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朝服饰文化与制度在影视剧中的应用

2017-05-16李响宋菲

大观 2017年3期
关键词:艺术表现影视剧

李响++宋菲

摘要:我国经济和传媒业的迅猛发展的同时,影视剧产量也急剧上升,古装影视剧占了很大的比重。影视服饰是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表现,传达给大众的是独特的传统意蕴、古代社会的风貌以及社会特征,是某一阶段传统文化的外化形式。但由于从事影视剧服装设计的设计师对唐朝服饰制度发展不够深入,导致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误读,不能正确的根据剧情的需要渲染、深化剧情环境,诠释特定场景,表明角色身份,凸显艺术特色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从唐朝服饰的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发展的联系来分析唐代的服饰对影视服装的发展,以及大众对传统女性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唐代服饰文化;服饰制度;影视剧;艺术表现

一、引言

服装的艺术表现不仅是社会政治的气候,也是经济基础的晴雨表。现在的影视剧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追求更高的商业利益,在这些唐代宫廷题材的影视剧中,摄制组对剧中的服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艺术处理。这些服装在视觉上冲击力较强,但是服饰却丢失了原有的内涵,出现了很多穿错衣戴错帽的现象。因此,本文从唐代的服饰文化和服饰制度的发展去研究,从唐朝日常服饰特点去研究。

二、唐朝服饰文化与制度的发展

(一)唐代冠服制度

中国服饰的冠服制度起初建立于夏商。到了唐代时期,冠服制度的发展得到了完善,对后世与国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冠服制度是皇室权力地位的象征,将官府制度与儒学相结合,强调冠服制度必须遵循礼法。

唐代宫廷女性服饰有如下四种:朝服、公服、祭服、常服。朝服、公服是后宫妃嫔与命妇、女官在朝会时穿着的大小礼服,祭服则是在祭祀时穿着,前三种皆为正式场合着装。常服是唐代宫廷女子的日常穿着。唐代宫廷女子的日常穿着,通常着装方式是上半身穿衫与襦,下半身是束裙,肩上披着帛。衫大多为薄衣,襦有加厚的,也有带棉絮,衣身的长度较短。唐代的女性的裙子较长并且摆幅较大。除去这些,常服还包含有袄、半臂、衫等。袄指的是夹衣,比襦稍长比袍稍短。半臂流行于唐朝前期时穿着在衫之外的短袖紧身上衣。衫为唐代女子舞蹈时所穿的短小易脱的罩衣。唐代宫廷女性服饰变化多端,但是基本上可以归纳为襦搭配长裙,窄袖衫,胡装三大种类。

这三大种类构成的服装款式则是襦裙、长衫与披帛。唐代的女装服饰无论丰俭,这三件都是必不缺少的。从初唐之盛唐,条纹裙渐渐地被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裙所替代直至从主流的款式中销声匿迹。

(二)品色制度(兼及腰带制度)

品色制度以官员散官品级的不同而配以不同颜色、质料、纹样官服的制度(兼以腰带饰物规定),总括之,颜色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绯——绿——青(后改為碧)。而腰带饰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玉——金——银——鍮石。

从唐高宗开始,唐代官服在反复修改发展中有了较为完整的系列,对后世官服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把赤黄色定为天子常服专用的色彩,对官服的服装色彩又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三品之上袍为紫色、束金色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六品深绿,七品淡绿等。未入仕者,则着白袍,因此唐朝百姓的衣服也以白色为主,布衣成了平民的又一代称。

唐朝的服饰图案文化,不仅用龙、凤传统等图案创作,而且也开始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创作。晚唐时代的衣饰图案则更为精巧美观。花鸟、动物、团花在帛纱飘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相斗艳。因此,这时期衣饰图案的设计表现出更加自由、饱满、华美、圆润的艺术风格。

唐代不仅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艺术表现风格,又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前无仅有的高峰。譬如花鸟图案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充分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联合所产生的意蕴和精神。唐代的服饰文化、色彩文化、图案文化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三)章服制度

章服制度是常服成长至一定时期的产物,是官员随身配带鱼(龟)袋的制度。随身佩鱼(龟)的目的,不仅是用它作为朝君面圣的凭证,而且还是用来表现文武百官,黎明百姓的身份尊卑。常服佩鱼(龟)自隋代已初具形制,在武则天时期将佩鱼范围进一步扩大,因玄武与武姓相合,所以改所有人佩龟改为鱼。

章服制度化之后,百官的衣着服饰想要改为绯、紫色,必须经过朝廷严格审查,并且依据官员的具体状况区别对待,够资格的官员才会授予。章服制度不仅继承周汉传统的礼法制度,而且从服装服饰、面料、色彩、纹样等方面表现出来,让体制进一步加以规整。

三、唐朝服饰制度与文化在现代影视剧中的应用

将唐代服饰艺术表现到现代影视剧的服饰造型中,要汲取唐服饰中的主要元素,如制度、地位、色彩、图案、面料等与影视服装的艺术表现相结合,才能设计出具有正确的历史观、鲜明的时代感的现代影视剧。将传统唐代服饰与现代影视剧服饰设计的结合,可以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剖析与沿用:即传统唐代人物服饰的“形”、“意”、“神”。

将唐代人物服饰的“形”、“意”、“神”进行揣摩、构思后,再运用到现代影视剧服装的设计中。TVB宫廷剧《宫心计》中的服装设计理恰如其分地将唐代服饰的特征融入了现代宫廷影视剧的服饰造型中,既还原历史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设计师以传统唐代宫廷女性服饰内涵为设计元素,取其形,表于意,传其神,将浓厚的色调感与华丽装饰主义风格融入影视剧中演绎唐代宫廷女性服饰中的精髓,不仅是一味的在承袭唐朝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改良,更是是古典与当代的完美再创新。

在有的影视作品中,唐宫廷女性服饰的设计夸大丰胸、细腰。女性体态丰满,裸露有余,端庄不足,虽取材于历史,但没有拿捏准其神韵。而《宫心计》不仅凸起盛唐时代的服饰的多样性,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完美体现,而且服饰的款式、色彩、面料、图案纹样都经得起推敲揣摩。因此可以说《宫心计》之所以如此成功,这与影视服装设计师对传统的研究和创新是分不开的,这种成功的提取和衍生为国内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提供了一种借鉴。

四、结语

将唐代宫廷女性的服饰融入到现代影视剧中,并不是意味着将古代的服饰造型胡乱搬上荧幕,而是以原有的古代服饰造型为蓝本结合现代大众的审美情趣以及影视造型的需求进行再设计,创新出既符合历史又能迎合市场宫廷剧服饰,这是与复兴汉服的宗旨是不谋而合的。

【参考文献】

[1]张萌.唐代宫廷剧中的女性服饰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D].武汉,2015.

[2]祖倚丹,张红雨.论唐代服饰文化的政治特征[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3]吴功正.唐代服饰美学[J].思想战线,2001(04).

[4]黄娜.唐代女子服饰特点浅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

[5]刘冬云.影视服装设计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2004(12).

[6]戴钦祥,陆钦.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猜你喜欢

艺术表现影视剧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跟着影视剧学育儿
影视剧制作方需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探讨琵琶演奏中的音乐感觉与艺术表现
论艺术设计与绘画的关系
戳破泡沫不能只靠自然选择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二胡表演艺术
浅论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之后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