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间隔年”在我国大学生中的实用价值研究

2017-05-16邵莹吉

大观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

邵莹吉

摘要:“间隔年”在2009年从西方引入我国,主要是指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近年,间隔年在西方青年中进行地如火如荼,其优势也愈加突出。但是在“间隔年”传入我国之后作用却不是很大。首先:我们将从调查数据分析现在“间隔年”在我国遇到的矛盾困境并对我国大学生做一系列的情况分析。其次,从早期西方兴起间隔年的国家进行分析,同时将我国国情与西方现状进行比较得到一些结论,找到我国现状的特殊性;最后,分析“间隔年”对我国大学生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大学生;间隔年;文化

“间隔年”发源自英国,并且一直被英国青年所推崇。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英国约有3万青年人在大学毕业前参与过间隔年,并且有约占7%的大学新生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选择推迟一年入学进行间隔年计划。到2012年英国国家学生报纸《学生时代》(student times)统计的数据显示,英国约有250万人参与间隔年,人数还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同样在美国,2011年有150万大学本科新生选择了间隔年,而哈佛,普林斯顿等名校甚至推出了间隔年资助项目。2011年,哈佛有高达14%的毕业生申请了美国支教,前往国内一些较为落后的公立学校教书。诸多数据显示,间隔年已经在西方各个国家开始流行起来。

但是,在2009年“间隔年”传入我国之后,“间隔年”在我国所表现出来的影响却较小,大学生的了解度和参与度也同样比较低,所以我们针对江苏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访问,来研究“间隔年”在我国推行受阻的原因,以及在我国国情的状况下,“间隔年”对我国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对象为江苏大学的学生,在江苏大学校内进行调查问卷或是面对面访谈。

调查问卷有效问卷比例为100%

(一)两个矛盾

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加“间隔年”,但真正会参与到其中的人数较少。

2.绝大部分认为参加“间隔年”可以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但相对只有很少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参加“间隔年”。

(二)两个特点

1.很少有大学生真正了解“间隔年”,并且对“间隔年”有不同的定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有关“间隔年”期间的规划,大部分的学生把目光放在去世界各地旅游方面(90%),很大部分人想要体验各地文化(76%),相对来说只有较少的人想要参加海外实习(46.67%)或者把时间用在学习阅读方面(43.33%)。

2.当代大学生没有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10%的大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66.67%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调查数据可以清晰的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46.67%的大学生表明自己不喜欢现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26,67%的大学生当初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对所选专业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目标表现很茫然,没有积极寻求自己的兴趣点,也没有开发自己的潜能。

二、研究成果

在经过一定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小组认为在中国推行“间隔年”有很大的意义,主要看以下论证。

数据显示有32.26%的大学生没有了解过间隔年,而有87.71%的大学生认为“间隔年”对大学生有意义。我们针对这一矛盾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有很多因素导致了这一情况的发生。

首先,大部分高校對“间隔年”计划的否定。我国的高校数量巨大,人数很多,所以教育资源等都是相对宝贵的。所以,在综合考量之下,很多高校都不愿意给学生提供一些间隔年计划的休学时间。基于这样的情况,很多有兴趣的学生都只能作罢。其次,学生不太了解一些有关信息的传播渠道,从而无法知晓有关间隔年的情况,其他类似的项目活动参与度也很小。再者,网络或其他各种渠道上有关与间隔年的信息不完全或错误,误导当代学生,使一部分学生对于间隔年计划充满怀疑的态度。

当然,以上都是一些外部因素,还有很多有关我国国情的内部因素和历史原因。

1.中国国情中一个很大的特殊性便在中国高校学生的复杂性。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目最大的国家,人口分布相当广泛。所以,在学生会等一系列学生基层组织的作用下,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在大学中认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了解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性中,中国的当代大学生已经可以在大学本科学习的校园中,了解到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

2.中国国情中的另一大特殊性便在于应届生招聘资格。74.19%的大学生愿意在大学本科期间践行“间隔年”,相比,只有22.58%的学生会把时间选择在毕业后。“应届生”这样一个标签对于一个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很有利的身份。大部分的公司,企业都相对倾向于应届生,所以在面对“间隔年”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工作就业。并且在自己出游的一年中看到之前的同学好友已经在工作上做出一些成绩,而自己仍处于职业空窗期,这也会引起心理上一部分落差。所以在就业问题如此凸显的我国进行间隔年的推行有难度。

3.在中国进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之后,很多当代大学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安全十分重视。调查数据表明51.61%的大学生在考虑到践行“间隔年”时首要考虑的就是家庭问题,可见在当前的社会状况之下,父母在子代考虑问题时的重要性。作为长辈的父母大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世界各地进行游历生活,而更愿意让他们顺着老一辈的生活成长之路。同时,当代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的各项培育发展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他们习惯了被安排,而失去了自我思考,自我发掘,自我决策的能力,独立性差。而一个更加普遍的资金问题,更是让大部分有外出游历兴趣的人选择了留在自己的家乡。

这些原因都从各个方面导致了“间隔年”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流传或参与度不高。但是从国外的很多数据表明“间隔年”已经越来越流行,成为很多国外大学生选择增强自己为人处世能力的一种渠道。但是我国参与“间隔年”的人数寥寥无几。以江苏大学为例,有效调查问卷中没有人参加过“间隔年”活动,可见,“间隔年”在我国参与度之低。

众所周知,青年是最有朝气的一代,代表着国家发展的动力,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引领时代的潮流。能够在这个时期探知自己的人生目标,思考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在这期间,亲身进入到社会中进行实践也有益于青年发现问题,不同于从书本上得知的理论层面,在切身投入社会中试探自己有什么生活或是学习方面的盲区,也可以激起自己对某一方面研究的兴趣。同时,青年也可以体味百态人生,在对整个世界的访问中有一颗怜悯之心,来感知生命的价值。最后,在提前对社会有一定的接触后,青年对社会的评价也会相对客观。日后,当他们真正进入社会之后,可以减少青年对社会期待与社会真实的残酷性之间强烈的心理落差。

“间隔年”无疑可以给当代中国大学生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在旅行中扩展自己的视野见识,拥有一个国际视角。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这些见识就可以成为一种工具,供自己融会贯通,为自己服务。“间隔年”让当代青年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可以去外地甚至是国外接受一些文化的熏陶,学习一些国外企业家处理问题的方法技能,增长一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了解生活的艰难不易。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的今天,青年文化反哺呈现出全球化现象越来越凸显,这实质上是一种青年文化反向社会化的过程。“青年文化参与,影响,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变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规定者变迁的方向。”南京大学社会系周晓虹教授说。“间隔年”给青年人一个机会在全世界传播,宣扬自己的一种价值观。以青年人独特的视角,创新的观念来进行对传统文化进行反哺式的颠覆,让青年人真正对社会进行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改造。这可以加快社会的进步进程。周晓虹教授在《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中就提到,亲子冲突的出现,预示了单向的由父及子的传统文化教化或文化传承模式的危机。由于社会的急速变迁,以及面对这种变迁,亲子面对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亲代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同时,子代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在面对全球化的世界面前,中年以及老年人对于国际文化的接受能力远远弱于青年人,但国际文化日益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中年一代以及老年一代对于国际文化的接受能力和全球化速度形成一对矛盾,在这急速的社会变迁之中,青年一代对于国际文化的理解能力成为了他们在这个急速变迁社会中的优势。我们要利用好这样的优势。虽然在反哺的过程中,“间隔年”只是其中一种方式,但无疑是又快又全面的一种方式。践行“间隔年”所面临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节的,在我们完善了现有的教学制度,解决了其他困难之后,间隔年以本身具有的快速,全面的优势让整个社会更快贴近国际化进程。

国家在近40年以来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一直在走国际化道路。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同时,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但这些“走出去”的措施大多是针对经济层面。“间隔年”可以当成一种文化层面的措施,让我国年轻人了解西方人思考问题,处理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西方文化表面层次的事物。

当然,“间隔年”的过程中年轻人不一定必须要出国,有一部分青年人选择离家去异地独自生活或者游历,兴许没有与西方进行一些交流。,但异地就意味着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就会引起一定程度上思想的创新。在我国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之下,进行”间隔年“会给创新带来更加丰富的基础资料。在书本上拥有的很多知识很难被转换到现实生活中,甚至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却没有与时俱进,导致青年人在真正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困难。“间隔年”让当代大学生切身体验异国或是异地文化,能够更加真实的接受西方人的思考方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西方的思考方式同我国的结合起来,运用于工作生活中。

综合以上,“间隔年”对我国大学生有很大的意义,在“间隔年”逐渐国际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中国当代大学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新时代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艳萍.国外高等教育中“间隔年”的缘起、发展与意义[J].现代教育科学,2014(09):77-80.

[2]敖成兵.行走间隔年:当代中国青年的人生阶段性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13(08):86-90.

[3]敖成兵.行走间隔年:中国青年幸福感的自我体验[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3):13-16.

[4]敖成兵.间隔年与中国青年社会化[J].当代青年研究,2013(01):81-84.

[5]敖成兵.解读中国内地年轻人青睐“间隔年”现象[J].前沿,2012(22):118-119.

[6]刘彬.生活世界与旅游世界:间隔年旅游体验的现象学解读[J].旅游论坛,2013(04):5-10.

[7]吴茂英,黃克己.网络志评析:智慧旅游时代的应用与创新[J].旅游学刊,2014(12):66-74.

[8]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究,2006(36):57.

[9]王亚韵.我国大学生间隔年现状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4(18):166-167.

猜你喜欢

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谁远谁近?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