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读写结合模式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7-05-16李丽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李丽丽

摘要:在我国文化体系和经济体系的紧密联系下,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写作、表述、理解题意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塑造健全人格的基础课程。高效的语文课堂离不开读与写的相互配合,而如何构建读写模式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读写结合模式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效课堂;初中语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27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又是促进阅读能力提升的一种形式,阅读与写作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要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读写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初中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对提升学生个人语文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读写模式相结合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在教学课程体系中,语文属于人文学科,是以完善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为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拓宽学生寫作思路的手段。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则必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充分意识到高效课堂教学离不开读与写相结合。

1. 读。在阅读过程中接收作者的情感,领会作者的思想,读取文章的中心含义,是不断积累知识和表达方法的一种。不仅能促进记忆,还能加深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强化知识点,同时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是需要不断地对文章仔细品读,领会语言文字间的含义。阅读达到一定量的同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为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写。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息息相关,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积累和写作规律,写起文章的时候则无法准确地用文字进行表述,写出来的东西容易给人造成内容空洞、没有实物的阅读感受。因此,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时,结合读写模式,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当成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来抓,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读写模式相结合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利性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不断改革创新,对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结合读写模式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方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识字、书写方面。有利于训练学生熟练地使用检字方法,包括字典、词典的独立使用,扫清阅读障碍,提升学生累积汉字知识,不仅加深常用汉字的印象,还能对生字达到新的认识。同时,加深正楷字的书写熟练度,训练学生在学写新字体上能够达到规范程度,提高书写速度,提升书法的审美价值。

2. 写作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地回顾过往的阅读内容,以写作中心思想组织梳理素材、构建文章框架、结合表达方式和组织写作语言的一种。一方面有利于理顺写作上的逻辑顺序,提升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把个人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文字表达的形式呈现。

3. 阅读方面。有利于知识层面的扩展,充实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仅如此,在语言表达上能够正确地使用普通话流利地进行课文阅读,学会用技巧带入情感朗读,在语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上清晰地区分文章的重点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区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写作兴趣,强化写作习惯,增强写作能力。

4. 思想方面。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能力加深的基础上提高感知能力,在体会、推敲词句时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情感,从作品传达的思想中延伸自我思想。对规范学生的自我行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读写模式相结合,提升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1. 教师有效性地进行指导,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

要构建高效的阅读课堂,就不能单一地以学生自行阅读为主,中学语文课文对中学生来说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自主地阅读无法领会其中的深层含义,教师的任务是通过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参与作者是如何完成对事物的观察、事物的分析以及文字表达,以此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因此,教师有效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并且收到以阅读促进写作的良好效果。

例如,《谈生命》一课,文章是一篇带着哲理性的比喻象征散文。除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外,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章字里行间的行文思路,文章的整体结构,作者是如何把生命体验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哲思深邃、生动鲜明的意蕴。首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文章主旨思路,让学生用流畅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其次,通过阅读理解感受文章中心思想,揣摩思考文章的哲理;最后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体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词汇达到一定的积累,对词义也能够深入理解运用,对学生的概括能力、理性思维、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起到训练的作用。通过教师课堂上有效性地指导教学,不仅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扩展,还通过指导一步步引领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思想,并能拥有正确的阅读技巧,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还能加深对文章的感受认识。

2. 教师有计划地教学设计,构建高效的读写课堂

读写相结合模式的核心是提升写作能力,教师不仅要系统地了解授课内容,还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实施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设计教学内容,围绕读写模式相结合开展教学流程,主要做法有:一是读写布置,以命题作文布置课前写作作业;二是问题分类,筛选类型不同的写作内容,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解析;三是阅读分类,根据不同文章的类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写作方法、领会写作技巧;四是归纳总结,从构建文章框架步骤归纳总结写作方法;五是提高写作能力,归纳总结写作方法对命题作文进行修改;六是展示交流,分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相互展示成果。以层层递进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以初中语文课本《伟大的悲剧》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整篇文章理解《伟大的背景》是传记文的形式,通过阅读引出思考,文章中在表现感人的故事时采用的是什么样的写作方式?文章最后在描写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给所爱的人写了书信,是以什么样的表述形式深刻地传达出他真诚的情义和无私的爱?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路后,教师开始进行技巧解析。有规划地设计教学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还深刻了写作技巧。

3. 创新教学手段,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傳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便开始进行交流探讨,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阅读。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领域都较活跃,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在新课标的模式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课中,教师在讲解孔乙己的结局时以学生自主讨论的形式,对孔乙己结局的猜想、对孔乙己真实想法的猜想等,让学生探索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还可以发散思维,增强读写能力。

4. 注重细节指导,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细节描写是文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是体现文章灵魂与精髓所在,在语言环境的特定情况下,细节描述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表达。在初中语文阅读课中,教师要把细节描写的内容着重强调。例如,《故乡》一课,作者鲁迅对幼时的好友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主要表现在人物表情、语言上的描写,不但丰富地描述了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还从侧面彰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既生动又形象。再如《背影》一课中,作者朱自清用细节着重突出买橘子的片段,以多处描写心理活动的形式抒发心中对父亲的感情。语言魅力既给学生带来了启迪的作用,还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效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随着新课标不断推进,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注重教育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为构建和谐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顾雪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学刊,2014(1).

[2] 杜道亮.强化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J].语文天地(初中版),2015(3).

[3] 周春迎.分析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J].教育(文摘版),2016(8).

[4] 付美华.关于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24).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雷官初级中学 239200)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