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比较研究
2017-05-16赵利玲
摘 要: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对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核算的差别,以及差别所带来对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作为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各自的優劣势所在,在未来怎样去更好的结合运用这两种不同的核算方法。
关键词: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区别;优缺点;结合
目前,大多数的企业都以完全成本法作为产品成本的核算方法,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而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于将变动成本法运用于内部管理分析,下面以一个案列来分析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某公司初始营业,生产100个产品销售其中80个,每个售价是100,有如下成本数据:
那么造成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单位成本和期末库存成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着重来分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分析与比较。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概念
1.完全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亦称“吸收成本法”、“归纳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一种传统的存货成本制度,这种制度下计算产品成本时,将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变动成本,还包括全部的制造费用(变动性的制造费用和固定性的制造费用)归集(吸收)至半成品库存(资本化)并进行后续结转。在完全成本法下,存货的成本吸收了制造过程的所有成本。
2.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也是一种存货成本制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在资本主义市场掀起狂风暴雨的经济危机,这对变动成本法的兴起产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变动成本法下计算产品成本时,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产品的期间的费用而从相应的收入中扣除。这两种方法都将成本发生的非生产成本(包括固定和变动的)作为费用。
二、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1.形成的根本原因
完全成本法符合公认的会计准则,完全成本法基于传统的成本概念,从成本价值补偿的角度来看,将所有的制造成本都计入产品的成本,有利于编制财务报表,可以直接得出产品的总单位成本,计入期末存货,同时在我国的税法和会计原则中,完全成本法是唯一认可的计算成本的核算制度。
变动成本法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使会计工作能提供更为广泛、深入和适用的信息。变动成本法通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计算边际贡献,能清楚的得出产品的生产与否带给企业的贡献是多少,不考虑固定性制造成本那一部分。与完全成本法相比,变动成本法能够为预测、决策。控制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变动成本法是一种区别于完成成本法那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言的,适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2.构成内容不同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是相关联的,可以看做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完全成本法按传统损益程序,将所有的成本划分为制造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将全部制造成本计入产品的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计入期间费用,全额计入当期损益。期末计价,库存产成品的产品构成也包含了固定制造费用。
变动成本法按贡献式确定程序计量损益,变动成本法先将制造成本划分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将变动性制造费用和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一起计入产品的成本,而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与非制造成本一起列为期间费用。非制造成本中也可以继续划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都计入期间成本。在期末计价中,期末存货库存其成本只包含制造成本中变动部分,变动成本法的期末计价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计价。
3.服务对象不同
完全成本法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所反映的信息更多的是外部财务报告(利益相关者)需要,为纳税申报服务。
变动成本法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会计(管理层)的需要,它没有得到相关法律和会计准则的认可,只能用于内部的经营管理,当管理层在预测、决策、控制的时候,为管理层提供更有效的信息。
4.对净利润的影响
同一件事由于选择的成本核算制度不一样,导致得出的损益表的净利润不一致。
完全成本法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归集为产品成本,在客观上强调生产对于利润的贡献,从另一方面来讲,完全成本法就是强调了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变动成本法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强调损益对销量的变化更为敏感,客观上有刺激销售的作用,可以看出,变动成本法强调的是变动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5.产生的后果
在一定销售量的条件下,当产量大于销量,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高,高于变动成本法的利润。在完全成本法的核算下,存货的单位成本更高,以成本计价所要求的定价更高,能得到的利润更大,这种方法下的成本信息不仅没法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有时甚至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但是完全成本法有利于长期的决策。
变动成本法下,在一定产量下,当产量小于销量,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高,高于完全成本法的利润,不将固定性制造费用考虑其中,因为在相关范围内,不论是否生产此项产品,固定性的制造费用始终是存在的,在变动成本发下,多销售,利润更高,特别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采用变动成本法则能接受价格低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但是它却能给企业带来边际贡献。变动成本法下,以销定产,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短期的决策。
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完全成本法是符合传统的成本核算制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要求,在完全成本法下核算的产品成本,不需要再经过其他处理,能直接用于编制财务报表,现阶段世界各国都是应用完全成本法核算成本。②完全成本法使人们更重视生产环节,生产的产量越多,产品所负担的单位成本就越小,刺激企业的生产,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努力。③在成本加成定价中,使用完全成本法能更客观的去核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而不是低估产品所承担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长期决策。
(2)缺点
①完全成本法下,通过增加产量(存货)就能增加利润,这使得管理层可以通過增加存货来操纵利润,如果管理层是以此作为其绩效的评估依据,那么管理层就会增加存货,从而得到的是不真实的生产业绩。②完全成本法下不便于考虑各部门的业绩,造成责任的混淆,这对企业的短期决策时不利的,因为夸大了生产的业绩,单位负担成本低,利润高,不反应其真实的盈利能力。③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复杂,涉及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摊,这容易受到管理者的主观判断的影响,由于工作的复杂,得到的信息可能要以牺牲时效性为代价。
2.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优点
①变动成本法下核算产品成本,能提供给管者更有用的信息,只有产品的销售才能给企业带来真实的利润,区别于完全成本法利用增加产量来增加利润是有悖逻辑的,从而有利于短期决策。②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的边际贡献,有利于本量利分析,研究销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的分析企业的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划分的基础上,以变动成本为前提。③变动成本法将生产成本和期间成本分离开,从而把产品成本归集于供应部门还是生产和销售部门都分得很清楚,便于进行各部门的业绩评价。通过制定预算,考核执行情况,来进行奖惩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的做法。④变动成本法能促使企业的管理者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完全成本法下,销售的下降由于产品产量的增加,或许会导致利润的增加,这是一种非常规的现象,在完全成本法下很容易导致盲目生产,存货积压,仓库保管成本上升。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与产量无关,企业利润只随着销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会使管理层更加重视销售环节,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售后服务。⑤变动成本法可以简化成本的计算工作,可以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主观臆断性,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一笔扣除,节省了固定制造费用的分摊工作。
(2)缺点
①变动成本法目前还不合乎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的有关要求,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变动成本法不能保证产品成本的完整性。②按成本性态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本身具有局限性,一是成本的划分有些不是很明确,得按照一定的方法划分混合成本,二是成本性态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假设的结果,并没有形成理论。③变动成本法不适用于长期决策,当超出了相关范围,及不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产量下,固定成本是会发生改变的,单位变动成本也不会一成不变,当面临长期决策的时候,变动成本法的作用会随决策的延长而削弱。④变动成本法,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一次性扣除,会导致利润骤降。
四、完成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结合应用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各有优点和缺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之间彼此是互补的,比如完全成本法不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对内部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变动成本法则对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再比如,变动成本法不适用于编制外部财务报表,而完全成本法适用。这些都可以说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不是相互排斥的,而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首先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单独运用,都会有一定的劣势,我们不妨将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结合起来运用,建立以完全成本法为主,变动成本法为辅的成本核算体系。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成本加成定价依旧是要按完全成本法计价,保持成本的完整性,当产能过剩时,运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决策,提高利润,简化工作。在期末根据固定性制造费用账户调整出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报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阮小平.完全成本法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2]商迪.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应用问题[J].经营管理,2015(5).
[3]江林玻.关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应用浅析.[J].时代金融,2015(10).
作者简介:赵利玲(1996.06- ),女,汉族,会计学专业,初级会计师,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