人针对招标项目提出的其他要求。投标资格审查的要素标准具体包括投标人资格、类似项目业绩、投标人拟投入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财务状况、拟投入设备状况、履约信誉等。根据招标投标办法的有关规定,投标资格审查分为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法。
(一)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招标人通过发布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向不特定的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并组织招标资格审查委员会按照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资格预审文件确定的资格预审条件、标准和方法,对投标申请人进行评审,确定合格的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可以减少评标阶段的工作量、缩短评标时间、减少评审费用、避免不合格授标人浪费不必要的投标费用,但因设置了招标资格预审环节,而延长了招标投标的过程,增加了招投标双方相关费用。资格预审方法适合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件编制费用较高,且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的招标项目。
(二)资格后审
资格后审是开标后的初步评审阶段,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资格条件对投标人资格进行评审,合格者进入详细评审。资格后审是作为招标评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组织评标时由评标委员会负责,审查的内容与资格预审的内容一致。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审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在评标报告中包括了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内容。对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评标委员会应当对其投标作废标处理,不再进行详细评审。
资格后审可以减少招投标双方资格预审的工作环节和费用,缩短招标投标过程,有利于增强投标的竞争性,但在投标人过多时会增加社会成本和评标工作量。资格后审方法适合亍潜在投标人数量不多的招标项目。
三、当前投标资格审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门槛问题
所谓门槛问题,即市场准入和资格审查问题。一是装备承制单位市场准入门槛。目前,竞争性采购还未成为海军装备的主要采购手段,装备承制单位从《装备承制单位名录》中选择,而很多具备条件的厂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没有进入名录;二是投标单位资格审查门槛。由于进入名录的厂家有限,一些项目参加竞争厂家很少,一般都在2-3家,个别项目勉强只有2家。如果进行严格的资格预审,将会排除大多数装备项目开展采购竞争,很有可能一些项目一开始就不具备竞争性采购的条件。所以,门槛问题已影响到装备竞争性采购的开展。
对策:一是合理设置准入门槛,按照武器装备及分系统、配套产品类型和保密等级,科学确定承制资格审查内容和评审标准;二是扩大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范围,加快开展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种所有制企业的资格审查工作,完善《装备承制单位名录》,不断充实合格竞争主体;三是逐步建立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制度,建立海军装备采购信息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做好每次装备竞争性采购前的投标单位资格审查工作。
(二)遴选问题
所谓遴选问题,即潜在投标人的提出和筛选问题。目前,潜在投标人的提出和筛选有两种做法。一是根据以往规定,由合同订立管理部门根据《装备承制单位名录》提出,对个别潜在投标人较多或者大型、复杂项目,由承制单位提出申请,合同订立管理部门组织军代表评审。该做法是海军长期坚持、比较成功的做法,但需进一步统一规范;二是根据《海军装备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项目组根据合同订立管理部门委托书要求,组建专家组选取潜在投标人。该做法统一规范了潜在投标人遴选和资格审查程序,但实操难度大,需在招标实践中检验。
对策:采取与其他军兵种一致的做法。一般情况下,根据合同订立管理部门要求,由军代表机构提出潜在投标人建议,合同订立管理部门组织确定;对于个别潜在投标人较多或者大型、复杂项目,根据合同订立管理部门,委托要求,在军代表机构提出潜在投标人建议基础上,由项目组按照《海军装备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组织资格评审和筛选工作后,由合同订立管理部门组织确定。
(三)评审问题
所谓评审问题,即资格审查的评审内容问题。一是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的评审;二是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的评审。二者的评审内容基本相同,应正确区分:
一是组织评审的单位不同。對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由合同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和评标,由装备招标执行部门负责组织。二是评审的方法不同。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和投标单位资格审查,主要采取合格制,满足审查标准的申请人,则通过审查;评标一般采取综合评审法,综合评审最优的为中标人。三是评审目的不同,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的目的,是通过评审确定装备承制单位资质和名录;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是在确定装备承制单位资质和名录基础上,通过评审确定拟邀请投标单位;评标是在投标单位资格审查的基础上,通过评审确定中标单位。四是评审的侧重点和深度不同。对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评审的侧重点是承担军品任务的基本能力和条件;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是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基础上,评审的侧重点是承担某一特定军品项目的能力和条件;评标则是在投标单位资格审查基础上,对承担某一特定军品项目的能力和条件综合评审,择优选出中标承制单位。如何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投标单位资格审查相结合提高评审效率。
对策:合同监督管理部门和装备招标执行部门在年初工作安排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结合彼此年度工作计划,将本年度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和本年度投标项目进行拉条挂账的梳理,对同一单位可以采取联合审查的形式提高工作效率。或者在各自审查后将审查结论相互通告进行参考,将对方审查确定的优质单位,在自己的审查或招标过程中给予优先确认,从而提高评审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梦雄,崔小宁.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规范化探析[J].军事经济研究,2009(01).
[2]程艳妙,杜汪洋.这边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12(03).
[3]朱云鹏.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装备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单位:海军装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