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训练的地理小实验在化解教学难点中的应用研究
2017-05-16李霜
李霜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 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 地理小实验的直观、明了、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思维训练的地理小实验更能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层层深入的探究心理,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本文以《黄土高原》一课为例,探究地理小实验在化解化解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从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实验 体验 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4-030-02
一、开发有思维训练的地理小实验的必要性
新课程倡导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探索和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体验,地理小实验的直观、明了、可操作性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思维训练的地理小实验更能营造和维持学生学习过程中层层深入的探究心理,有效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有思维训练的地理小实验在教学中有效分解教學难点的研究
地理学习的对象地球对于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说空间尺度太大,对于离学生太遥远的区域的学习很多时候只能相像或通过视频来认识,如果通过实验模拟遥远区域的环境及当地地理事物的发生、存在、演变等过程,就能给学生眼见为实的现场感,能有效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能更好地认知、了解地理事物。
以《黄土高原》一课为例。
该课的难点有两点:通过黄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来理解华夏文明诞生于此的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影响,为了很好地化解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华夏文明的本源,本教学内容以“认知”和“求证”为思路来组织教学,通过三个小实验的活动设计,尽可能地把黄土高原“搬到”课堂中来,使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
1.模拟风成说实验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多,最厚达200多米。黄土高原的面积有64万平方千米,大约有海南岛的面积20倍。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这么厚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现在,比较有说服力的理论是风成说。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成两种存在差异的类别: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从“知识和技能”层面来看,模拟风成说的实验,帮助学生探究黄土的形成、了解黄土特殊的性质,运用陈述性知识外在表现让学生观察、归纳、分析,在这过程中学生获得了程序性知识,也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团结合作、分析、探究能力、动手实践和归纳总结能力。
从“过程与方法”层面来看,让学生过动手实验较为真实的体验黄土的形成,了解黄土的成因和性质,学生通过实践演示、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得出结论。帮助学生运用地理观点来解释地理现象的成因,初步掌握探究和分析某区域的一些自然现象的特征、成因的方法。
至此,学生形成以下的思维过程:模拟风成说——黄土成因分析——观察颗粒的粗细排列——推断出山西境内的黄土分解最完善颗粒最细——肥沃的土壤在气候温暖的上古时期适合人类耕作,通过层层深入的逻辑推理,学生就能理解“受太行山脉的阻挡,最肥沃的土壤落在气候温暖的上古时期山西,这里非常适合早期人类的刀耕火种。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都起源于此,这里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华夏文明在此诞生”,从而从土壤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开中华文明起源地之谜,学生的思维不断上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得到了升华。
模拟风成说实验也为下面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分析打下了基础。
2.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
上面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并能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演示、地理分析、推理和判断得出结论。通过动手实验获得较为真实的体验,初步掌握探究和分析某区域的一些自然现象的特征、成因、危害及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至此,学生能通过水土流失的结果分析、能从土壤对农业的影响的角度推断出水土流失过程与黄土文明的兴衰、历代国都变迁的关系。
3.模拟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变化的实验
模拟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变化的实验,是学生理解千沟万壑景象的成因,认识了塬、梁、峁等地貌,推断了这样的地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特有的信天游、秦腔、安在腰鼓等文化现象。
三、从《黄土高原》一课的实验中得出结论和思考
1.结论
三个实验以问题的提出、学生动手实践、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求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实验同时传达了“成也黄土,败也黄土”的因果观,蕴含着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爱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文明才能得以延续。
2.思考
《为思维而教》一书指出:“在知识与思维之间,知识与思维本身无价值,知识的价值存在于“解决问题”之中,而当知识用来解决问题时,知识将发挥它的思维训练价值。”地理小实验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做到“自主、合作和探究”,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动手、合作、观察、发现、感受、体验、思考、分析、推理、归纳等一系列的体验,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实践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所难以企及的,但目前地理小实验的开发和应用在中学地理教育中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希望地理同仁们都一起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