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餐桌“双升级”
2017-05-16王翔
王翔
农业合作是国际合作的新亮点和增长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农业合作,有利于形成全球农业合作新格局,也有利于完善全球粮农制度。
4月13日,满载着1600吨哈萨克斯坦小麦的中亚班列“长安号”缓缓驶入陕西西安国际港务区,大型现代化设备正从列车上吊装集装箱。用不了多久,这批由中方提供种子和技术、在哈萨克斯坦种植并收获的优质粮油将端上广大中国家庭的餐桌。
“哈萨克斯坦的面粉弹性好、蛋白质含量高、口感好,包饺子不糊烫、不烂皮。”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合义说。哈萨克斯坦的无污染面粉进口到西安,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哈萨克斯坦的菜籽油在西安同样畅销。之所以能发现哈萨克斯坦小麦、油脂等农产品的商业机遇,还得从“一带一路”倡议说起。
优质粮油端上餐桌
2015年,陕西省在哈萨克斯坦举办了一次展销会,参会的贾合义在空闲之余到超市里买了些面粉。“回到宾馆我就用这些面粉做成面点,分给随行的同事品尝,他们都觉得口感非常好。于是我就买了120吨回来进行试验,发现确实不一般。”贾合义说,“哈萨克斯坦遵循传统种植、自然生长,很少使用化肥和农药。与一般施加肥料的亩产400公斤的小麦相比,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亩产一直保持在80公斤,虽然产量低,但品质高。此外,其北部地区生长的油菜籽、葵花籽、亚麻籽、红花籽等颗粒饱满、营养丰富。”
因为有“长安号”,贾合义从来没有为运输的事情费过心。截至目前,集团已经从哈萨克斯坦进口面粉1万多吨、油脂7000多吨和小麦2000多吨。
除了原料采购,集团还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这是“中哈产能与投资51个合作项目清单”中唯一的农业产能项目,也是目前在哈萨克斯坦落地的最大农业加工项目。目前,产业园包含一个日处理1000吨的小麦加工厂和一个日处理1000吨的油脂加工厂,并将逐步建立小麦、油菜籽种植基地,长期计划500万亩。
“哈萨克斯坦有13个陕西省那么大,人口却只有陕西省的一半,地广人稀,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土地是闲置的。农民不知道种什么,种了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卖出去,非常着急。我们跟当地政府、农场成立农业合作社,采取‘持股不控股和‘订单农业的形式,打消了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顾虑;政府在农民播种时掏钱,农民收获后把粮食交给我们,也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此外,我们还带去先进、高效的农业种植和加工技术,既可以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还可以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助于我国土地休耕。”贾合义说。
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公司的刀仁是哈萨克斯坦人,这位曾在山东大学留学的总经理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油脂加工厂运用国际最先进的技术,菜籽产量可达每年30万吨。现在这个油厂大部分都是当地工人,解决了就业,增加了税收,还促进了出口,对我们国家好处多多。”
种植友谊之果
阳春三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矮砧密植苹果园里,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的员工胡凌云正在给苹果树树干涂抹防治病虫害药液。他说:“这是陕西的10个‘中哈人民苹果友谊园之一。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我带十几个工人就能管理上千亩果园。”胡凌云今年27岁,园艺专业研究生毕业。目前园里有31名大学生,其中17名硕士,负责管理海升千阳示范园6500多亩矮砧苹果园、2000多亩苗圃和苹果分拣线及冷库等。
“它们不像传统果树那样高大,我们采用的是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树体矮小,管理方便,效益更高。”杨凌汇承果业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负责人张小猜说。
向西相隔数千公里外的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在当地政府出资支持建设的150亩农业示范园里,成排的苹果树也使用着同样的种植技术。“上什么肥料、有机肥怎么发酵、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含量多少、果树的花怎么摘、枝怎么修剪等一整套技术都是我们全方位提供支持的。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接到哈萨克斯坦那边打来的电话,咨询相关种植技术的具体操作。”张小猜说。
与陕西合作,哈方看中的是陕西苹果的产业优势与种植技术。陕西渭北地区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全世界每7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哈萨克斯坦需要高产、耐旱的作物品种和节水、节能的农业技术。扩大与中国的科研中心、高校在农业科学和教育领域的合作,将为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注入新动力。”哈萨克斯坦塞弗林农业技术大学校长阿克尔别克·库里什巴耶夫说。
“把技术和经验带回国”
在另一个“中哈苹果友谊园”里,31位来自海外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学员正在学习节水灌溉技术,他们参加的是为期25天的“2017年發展中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研修班”。杨凌汇承果业总经理郭兰军说,几乎每个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老师都会带海外学员来这里进行实地观摩和学习。
顶着烈日,学员们不时向老师提问,郭兰军都一一给予解答。参加培训的坦桑尼亚农业技术人员卡迪尔说:“中非的农业交流和合作体现了‘双赢的理念。这里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经验,我们在坦桑尼亚的农业项目往往缺乏经验,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但我从这里找到了答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进展顺利,中国和非洲都从这项合作中获得利益,这是合作的基础,未来一片光明。”
杨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自2005年以来,已组织举办各类国际交流合作活动130多次,培训了来自106个国家的1700多名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马静告诉记者,培训班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开展旱作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绿色城市建设等10多个主题的培训,语言涉及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