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心理疲劳的形成与调适

2017-05-16胡志祥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升学考试生理思想品德

胡志祥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与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由于思想品德是中学升学考试的重要学科,升学考试的压力和需记忆的学科知识点较多等原因,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产生疲劳心理。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习疲劳心理形成原因

思想品德课学习心理疲劳,是指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学生因为学习负担过重而产生的心理疲劳现象。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不一样,它不是由于能量的消耗引起的,而是由于心理原因引起的。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就会产生厌倦或懈怠情绪,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心理疲劳除表现为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下降外,还会使情绪消极低落,如焦虑、厌烦、烦躁等。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心理疲劳是正常的,学习程度不同,学习心理疲劳的程度也不同,只要学会及时调适,就可以克服学习心理疲劳现象的出现。在当前的中学和小学的教学和管理中,有的老师不顾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不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不断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使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学习心理疲劳现象,这不仅没有提高學习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推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导致学生出现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心理性的,还可以是同时包含了这两种。生理疲劳通常的表现是动作失调、乏力、姿势不正确、感觉迟钝、思维混乱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适当休息,就会有肌肉的疲劳和神经系统的疲劳。

心理性疲劳,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仅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心理变态,影响学生的整个身心健康。所以,一旦发现学生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应分析一下到底是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属于心理性疲劳。

二、思想品德学习心理疲劳的调适

国外很早就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去研究学习心理疲劳的成因。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已经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去自我调节、自我减压,还必须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找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方法。

农村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数学和英语是农村学生的学习弱项,许多学生为了中考能有一个好的成绩,把学习精力放在了政治和历史、地理等学科上。由于学习和考试会导致学生学习紧张,心理压力及负担过重,不少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疾患。如有的同学由于疲劳过度,患了神经衰弱症,轻则白天精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夜晚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学习效率大大下降。重则感觉头痛,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大大降低,视力减退,血压升高和郁闷烦躁,记忆力大大下降,自信心严重不足等,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实行劳逸结合,采用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是消除学生学习心理疲劳的重要途径。学习心理疲劳会导致学生懒散无力,是反应速度、灵活性和准确度降低的心理机能消极状态。

猜你喜欢

升学考试生理思想品德
山西省2020年对口升学考试 数学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 数学(一)
山西省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 英语
打破生理“平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山西省2016年对口升学考试(卷)工商管理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