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生物中考二轮复习的有效性
2017-05-16黄秀莹
黄秀莹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初中部 广东 龙川 517300)
【摘要】 本文根据《考试大纲》的重点要求和学生第一轮复习及反馈的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探讨如何通过专题复习来提高生物二轮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生物中考 二轮复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4-150-02
一年一度的升中考试很快就要到来,初中毕业班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投身在紧张的备考工作中。很多学校第一轮复习即将结束,很快就要进入二轮复习,我们生物科也不例外。二轮复习其实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也就是相当于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赛。那么,应该如何提高生物中考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呢?
我认为二轮复习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阶段。主要要针对《考试大纲》》的重点要求和学生第一轮复习及反馈的情况,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专题复习及选择有代表性的模拟试卷,来突破重难点。对于专题复习我侧重于做到四个“重视”:
一、重视指导学生绘制知识导图,形成知识网络
生物其实就是由一个个不同的概念串联成一本书的,我在一轮复习中重点是要求学生记熟概念,那么在二轮复习中我则比较注重核心概念的梳理和知识体系的构建,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课外绘制知识导图,将分散的知识点结合起来,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主要方法有:
1.以“章”为单位,梳理本章核心概念
2.以“单元”为单位,构建本单元知识体系
3.跨“单元”之间,相联系的知识进行串联,构建更为清晰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就出现了很多的概念,如:什么叫生物、生物特征、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网、食物链、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的范围、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等等。我通过让学生构建知识导图将将相联系的知识进行串联,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清晰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重视实验专题复习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作为重要的考点,每年分量都比较高,近两年分值都高达20%。
对于实验专题的复习,我有以下两个建议:
建议一:重视对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特别是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步骤等要格外注意。(如2015年广东省题就考了三道关于三基的实验题)
2015广东省卷:4.在进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B)
A.在载玻片上滴清水B.先盖盖玻片再染色
C.绘细胞核时直接涂黑D.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解析]本题考查的角度是实验步骤。如果对“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这个实验操作步骤熟悉的话则很容易选出操作规范的是B选项。
2015广东省卷:14.题14图是观察菜豆种子实验时看到的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①②③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②是胚轴,能发育成茎
C.①和③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D.④加碘液后能变蓝色
[解析]本题可以说是对基础知识、实验内容的综合考查。
既考查了菜豆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的胚的发育及植物组织的特点等基本知识又考查了实验步骤及产生的现象等知识。对这些知识都掌握好的话则能选出正确答案是C.
2015广东省卷:24.题24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小脑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上D.效应器是被试者手指的肌肉
[解析]本题既考了反射弧的知识结构,又考了科学探究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說是对基础知识、实验内容的综合考查。
建议二:注重变式训练,突出实验题型的探究
从往年中考试题分析,可以发现同一知识点有可能会在不同的年份同时考查,只不过考查的形式或提问角度会不同。
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主干知识点,在近年省卷中都考了,不过考的角度不同: 2012广东省卷:18.现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于晴天的凌晨置于室外、并进行24小时的气体分析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乙),该气体是(A)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氮气
[解析]本题考查的角度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广东省卷-18:如图所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密封在一个不透光的钟罩内,将该装置放在温度为25℃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滴的移动方向是(B)
A.不移动 B.向左移
C.向右移 D.先向右移,后向左移
[解析]本题考查的角度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及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如2014广东省卷:14.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现象如题14图,该实验说明(B)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A.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既考查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照,又考查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三、重视图表专题复习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近几年的生物中考卷中,图表题比例较大,如2014年就出现了13题,2015年出了14题。因此能否正确地读图和对图表做正确分析已成为解题得分的关键。
往年比较常考的图表题有结构模式图、过程示意图,曲线图和表格图。
1.结构模式和过程示意图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三个方面:(1)识别图中各结构的名称;(2)理解图中所示结构的功能;(3)结合图示描述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过程的变化。
如2015广东省卷:12题12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
A.①是导管可运输水 B.②③具有保护作用
C.④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可以张开或闭合
[考查角度]主要考了叶片的结构名称及功能。
[解题技巧]做这类题首先要指导学生准确判断图中指示线所指的位置,然后识别指示线所指的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最后分析题意结合相关知识点答题。如果学生对叶片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好的话则很容易判断出错误的是A选项。
如2015廣东省卷:18题18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析]考查角度:过程示意图:血液的流动规律。
解题技巧:首先学生要准确判断各阶段的特点和变化,然后链接相关知识,最后才能分析题干结合相关知识点答题。
2.曲线图、表格图考查角度:(1)完善表格内容;(2)结合曲线描述生命活动的规律或生理过程的变化;(3)综合表格与坐标曲线或柱状图相结合,分析、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
如:2015广东省卷:15题15图为某温室大棚内一天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据此曲线分析正确的是(D)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bd段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c点氧气浓度最高
D.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解题技巧]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看曲线图,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及关系(如这里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含量),然后分析曲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揭示曲线变化的原因和含义(二氧化碳的含量出现变化跟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ab段de段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高,是因为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bd段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是因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最后结合题意做出分析判断A、B、C选项都错,只有D选项是对的。
又如:2015广东省卷:23题.下表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对此分析正确的是(C)
A.①代表肺静脉内血液?
B.②表示肺泡处
C.③代表组织细胞
D.④表示流经大脑的血液
[解题技巧]第一步指导学生审标题,因为标题对答题起到启示和导向的作用(这里表示的是人体不同部位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第二步审表格,学生要特别重视数据的变化,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找出其隐含的条件;最后审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准确把握表格内容与问题间的因果联系,从而结合所学知识点实现数据和问题的转换。
四、重视易错专题复习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考试时经常会有一些题目做起来模棱两可,不知选哪个答案好,其实就是对一些相似的知识点没有做具体的分析比较。所以在复习时我们老师要特别重视易错专题的复习及解题技巧的训练。例《免疫与计划免疫》这一节就出现了好几个易错易混点:
如①进行计划免疫≠能预防所有疾病:计划免疫只能预防特定的传染病。②传染源≠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③抗原≠抗体: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外来物质(如病原体、移植器官、异物等)。抗体是在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对于这些易错易混点,我们可以在复习时针对近几年考试命题把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整理出来,让学生对比区分,讲深讲透,这样才能避免再次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