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历史图文材料阅读能力现状考查
2017-05-16徐华东
徐华东
笔者认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图文材料阅读能力可分为识图能力、文字材料理解提炼能力、图文史实联系能力三个方面。笔者在八年级中挑选了两个班级,一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较好,另一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较差。在两个班级共随机抽查了30名学生,约占本年级学生总人数的10%。通过对抽查学生的试卷分析及与学生进行讨论,笔者对初中生的图文阅读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一、文字型材料
下面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例题来对学生的文字材料阅读能力进行考查和总结。
从五四运动爆发到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条件下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中书写激情,在白色恐怖和多次挫折中成长、壮大,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初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了国民革命运动。这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中国共产党遭遇了哪两次重大挫折?遭受第一次挫折的原因是什么?(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努力克服上述挫折,使中国革命出现新局面的?(4)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開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该题第一问和第二问分别考查“国共合作创立黄埔军校”“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和原因”以及“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知识点。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两个问题的难度较低,不会作答的现象很少。
而后面两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有所上升。第三个问题是考查学生能否梳理出中共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历程。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明白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范围,但是如何准确表达出来,是让他们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
第四个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能否认识到中共在探索独立领导武装革命道路所具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然而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能准确判断本题的考查意图,这说明学生对文字型材料的关键信息的提炼能力不足,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仅停留在表层,不能较深入地思考所涉史事背后所蕴含的共同主题。
二、图片型材料
历史小短文是现在中招考试中非常重要的题型,常常被戏称为“看图写作文”。以往这种题目是在初三备考阶段和中招考试中才会出现,七、八年级的学生很少接触。而在2016—2017学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为了与中招考试的考查方式接轨,历史试卷的第25题由传统的材料分析题改为了历史小短文写作题。题目为如下两幅图片:
该题目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井冈山会师,背后所蕴含的主题是中共探索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道路。学生能把相关史事表述明白,说明两件史事之间的联系即可。
而在抽查的30名学生中,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不能全面地联想起与该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答题时出现了要点遗漏不全、逻辑混乱的现象。成绩较好的学生中,有人表示自己能够联想起有关史事,但是不能作出恰当的取舍,在表述事件之间的联系时延伸过多,这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对此题型的考查方式还不太适应,存在“贪多怕失”的心理,试图靠知识点的堆砌来弥补较弱的史事联系能力。
总之,在图片型材料题的阅读能力方面,学生的识图能力基本达到学习要求,而图片材料与所学知识点间的联系、运用能力则相对较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扎实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同时,适当地多给学生补充较典型的图片史料,引导学生尽早地培养图文材料联系能力,提高识图能力。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生图文材料阅读能力的现状和策略研究》中的成果,课题编号2016-JKGHB-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