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研究

2017-05-16王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业实践自主创业

王妍

[摘 要]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经营活动,在其大学生涯中创业实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视度,因此,这些活动所占比例大大提高,本文通过研究一些正在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分析了在进行创业实践后学生就业能力的变化状况,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以为相关大学生提供合理性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创业实践;大学生就业能力;自主创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50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大学生就业问题也逐渐发展成社会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它不仅影响着很多家庭的利益,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因此,失业问题就是结构性失业问题,对于结构性失业问题来说,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所以,对于整个社会和任何一个高校来说,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必须进行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形式和现状,分析了其对学生的影响。

1 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形式与现状

学生在大学阶段里,通过自发寻找项目,自己筹集资金的形式,开展的类似摆地摊的开公司行为就是创业实践。从现在来看,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常态化发展,发展速度大大降低,逐步向创新驱动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体系的主要群体;从现在来看,党和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以支持创业,使相应的创业门槛降低。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其创业氛围也越来越浓厚,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在大学期间进行自主创业。不过,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在创业时会面临很多压力,且这种压力丝毫不逊色于社会上创业者所面臨的压力。对于创业活动来说,其成功的标准是可以让公司盈利,并在创业浪潮下进一步发展壮大。从目前来看,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方式有很多,有的大学生开网店、有的大学生摆地摊,甚至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开公司的方式。在现在很多高校的内部,校园自由贸易市场逐渐形成,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得出目前大学创业实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1 大学生在校内自由贸易市场摆摊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践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其就业能力,对其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很多高校逐渐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校园内加大了对大学生实践的支持力度。例如,2011年,浙江理工大学设置了大学生自由贸易活动市场,至今已有6年时间,且通过相关的学生组织进行管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平台,销售团队要自己筹集资金,同时还要自己担负风险,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把学生在日常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了创业意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交际能力也能大大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也会得到提高。

1.2 创意集市和电商平台是展示大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重要平台

现在很多大学生喜欢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一些创意转化成产品在一些平台上卖。例如,浙江很多高校存在创意集市,这些集市的摊位都是免费的,同时高校还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指导,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一创意集市中。在多年的发展中,几万名大学生开展了创业活动,同时也有几千名摊主开始创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地区存在创意创业文化周,通过与一些业界精英进行交流,实现和社会的连接。另外,现在很多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了免费网络创业培训,不少同学通过阿里速卖通平台将产品进行外销,不但养活了自己,还带动了大学生就业。

1.3 大学生创意创业工作室入驻创业咖啡和创客空间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并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他们不仅需要充足的硬件服务和基础设施,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一个专门的创业孵化平台。从现在来看,很多高校致力于建设校园创业咖啡和创客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提供一个可以进行交流和办公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在创客空间,大学生可以自由举办活动,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拓宽其思维。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创业者还实现了和当地工商局的联系,通过政府的支持获得了一些便利性的服务和指导。

2 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依然不太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确切的定义,不过业界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单纯指的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结合;第二,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个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还有一定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素质,除此之外,心理素质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不过这些素质不是天生获得的,而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进行学习获得。一个人要想实现快速成长,就要在竞争的环境下激励自己,同时还要有榜样的引领,通过高手之间的对决进一步提高自己。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高校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在创业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这些就业能力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但现在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依然忽视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相对于自己就业这件事,或是在就业过程中所能表现出来的条件、才能和力量。其包括大学生的知识(思维)、行为能力和语言表达三大板块。因此,就业能力就是“就业力”或“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在求职过程中积累和养成的从事相应职业的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适应社会职业需求,并最终服务报效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本领,也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培训中逐步形成的就业技能。正如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定义的那样: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是一种以获得和保持工作的综合素质的外在多种途径体现,是多种能力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大学生,其就业能力的大小,是由多年学习、历练积累的多方面的素质运用力的综合作用与反应的结果,一般来讲,人们大致可以把它分为三大模块。

(1)一般能力模块。人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基础素质与能力,其具体包括:礼仪礼貌、语言文字表达、信息技术(电子通讯)、组织协调与领导、团队意识与意志品质、学习模仿与创造六个方面的能力。

(2)就业专门能力模块。就业专门能力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设计规划职业方向与计划和获得并保持工作的能力。其主要包括:职业设计规划、就业政策理解运用、就业信息收集处理、自荐文本和策略的谋划、面试技巧和工作适应与提升六个方面的能力。

(3)专业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所学专业方面能够表现出来的学习认知、学识水平、工作实践和创新研究四个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关系,有的甚至还起到决定性作用。

3 创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从现在来看,高校创业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各个高校都对创业教育加大了重视力度,大学生创业也达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多数的大学生具有创业意向,笔者研究发现,在创业实践后,不管大学生创业有没有成功,其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创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经过长期创业实践的大学生吃苦耐劳、抗挫折等精神明显优于普通学生

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90后”,更确切的说是“95后”,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人的细心照顾和宠爱下长大,“90后”是有个性的群体,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同时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且社会上适应能力不强。因此,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中贯穿的创业精神,可以帮助创业者提高自身抗压的能力,對于一个企业来说,它们比较重视应聘者的吃苦耐劳精神,企业不喜欢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较差。而经过长时间创业实践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会有显著提升。也就是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创业实践中会变得更强。因此,对于经历了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其能力优势远远高于普通学生。

3.2 创业实践更容易锻炼一个人的社会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

对于任何一个创业者来说,要想在创业的浪潮中存活下来,就要不断学习,同时还要加大创新力度,对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其要借助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风险洞察和应变能力,应对公司的各种事物和风险。要想让自己的创业公司获得利润,就要在自己的产品上下功夫,通过自己团队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正如管理学家明茨伯格所说:坐在教室里学不到领导一个企业的方法,这些能力在课本中是学习不到。所以在创业过程中要慢慢提高自身的能力。除此之外,在经营创业项目时要判断好行业的形势,进一步预测好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果成功了可以总结经验,如果失败了可以吸取教训。对于大学生来说,创业实践是一场高水平的实践活动,通过创业实践可以提高创业者的社会交往能力,除此之外,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对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创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3.3 经过创业实践的锻炼,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更强烈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要想成功创业,离不开团队合作,创业者自己一个人的努力是难以实现创业成功的,所以必须具有一支优势互补的队伍,才能充分挖掘市场需求,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一个创业团队来说,其水平的高低影响创业的结果。任何一个团队都要进行科学的定位、具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团队的冲突,才有利于提高团队决策的正确率。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要遵循诚信原则,同时通过创业活动使学生可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可以走的更远。

4 结 语

大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就要在大学阶段多从事一些创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自己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新的认识,再把这些认识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不管其创业形式是摆摊,还是在创业集市里出售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又或者在电商平台中进行创业,都会经历很多磨难,但是这些知识是学习多少科学理论都得不到的东西,因此,弥足珍贵。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创新能力也会实现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现在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一步分析了创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为相关大学生和高校提供了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义玲,蒋肖波.高教园区内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5(6).

[2]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1).

[3]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结构及其维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12).

[4]杨旭华.“9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2).

[5]商应美.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构建探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2(3).

[6]张小刚,赵洁.从高校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探析——以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猜你喜欢

创业实践自主创业
咖啡与音乐沙龙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开展
大学生微创业实践教育分析
“飞向梦想—金点子创业大赛”策划方案
民办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