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部俄罗斯电影探析儿童幸福的源泉

2017-05-16赵丽丽

现代交际 2017年6期
关键词:幸福

赵丽丽

摘要:《寻找幸福的起点》和《雅里克》这两部俄罗斯儿童电影,讲的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六岁小男孩苦苦寻觅自己幸福的故事。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孩子幸福的源泉。为人父母,就要承担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给予孩子健康快乐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俄罗斯弃儿 寻母和寻父 幸福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16-02

“美国出版的 《电影术语词汇》一书,对儿童电影有这样的解释:‘具有专为吸引儿童及供儿童娱乐的内容及处理手法的故事片。在我国的 《电影艺术词典》中,对儿童片是这样解释的‘……从培养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于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1]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上映的俄罗斯儿童电影《寻找幸福的起点》和《雅里克》讲述的都是有关六岁小男孩被自己的亲生父母抛弃,即“俄罗斯弃儿” 的故事:《寻找幸福的起点》以寻母为主线,而《雅里克》以寻父为主线。在此,我们通过这两部影片来探析儿童幸福的源泉之所在。

一、《寻找幸福的起点》是一部俄罗斯版的“小蝌蚪找妈妈”

俄罗斯儿童电影《寻找幸福的起点》,讲述的是一个六岁小男孩凡亚艰辛寻母的故事:一对没有孩子但生活又很富足的夫妇从意大利来到俄罗斯,他们想在俄罗斯的一家孤儿院领养一名孤儿,最终他们决定收养这位六岁的小男孩凡亚。由此,小凡亚得到了一个绰号“意大利佬”。大家都觉得小凡亚应该感谢这个天赐的良机,毕竟,摆在他面前的将是温暖而又富裕的意大利生活,这种生活吸引着多少无家可归饥寒交迫的孩子!

正当小凡亚对意大利的美好生活无限期许的时候,在孤儿院里经历的一件事让他彻底打消了去意大利生活的念头。有一天,孤儿院里来了一位妈妈,她现在的生活完全有能力抚养自己的亲生儿子。因此,她想接自己的孩子回家,给予自己的孩子完整的母爱,还回他幸福的童年生活。但当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已被外国人收养了,与此同时,她的行为也遭到了来自孤儿院院方的无情辱骂和驱赶,因此,这位绝望的母親最终选择卧轨自杀。孤儿院里发生的不幸深深地触动了小凡亚。他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亲生母亲来找他,但他却不在,她的妈妈该有多失望。因此,随着去意大利生活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小凡亚还没等到亲生母亲来找他,就逃出了孤儿院,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充满各种苦楚和磨难的寻母旅程。

为了能够看懂存放在孤儿院里他个人档案上自己母亲的地址,小凡亚非常努力地认字学习。他偷到这份档案后,就悄悄地离开了孤儿院,开始了自己艰辛的寻母历程。尽管一路饱受各种各样的欺凌,还要躲避孤儿院对他的沿途追抓,但寻母的坚定信念促使小凡亚历经艰辛也要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毕竟,只要找到自己的亲生母亲,才能重获幸福。影片的最后,一个温柔的女性的声音从小凡亚耳边传来,“小男孩,你是来找我的吗?”而此时此刻的小凡亚,眼中闪现一丝光芒又带有些许疑惑,充满虚幻色彩的结尾,让人浮想联翩……

该片剧情看似简单,但观后让人潸然泪下。影片中的孤儿院实则是贩卖人口的中介机构,孤儿院的利欲熏心和小凡亚寻母的锲而不舍以及成人世界的残酷无情和孩童世界的天真无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找到母亲,重获母爱,永远和母亲在一起幸福地生活着,小凡亚坚定而又执著的寻母历程唤回了多少成人内心深处浓浓的亲情。打击贩卖儿童的犯罪行为,不要剥夺孩子享受父爱和母爱的权利,还孩子幸福的童年生活和健康快乐的人生,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

二、《雅里克》 :俄罗斯悲情版“爸爸去哪儿”

当中国一些明星的孩子正在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里尽情展示父爱带来的温暖和幸福的同时,在俄罗斯却上演着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历经千辛万苦寻父,却最终未果的悲剧。这个小男孩就是俄罗斯儿童电影《雅里克》的主人公,雅里克和妈妈一起坐火车来到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找自己的爸爸,到达火车站后,他和妈妈一起等着爸爸来接他们。但是,等了好久,都没等到自己的爸爸。他和妈妈都有些饿了,于是,妈妈告诉小雅里克,她要去买些吃的东西,让他等着妈妈回来。小雅里克等啊等,最后不由自主地睡着了。醒来后,发现他和妈妈带的行李包被人偷走了,而自己的妈妈也再没回来,当然更没见到自己的爸爸。于是他决定一个人离开火车站,去寻找爸爸。由此,小雅里克踏上了艰辛寻父的历程。一路上,他饥寒交迫,虽说遇到了一位富有的叔叔,给了他暂时的父爱般的温暖,但小雅里克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这位叔叔,毕竟他放不下自己的妈妈,他决定回到火车站继续等着妈妈买完食物回来。当走失儿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小雅里克,他的妈妈已经被火车碾死并把发生不幸的照片拿给他后,这位六岁的小男孩不知有多么伤心和无助。他咽下泪水拿着妈妈的照片继续苦苦寻找自己的父亲。而走失儿童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个弃儿。他们悄悄地联系到国外贩卖儿童器官的不法分子后,告诉小雅里克他的爸爸在国外,必须得由走失儿童管理机构的一个工作人员带着他一起坐飞机去国外找爸爸。纯真的孩童总是轻而易举地被那些利欲熏心的大人们欺骗。到了国外之后,小雅里克就被送到了摘除器官的私人医院里。这个六岁的苦难孩子怎么都无法理解“为何见爸爸还要穿着手术时穿的衣服” ,怀着种种疑惑,他还兴高采烈地和带他去手术室的“医生”描述着自己的爸爸是多么爱他……在摘除器官手术室的病床上,镜头永远定格在了这位有着又黑又长睫毛的六岁小男孩的一双充满疑惑的大眼睛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全世界每天都在上映着“小雅里克”似的惨剧,每天都有很多可怜的孩子因为自身器官的摘除而丧命。悲剧在上演着,希望那些贩卖人体器官的不法分子尽早唤回自己的良知,还孩子幸福的生活。

三、结语

《寻找幸福的起点》和《雅里克》这两部俄罗斯儿童电影的主题分别是“俄罗斯弃儿”寻母和寻父。归根结底,两部电影讲的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六岁小男孩苦苦寻觅自己幸福的故事。看完两部电影之后,感人至深,发人肺腑。这两位六岁的小男孩怀揣寻母和寻父的坚定信念,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毕竟,不管是父爱还是母爱都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父母在,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幸福之所在。而和谐又温馨的家庭生活是所有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摇篮,是孩子幸福的最基本保障。让我们一起携手打击贩卖儿童和贩卖儿童器官的犯罪行为,让那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尽早绳之以法。保护儿童,关爱儿童,给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安全社会环境。为人父母的成年男女也要勇于承担起养育自己子女的责任,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满满的父爱和母爱,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时光和阳光快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冉红.中外儿童电影比较研究 [J].当代电影,2006(6).

[3]谢红芳.母爱:儿童幸福的起点[J].电影评介,2010(1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幸福
从边沁、密尔的思想角度去分析伦理学即功利主义
柳美里家庭观初探——以《水边的摇篮》为中心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地球上最“幸福”的国家是哪些?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