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滴滴厚积累
2017-05-16胡健玲
胡健玲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桥北小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我们认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从多欣赏和厚积累开始,其中课堂阅读中积累语言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课堂阅读 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4-132-01
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志。小学阶段正是开发语言能力的最好时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著名学者邓拓说:“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重视积累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日积月累方生活,以上从各个侧面都说明积累的重要性,从语文的角度则说明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从多欣赏和厚积累开始。
为了激发学生语言积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我们尽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和无意识记忆的方式进行指导,将原本静态的死记硬背变成动态的感悟欣赏,在阅读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快乐的积累语言。
一、在情感体验中进行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情感是相统一的。因此,研究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策略,首先是通过语言的感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的情感因素刺激学生对语言的记忆。冯老师教学《快乐的小青蛙》指导朗读小青蛙的话时(“是我,小青蛙!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能引发联想的情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直接充当小青蛙的角色,想象自己是这只小青蛙,在枯井里听到大象伯伯的声音,心情会怎样呢?孩子们说:“我很着急,赶紧大声叫大象伯伯救我出去。”“我很惊喜,因为我马上就可以离开井里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學生就能惟妙惟肖地读出急切的语气了。这时候,从他们口中读出的词语不再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了。这样词语才不会被忘记,才容易被提取,被积累,被运用。
二、在思维发展中进行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与语言训练密不可分,语言积累又往往和思维训练联系在一起。在语文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其途径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活动之中,即在识字、阅读、作文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发展起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比例最多,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重要场所。曾老师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抓住“雪中送炭”,先让学生从字面理解意思,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原因,找句子来理解,并且出示句子指导朗读、感悟,学生的思维发生迁移,语言积累与思维发展同步,“雪中送炭”这词就牢记在心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了。
三、在语言的比较赏析中进行语言积累
比较赏析,是语言品味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是省略原句原段中的某些词句与原句原段比较,也可以用其他词句替换原文的词句再与原文比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体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因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主动探索语言的运用方式,起到积累的作用。
四、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积累
同一个词语,有人教得“冰冰凉,透心凉”,而有人则会教得“农夫山泉有点甜”!究其原因,前者脱离语境,为教词语而教词语,以词解词,解得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以然,说过了读过了也就“过”了。后者则能把一个个看起来冷冰冰毫无联系的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赋予它情感的色彩,让它鲜亮起来,飞扬起来,以自己独特的意象进入到孩子们的世界。孩子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已经不再是那单调枯燥的词语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甚至电影了!当然,这也是作者在文中抒发情感的色彩。它们有了这个过程,孩子们自然能感悟到这些个词语的温度、高度与深度。
五、在反复诵读中进行语言积累
课文语言堪称典范,无疑是小学生积累语言的最佳范本。国学大师南怀谨先生曾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诵读。尤其是诗词,更是高声诵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了。”入选教材的课文大都语言优美,句段精彩,非常适合孩子们诵读。而诵读是积累词语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课文中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最优美的词语,自己反复地读,认真体会、感悟这些词,把他们读成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场面、一个故事。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有所获,读有所乐。
六、通过背诵来落实语言积累
丹麦语言学家斯培森曾经说过:“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黄金时代。趁着小学生的记忆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特别是优秀的古诗文,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学生“不会表达”的缺憾是一种很好的补偿。
七、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要源于实践,反过来,实践运用又积淀着语言积累,两者辩证统一。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处理信息同时也是一种语言积累的方法。
阅读与积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积累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素养提高的主要途径。将语言积累与学生的课堂阅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语言积累动态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使有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相互结合,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